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彧 唐骏垚 詹丽华 胡金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记者 董旭明 摄
蒹葭苍苍时节,文明之光如约照耀杭州良渚。
一年前,“良渚论坛”初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文明使者跨山越海而来,携手勾勒出文明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美好蓝图。
一年后,更多的新朋旧友纷至沓来。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名中外嘉宾,纵论考古发现,笔谈文学根脉,切磋管弦丝竹,共论“交流互鉴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短短三天,人类文明的百花园借良渚宝地,高朋满座,妙语连珠,吉光片羽,熠熠生辉——
墨西哥考古学家帕特里西娅颇有感触:我们不仅要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也要认识到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学院院士白简恩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应该是宽容、信任、向前看,“也要以尊重传统和差异的方式回头看”。
……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首届“良渚论坛”时,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留下嘱托,“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站在五千年的历史文脉之上,再次聆听“良渚论坛”的回响,我们赫然发现在更深入的文化合作,更深刻的艺术探讨和更深邃的文化自觉中,一条直指人类心灵深处、架通异质文明相知相融的“心路”正在交流互鉴中伸向远方。
历史回响,念念不忘
“良渚古城以水为道、水系分隔功能区、核心建筑位于中心,这些规划思想,深刻影响了江南地区晚期城市的规划。”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良渚古城及水利系统考古项目负责人王宁远分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时,在座的考古学家纷纷举起手机拍下了PPT。这是他们参加“良渚论坛”前未曾听闻的案例,却能在其他古文明的实例中找到“同类项”。
5000年前,历史进入了文明诞生的大时代。良渚和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以及印度河流域的哈拉帕文明,共同书写了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篇章。那些曾经的恢弘灿烂大多已不可考,所幸在历史的交汇处,良渚留住了文明的痕迹。
多元文明的心灵相通,往往来自历史的耦合。
直到论坛闭幕,希腊的植物考古学家苏尔塔纳·玛丽亚·瓦拉莫蒂依然对一钵5000年前的炭化稻谷念念不忘,“在希腊发现的最早的稻米源自公元前2世纪,可以说,稻米花了几千年才从中国来到希腊。”她认为,良渚在农业上所展现出的智慧,对于现代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在“文明之光”中外考古学家对话当天,良渚国际考古中心揭牌成立,宣布将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探索大型遗址考古合作的新模式,构建东西方文明比较研究平台,并建立常态化的合作交流机制。
“良渚众多考古发现所采用的技术,许多源自西方。但随着持续深入,中国已逐渐形成独特的考古风格。”王宁远说,该中心的成立不仅将为全球学者提供一个交流互鉴的平台,还会向世界介绍中国特色的考古研究方法,“积极走出去,才能和其他文化展开更多、更深入的交流互鉴。”
全球化交流互鉴机制,正在生成,这次从良渚出发。
文明是沉淀下来的文化,而文化是活跃着的文明。刚刚给参观良渚博物院的论坛嘉宾们讲解完良渚历史,麦安琪端起了一杯热腾腾的桂圆红枣茶,“我更愿意用中华文化注释中华文化,比如讲良渚水系的时候,我喜欢用江南水乡而不是威尼斯来类比。”这位讲着一口流利汉语的美国姑娘笑说,在良渚博物院做了两年多双语讲解志愿者,接待的国外参观者越来越多,每次她这样类比时,参观者往往会更感兴趣,“为不同文化之间搭建沟通理解的桥梁,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从良渚到世界,文化交流互鉴的成果不仅能展示,也能“入库”。第二届“良渚论坛”期间,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浙江)落成揭牌。这也是全国首个考古标本库房。
这个紧邻良渚遗产区的考古标本库房,将为世界提供一个观察良渚的新“窗口”,它将对处于不同阶段的考古标本进行针对性的有效保护。正式投用后,将为“中华文明探源”等重大项目和研究课题提供重要硬件支撑。
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1-4期”首席专家,赵辉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是一段没有被文字直接记载下来的历史。围绕良渚遗址的发掘和研究,人们可以对这段历史进行描述,填补这一关键时段的空白,“这也将填补世界文明史上的空白。”
心灵相通,携手同行
南半球,初夏的利马,一树树黄钟花簇拥绽放。半个月前习近平主席亲切的话语,让中秘友好的文明之韵扑面而来:“很多人告诉我,中秘两国人民看到对方就‘望之可亲’,看到对方的文物就感到‘似曾相识’”……
北半球,初冬的良渚,一簇簇芦苇轻摇,同样诉说着五千年来不同文明之间双向奔赴的故事。
一南一北,一夏一冬,物理意义的“两极”背后,呈现的是世界文明的“心相通”——追本溯源,人类文明虽各自发源,但有着共通的“语言”,能够寻找到最大公约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良渚,这样的共识正在凝聚——文明的共同发展需要共生共融。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雷丁大学教授史蒂文·米森对良渚的水资源管理系统非常感兴趣。“那时的人充分地利用了资源,根据人类的需求重新打造。这是人加诸世界之上的一种思维方式。”米森说,良渚遗址给世界传递了“一种营运式的思维”,“现代心智的不断进步,甚至是如今数字化的发展,都可以从中获益。”
墨西哥著名作家罗赫略·格德亚直言,时至今日,中国对拉丁美洲作家影响巨大,“我们有同样的梦想,也面临着共同挑战。与中国的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跨国界的文化共鸣。”
他有一本还未出版的小说《奇奇的日记》,主角是一个中国小男孩奇奇。“在这本小说里,我讲述了奇奇融入我们文化所遇到的困难,以及通过奇奇了解到的中国文化是多么美妙。”他希望在“良渚论坛”上能找到一位中国译者翻译这本小说,“文化从来都是流动的,中国文化有益于世界,我希望这是一个起点。”
正如“第二届‘良渚论坛’中外作家对话共识”中所言:“让我们携手同行,以文学的开放包容和智慧灵动,一起迎接全人类更美好的未来!”
