内娱的嬷嬷赛道,已经挤不进中年男星了

图片


王宝强想不到,2024年都要结束了,自己还能靠着十几年前的代表作在B站和抖音成为二创顶流。
圈外人要理解这场声势浩大的翻红,要先理解“嬷嬷”。
嬷嬷,是指那些热衷于将男艺人女性化或者双性化的粉丝行为,在同人创作中,这些被“嬷”的男性,大多会被幻想为其他男性(数量大于等于1)正在追求的对象。

比如,在时下流行的二创剪辑中,王宝强所饰演的男主,在“嬷嬷粉”手下就成了性转版的“玛丽苏”——片中出现的所有男性配角,明里暗里几乎都与他有些暧昧关系:

一会儿是段奕宏对着宝强两手一摊,邪魅一笑抛出一句“我是你的俘虏”;一会儿宝强关上寝室灯,在黑暗里拒绝张国强“我……我们已经违反纪律了”;一会儿又是张译捧着宝强流泪的脸蛋,轻声安慰:“好了好了,别哭别哭
图片面对嬷粉,宝强已失去一切力气与手段。图/《唐人街探案》
青梅竹马、温柔白月光、腹黑上司,时下同人世界里最流行的人设,一时间在这部以“兄弟情”著称的影视剧中完成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杂烩。

当瞳孔地震的路人在视频评论区发出天问“这对吗?”的时候,只会有另一个“乐子人”无情回复:“不止这对。”路人疑惑怎么这年头连王宝强都有“嬷嬷粉”了,殊不知当他留下这条评论的那一刻,大数据早已食髓知味,往其信息流里猛塞大量宝强被“嬷”视频。

至此,一部讲述小人物成长的经典名剧,被彻底嬷化为“恋与王宝强”。种种怪相,化成六个字:强,你的嬷来了。

图片

内娱的“小女孩”赛道,从未如此拥挤,挤满了四十不惑的中年男人。
王宝强,不是唯一一个被嬷的男明星。有趣的是,容易被嬷的男明星基本有个共同之处——年纪不小,爆款不少。

或许有人认为只有那些年轻的、雌雄莫辨的美男子才会被“嬷”,但事实上,类似的演员反倒与“嬷嬷”无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尊龙。尽管尊龙在《蝴蝶君》中饰演了一位男扮女装的京剧演员,但尊龙的“嬷嬷粉”依然屈指可数。

图片如果美丽是被嬷的门槛,那尊龙理应拥有最多的嬷嬷粉。图/《蝴蝶君》剧照

然而,那些中年男演员,尤其是手握几部大热作品的中年男演员,才是被“嬷”的“重灾区”。在“嬷嬷粉”的同人世界中,有一套针对男演员的规则怪谈:

1.超过35岁的男演员请小心,你已进入“最佳被嬷期”。
2.请不要强调自己的“阳刚之气”,“阳刚”男人最易激起“嬷欲”。
3.如果违反第2条,那么确保自己不要过度健身(尤其是胸肌),这不仅会吸引同性,更会吸引“嬷嬷”。
4.也请不要完全不健身,现实中垮掉的中年男子身材,在“嬷世界”中会自动转换为“香香软软”小肚肚。
5.切记,营销过程中请不要使用“破碎感”“男妈妈”等关键词,除非自愿进入“嬷世界”。
管你是肌肉猛男还是卡皮巴拉,在嬷嬷的世界里,你只是一个坐拥万千宠爱的小女孩罢了。
图片光头强也不例外。图/豆瓣小组截图

过去二十年,中文互联网的同人世界普遍流行的是普通的嗑CP文化,粉丝会赋予受方一些普世意义上“女性气质”,比如情感细腻、包容心强等,但整体而言,受方的生理性别大多数还是男性。他们所创作的同人内容是建立在粉丝对明星的爱意之上的。

而最近两年兴起的“嬷嬷文化”则完成了一次版本迭代。它几乎剥离了对演员本人的好感或喜爱,它更抽象,更拥有“乐子人”的精神,甚至偶尔会显得有些猎奇。

“嬷”的要义,是要强调这些男演员身上的“母性”或“女性特质”,甚至想象他们在同人世界中拥有女性器官,尽管这在现实中也许是不存在(无论是气质还是器官)的。

在“嬷嬷粉”眼中,吴京不是“战狼”冷锋,是“老婆”。于和伟不是枭雄曹操,是公主。演员肚皮上有个疤,都可能是这位男演员经历“剖腹产”后留下的勋章。

图片网友总结的“嬷嬷”经典语录。图/微博用户@青菜炒蛋泥

“嬷嬷粉”近些年在“叔圈”的发力,让人很难分清他们究竟是恋父还是恋母。不过,弗洛伊德和女性主义者也早就给出了分析:在女性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母性一直被视为一个安全的基础。在成长过程中,女性的欲望在指向父亲之前,最开始是指向母亲的。

