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领头羊”,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近年来,玉溪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全市数控机床、生物医药特色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以培育自主品牌本土企业为目标,大力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行动。
太标数控机床生产车间。
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茁壮成长,成为玉溪集聚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玉溪市共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87户,数量居全省第二。其中“小巨人”企业11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3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83户。
创新引领
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核心竞争力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
在玉溪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不断涌现出在产业链关键环节“补短板”“锻长板”,为重点行业领域“填空白”,解决“卡脖子”难题的新技术、新产品。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
位于玉溪市研和工业园区的云南正成工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总经理廖学一介绍,公司研发的“数控机床立式和龙门加工中心”获得国家和省级重点新产品认证,填补了国内数控机床中的立式加工中心创新工艺技术领域的空白。正成工在“数控机床立式加工中心”产品研发和技术工艺创新上实现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其中,通过研发成果转化,2023年,数控机床TOM系列立式加工中心光机销售量超过880台,销售额超过9000万元。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近年来,玉溪市不断强化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主业提升创新能力,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截至2024年9月,玉溪市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87户,初步形成梯度培育体系。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户、占全省85户的12.9%;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3户、创新型中小企业183户。基本构建起183户创新型中小企业、93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户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的“金字塔”式梯度培育体系,为中小企业聚焦细分领域和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架设起了成长通道。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高新区、红塔区、易门县、通海县,呈现较高的区域集中性。涉及行业主要集中在装备机械、专用设备、有色金属冶炼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以及压延加工业等传统工业制造基础领域。
精准赋能
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打造“独门绝技”
一家企业从小到大,既得靠自己耐得住寂寞攻关难题、厚积薄发,也呼唤优质便捷、充满活力的成长环境。玉溪市着眼于中小企业现实发展情况,建立健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健康发展的扶持政策,通过数字赋能、有效发挥金融力量,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为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另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云南太标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投资5600万元新建“5G专网+数控机床铸件智能化加工新模式应用”项目,完成了对研发设计、经营管理、生产管理、质量检验全面数字化改造和全流程数字集成,实现了对设备运行、安全环境以及生产、质量、成本的全过程监控。“自‘5G专网+数控机床铸件智能化加工新模式应用’项目建成投运以来,公司铸件制造及铸件加工运营成本下降6.14%,生产效率提升了10%,产品研发周期降低了48.5%,产品不良率降低了10%,能源利用率提高了10.02%。”太标集团党委书记何平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太标数控已完成全年任务的96%,销量同比增长27.6%。
像太标数控一样通过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向上跃升的案例并不少。玉溪市印发《玉溪市发展工业互联网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加快数字化赋能,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太标数控机床项目入选云南省5G融合应用标杆示范项目;易门铜业有限公司智能工厂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装备、先进控制等前沿技术在铜冶炼工厂的应用;宏程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借助“物联网+云平台+AI+大数据”,实现对人、车、设施、设备、空间、货物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打造园区物联、数字运营、智慧物流的行业标杆;江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厂区数字孪生,对重大危险源实时监控、作业人员安全保障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极大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能力。玉溪市11家“小巨人”企业通过应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影响带动了一批制造类企业大力提升产品的数字化运行、网络化监测、智能化控制能力和水平。
这是玉溪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众多措施之一。
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建厂生产……每个环节都需要钱,如何解决?这是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对此,玉溪市委、市政府出台《玉溪市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若干措施》《玉溪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玉溪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目标任务及培育路径。同时,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精准滴灌中小企业项目。2021—2024年共争取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约2.12亿元,其中67%以上向专精特新企业倾斜。同时,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输血”功能,多家银行推出“专精特新企业贷”新产品,实现授信流程线上化,“小巨人”单户最高信用可获1000万元、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可获500万元贷款。192家专精特新企业在玉溪市工信部门的帮助下,获得省级贷款贴息资金3585.9万元,争取金额排在全省第二。
走专精特新之路正成为玉溪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专精特新这块牌子很硬,对企业争取项目、抢抓市场等大有益处。”有中小企业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为提高专精特新企业申报率、通过率,玉溪市邀请省级专家对有潜力成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企业、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企业进行专题培训、辅导,重点企业一对一辅导。市、县工信部门开展政策解读、业务辅导、专题培训等活动24场(次)。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引导下,玉溪内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或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围绕优势产业链主要配套需求,锁定领域、聚焦主业、深耕市场。37年专注精细磷化工领域的江磷集团成为磷系阻燃剂系列产品制造领跑者,是玉溪最年长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贵研工催、贵研资源10年中聚焦贵金属催化剂和贵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突破多项“卡脖子”技术,填补多项国内空白,成为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华业磷化26年坚守精细磷化工领域,成为高纯磷酸产品制造领跑者……依托正成工、太标数控,红塔区数控机床产业集群被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为全省现有两个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之一。
玉溪专精特新企业立足紧扣《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和工业“六基”发展目录,坚持长期深耕细分领域,立足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配套能力,成为“玉溪制造”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领跑者。(云南日报 记者杨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