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坚持生态环境与营商环境齐头并进,立足生态环境保护职能,多措并举,打造“生态+营商”双优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和便利群众生活再提速。
“服务+监管”,打造营商“绿”环境
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坚持严格执法,健全完善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对象为补充、以联合检查为主要举措的监管机制,在机动车第三方检测机构弄虚作假等重点方面持续发力,持续开展排污许可清单式综合执法检查,对无证排污、未按证排污、自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大打击力度,稳步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4年以来开展联合执法40余次。
推行差异监管,对纳入正面清单的26家企业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对正面清单企业减免现场执法,综合利用在线监控、走航车、无人机等非现场监管手段,最大程度减少现场执法监督频次,实施高效监督管理,对守法企业做到“无事不扰”,加大正向激励力度,发挥正面激励作用。今年以来开展非现场巡查企业272余家次。
加强网格监管,全面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存盲区”的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体系,围绕夏、秋两季秸秆禁烧、企业污染防治、扬尘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组织网格员常态化开展巡查检查。2024年以来,全区各街道网格员上报巡查记录24857条、上报巡查问题线索1852条。
“服务+治理”,打造营商“绿”环境
在打好蓝天保卫战方面,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加强工业企业物料堆场扬尘监管,每月组织街道网格员采用挂图作战、清零行动、专项监管等方式开展定期巡查,对辖区内商砼企业、物料堆场等扬尘污染源加密现场巡查,保质保量做到无死角,全覆盖。2024年以来,90%的建筑工地已安装喷淋设备和扬尘监测系统,有效降低扬尘污染。
在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常态化开展好污水溢流、雨污混流问题巡查发现、交办整改的基础上,加密水质,紧盯重点考核断面(国、省、市控)水质变化,精准溯源,提升水质质量。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开展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整治。2024年以来开展隐患排查120次,完成黄河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42个。
同时强化排查整治。由区环保督察整改办公室牵头,联合区政府办公室及其他相关部门组建区突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五查一督”整改工作专班,全面查摆全区行业职能领域和属地管理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突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五查一督”周报表》,从源头上巩固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果。
“服务+宣传”,打造营商“绿”环境
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创新帮扶模式,积极主动开展山东环境医院历城分院义诊活动,加大环境问诊范围与场次,搭建环境专享问诊平台,找准环境问题关键点,推行环境专家“现场把脉、就地开方”模式,持续输出助企纾困相关政策,踏实当好企业“店小二”,真正让企业体会到从“一诺千金”到“一见倾心”。
加强普法宣传,拓展生态环境保护网络宣传阵地,优化载体,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持续开展环保设施公众开放、环境教育基地研学、企业开放日等活动,接受公众参观,讲授生态环保科普知识、传播生态环保理念,提升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知悉率和支持率。同时,增加政策理论解读、科普等生态环境保护主题模块,积极、及时回应公众关切和舆论关注。2024年以来共组织社会层面集中宣传活动55次。受众2000余人。
强化执法帮扶,坚持“服务在前、执法在后”,实行包容审慎的柔性执法,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给予企业改正的机会和适度的容错空间。同时通过开展“送法入企”、企业座谈会、现场执法宣传等形式进行环保知识培训,提升企业的环保主体业务水平、治理水平和专业素养,将环境执法与环境普法融为一体,体现从严执法和温情服务的统一。2024年以来免予处罚7起,金额43.3218万元。
下一步,济南市生态环境局历城分局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筑牢绿色根基,统筹做好生态环境工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在推动绿色发展上实现更大进展,全力护航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大格局。
记者:赵璐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杨荷放 通讯员:武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