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进一步挖掘和推广聊城市在平原特色乡村振兴路径中的典型经验,11月29日,聊城市农业农村局、山东广播电视台融媒体资讯中心组织中央、省、市各级媒体记者以及自媒体代表齐聚聊城,活动为期两天,大家将通过实地参观考察,深入了解聊城市在平原特色乡村振兴路径上的具体实践,并通过融媒传播的形式,充分展示平原特色乡村振兴聊城路径的丰硕成果。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29日讯 作为“中国蔬菜第一县”,莘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种植大棚蔬菜,但一些早期建设的蔬菜大棚已处于“超龄服役”状态,为此,当地从去年开始推动老旧大棚改造提升,现如今改得效果如何呢?
以前就听说,种大棚不光是技术活,还是体力活!而在莘县董杜庄镇张端村新改造的蔬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轨道车正拉着新采摘的蔬菜丝滑地向前跑,棚体上都装了自动卷帘机,这最累的活,都已经被机械化所取代。
“原来种的那种老旧大棚,每天早晨拉苫子,晚上放苫子;摘了蔬菜往外运,也得靠人背,或者手推车一趟趟往外拉,是个相当辛苦的体力活。现在好了,相对来说,90%以上的体力劳动都没有了,省事太多了!”张端村菜农王延伟告诉记者。
改造提升后的大棚,省事了可不是一点半点。水肥一体化、自动放风机等设备都已经成了标配, 菜农们通过手机就可以对风口和卷帘进行操控。以前要人工干的活,现在都实现了自动化, 而且,这些新大棚的采光角度、保温性能和生长空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大棚“长个”了, 菜农们的腰杆也直了 。
“这块种植基地,以前都是普通的小矮棚、小拱棚,我们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统一拆掉后,又统一规划,建设了现在的新型钢结构冬暖式大棚。”董杜庄镇一级主任科员郭代鹏告诉记者,在建设新棚的过程中,村民可以自筹资金,资金不足的,也可以申请低息贷款。“目前已经种植了两茬蔬菜了,感觉效益明显提升,是原来的两倍甚至三倍,综合效益预计亩产能达到四万元以上!”郭代鹏说。
据了解,2023年下半年,莘县在聊城市率先开展整县制老旧大棚改造提升工作,截止到目前,全县已完成老旧大棚改造提升42000余亩。“下一步,我们将老旧大棚的改造提升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推动全县设施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莘县农业农村局一级主任科员占丁峰表示。
闪电新闻记者 左新新 赵赫 程运洋 张思琦 聊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