另一种共识,也在论坛上日渐清晰——对话与理解,是世界人民的“公约数”。世界秩序调整、国际格局位移,无不投射于文化交流的落棋弈子、折冲樽俎。摒弃零和博弈、打破小院高墙,3天里无数敞开心扉后的真知灼见,如“大珠小珠落玉盘”——
阿根廷作家安娜·玛丽亚·舒亚认为,新技术让地球家园的不同文化互联互通,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明的概念面临着新的争议,文明优越论从古至今客观存在,“文化之间的互动变得更加复杂和激烈。”她坦言,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正在拉丁美洲不断增强,“我们下一代的青少年学习汉语的兴趣与日俱增。拉美和中国虽然相距遥远,但在全球背景下却紧密相连。”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
对话世界,联结心路
邓咏宁从未想过,自己的音乐直面世界的那一刻,是与两个弹奏钢琴和扬琴的演奏机器人一起完成的。在中外音乐家论坛会场外,这位浙江音乐学院管弦系大三学生与机器人一起合奏《梁祝》,围观者众。
在实证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圣地,以一幕赛博朋克式的表演作为开场白,是妙想更是惊喜。“在人类的经验中,没有什么比合作更重要。”美国克利夫兰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安东尼奥·波帕姆-巴尔迪击节叫好,用科技+音乐的时代感达成东西方合作,“这样的互联方式非常美妙”。
翻过层峦叠嶂,跨越烟波浩渺,互联互通自古就是人类社会的追求。中国人笃信,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从良渚望向世界,一个日新月异的中国正在张开双臂——
在浙里,有朋自远方来交心相聚。
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掀起数字浪潮、中非经贸和文化论坛引发热议、浙江婺剧团在马德里的好戏谢幕不散场……浙江为文明的平等对话搭建平台,门常开,客常来,在一次次的“开门迎客”中,一个真实的中国被更多人所看到。
在浙里,文明对话拨云破雾直抵人心。
今年5月,良渚文化主题展览远赴雅典,向希腊民众深度解读良渚古城遗址及其价值;6月至11月,“何以文明·遇见良渚”2024全球巡展走进英国、埃及、俄罗斯、秘鲁等国家,玉器文化可观可感……
在浙里,文化找到新的起点美美与共。
第二届“良渚论坛”前夕,国家文物局介绍了最新考古发现,确认在距今5300年左右,良渚文明兴起后,长江下游地区进入了“古国时代”的第二阶段。“何以良渚”的世界之问,至此有了从漫漶走向清晰的答案。
省委党校二级教授陈立旭用三个“差”来解读“良渚论坛”背后的深远意义:“第一个是信息交互的逆差,第二个是中国的真实形象和西方对中国的主观印象的反差,第三则是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之间的落差。”在他看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这三个“差”,正需要通过像“良渚论坛”这样的国际聚会,让人类文明新形态通达更多的国家,“这既是建设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平台,更是中华文化在地球村中投下的锚点。”
有了锚点,艺术,可以跨越国界,成为交流的语言;文明,可以穿越时间,化为共享的硕果。萨尔瓦多文化部部长卡斯蒂略就在论坛上讲述了一个“中国故事”:中国支持萨尔瓦多建成的国家图书馆,在启用的第一年,就接待了超过230万名访客,“这是文化交流带来的巨大力量”。
当今世界疾风骤雨不断,任何一个文明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人类文明之所以可以“薪尽火传,不知其尽”,关键要在交流互鉴中激发创新活力,积蓄文明发展进步的力量并共享成果。
以这样的视角审视,“良渚论坛”无疑是跨越国界,让心相通的桥梁。一如麦家在主论坛上所说:“文明的讲述,从未在这片土地上停歇过,它一直在延伸,至今依然在成长。上接5000年前的文明,下连我们每个人内心。”
我们相信,从五千年前的莫角山上向新的时代迤逦而行,思想之光必能照亮前行“心路”。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