女性也有类似的“俄狄浦斯情结”,美国社会学家南希·乔德罗提出:女孩对母亲有强烈的依赖性和情感矛盾。矛盾来自一方面她们在文化教育的影响下,大多成长为传统的异性恋;而另一方面,在婴幼儿时期对于母亲的依赖时刻在血脉里召唤她们。

即使成年后,许多女性心中对于母性的需求和向往依然存在。对于母性的渴望,有时便一股脑地全部释放到她们想象的载体身上。载体是谁不重要,想象本身才重要。

图片“嬷”的多元宇宙。图/小红书截图
她们的爱,大多数并非与演员本人直接相关,而是与这个演员身上某个极小的性格特质所引发的一系列想象有关。

那些越是与“小女孩”不沾边的粗糙壮汉,越能激起粉丝的欲。对此,“嬷嬷粉”的态度只有两个字:别管。当一个人被的时候,他就失去了他的名字与主体性——名字变成了一个代号,嬷嬷粉说他是什么,那么他就是什么。

图片除了这种带着爱意的“嬷嬷行为”之外,在许多场合下,“嬷嬷文化”也爆发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妙用。
比如用女性自己的话语体系来描绘男性,让很多看起来严肃的、不可撼动的男性权威以及他们强调的雄性气质在瞬间变得有些可笑。毕竟笔和键盘在“嬷嬷粉”手里,不管他是男性沙文主义者,还是离了女性亲戚就不会说唱的rapper,没有人可以逃过一“嬷”,即便是马斯克也不例外。
图片在海外同人创作网站AO3上,马斯克也是热门创作题材。图/网站截图

今年7月,国内两个嘻哈厂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beef(指互相diss)。遗憾的是,十几首歌里没有一首歌的歌词能离开女性特征与器官。不是Rapper A说Rapper B“每个月在边境上处理他的月经”,就是Rapper B回击 Rapper A“小辫子涂指甲油哥们你装你X硬汉呢” 。

两边攻击来攻击去,立志要在歌词中把对方塑造成一个女孩,仿佛谁更像女孩谁就输了,所谓的“女性气质”成为骂人的论据。这时,与根深蒂固的厌女者去掰扯女性主义思想无异于“鸡同鸭讲”,搞不好还要被对方套上一个“打拳”的大帽子。

在这种情形下,女孩只能忍气吞声吗?不,此时“嬷嬷”闪亮登场。歌词里大量的女性器官听得人两眼一黑,但评论区一句轻飘飘的“你是嬷嬷?”,就让这令人不舒服的一切瞬间变得可笑了。

正如抽象能够从某种程度上消解严肃,“嬷嬷文化”也能四两拨千斤地消解那些冲鼻子的“男人味儿”,这是一种用“嬷法”打败魔法的过程。

长久以来,女性一度只能用以男性为中心的话语来写作,但是写作是为了不停地解构男性话语权威,去书写不能被书写的内容。尽管存在争议,但被视作猎奇和抽象的“嬷嬷文学”,成了解构男性话语权威的一种手段。

正如小红书用户@刷子在帖子中写到的,“让我真正感到舒爽的,是戳破它的瞬间,是我终于义正词严地、名正言顺地在现在这些好笑的、倒下的男子气概面前羞辱它,就像它在我的真实生活中羞辱我那样”。

图片由“嬷嬷文化”而衍生的梗图。图/网络

不过需要厘清的是,所谓的“嬷嬷文化”也只是温和地消解苦痛的一种手段。

在《观看之道》当中,约翰·伯格指出:“男人行动,女人表现。男人看女人。女人在男人的观看中端详自己,这不仅决定了大多数的男女关系,还决定了女人和她们自己的关系。女人自己的观看方是男性的(目光):女性就是被观看的。因此,她就把她自己变成了对象——而且尤其是视觉的对象:一个景观。”

这导致这种情境中的女性观众,只能站在两个位置:一个是具有主体性和主动性的“男性位置”;一个是作为欲望客体的“女性位置”。而在“嬷嬷文学”中更是如此,被观看的依然是“女性”,只不过“她”是被虚构出来的。

话虽如此,有时也着实好奇那些大男子主义十足的人们看到自己被“嬷”会是何种反应,毕竟,感同身受的能力也算一种武器。



参考资料

【1】亚爱也是爱:第四爱、GB文与“男妈妈”,BIE别的女孩
【2】“杨和苏嬷嬷”:厌女、泥塑与沟子文化三位一体,BIE别的女孩




作者  卡菈克

编辑  Felicia

校对  河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