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徽州,有方紹武的笔墨源泉

图片

徜徉在合肥市区,你可尽情领略那异彩纷呈、雅逸古朴的书法遍额,而其中尤以当代书法家方绍武的题署居多,诸如曾经的安徽电视台、合肥电视台、盛安广场、包孝肃公墓园、安徽省人才市场、大光明眼镜店等,《江淮》《安徽工运》等期刊也是先生题署刊名。方绍武墨迹雅俗共赏、大气温润,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青睐与推崇。


方绍武,别署寓缶斋主,1935年7月生于皖南祁门。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和得天独厚的美好时境,不仅陶冶、净化了绍武先生的心灵,更赋予了他热爱生活、虔诚艺术的襟怀。

自幼得益于家学渊源,祖父方成之是前清秀才,父亲方笑岑是名震乡里的书画名家,启蒙《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及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之余涉猎书画艺术。1956年考入安徽艺术学校美术专业从童雪鸿、孔小瑜,1959年考入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美术系师从庞熏琴、萧淑芳、陈叔亮、田世光、刘力上等著名教授,课余常向京城书画大家李可染、白雪石、何炎等登门求教,专门研究起了陶瓷美术、装帧设计及书画艺术。陶瓷美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需要良好的绘画和书法等造型艺术根基,同时陶瓷纹饰和釉彩变化等对书画创作不无启迪意义。方先生这一时期设计制作的“粗瓷青花茶具”、“三彩划花大号酒坛”、“枣红迎客松花插”等陶瓷艺术品,或入选“全国日用品美术设计展览”,或被国家对外友协选送阿尔巴尼亚、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展出,受到陶瓷美术界专家高度评价;六七十年代方先生主持不少轻工产品的装璜设计,多件作品入选全国包装展览并获奖,成为工艺美术界颇有声誉的实力派设计家。

图片


正如王景琨先生在方绍武作品集序言中所说:“方绍武先生的书法闻名久矣。然绘画造诣却鲜为人知,善其画名为书名所掩也。先生饱学博览,功力深厚,作画不拘成法,眼观景,心生境,勾、皴点、染,皆由境生,幻化出众多风格迥异、感人至深的上乘之作。”由此可见方绍武踏实精进的精神与融会贯通的能力。美院科班的数载寒暑也促进了他的书法艺术,赋予其创作中墨色的多变、运笔的感性、章法的空灵以至线条的生机,美术学习更丰富了他书法的精神内质与技法表现。

1963年毕业后分配到当时隶属徽州地区旌德粮食局工作,据当时比方老年纪稍长的财会俞世泰先生回忆,当年方紹武还很年轻却十分自强勤勉,工作之余便浸淫于历代碑帖中,每日凌晨鸡啼四更便起床伏案,用心与古贤对话汲取众家经典。后调任安徽省轻工业厅工程师及黄山书社编审,系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省书协名誉主席、安徽省佛教协会顾问、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及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故宫紫禁城书画艺术协会副会长。先生书法结构严谨用笔沉着,藏巧于拙的独特风格,其作品入编《中国当代著名书法家百人作品选》《中国新文艺大全书法卷》《中南海珍藏书法集》《人民大会堂珍藏书画集》《当代书家五十人五体创作实录》等,发行有《五体临摹示范》《中国楷书大典》等多媒体教学光盘,作品曾应邀赴新加坡、韩国、台湾等地展出,并被香港长州百年诗苑、卢沟桥碑廊、包公墓园、太白碑林、黄河碑林、南京夫子庙碑廊、武汉黄鹤楼碑廊、翰园碑林等地风景名胜刻碑,故宫博物院、中南海、中国文字博物馆、四川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多家文博机构收藏。

图片


在方紹武故乡祁门,曾有过于右任题写匾额的古建“承恩堂”由先生重新题署过,据说坍塌不知可否复建?还有“茶山公园”“祁门县人民医院”“方氏宗祠”“祁门胡氏骨伤科”及牯牛降观音堂“清泉洗心”摩崖刻石等地均出自其手笔。国画《云海松涛》入选北京2008年奥运火炬接力珍藏邮票册;《秋声》由文化部选送赴美国展出;《山家隐现绿丛中》入选香港汉荣书局出版的《情系中华》;《黄山》系列入选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祖国山水》;《日暮北风雨》入选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精品集》;《奇峰耸翠》入选台湾中华艺术同心会编《当代名家书画交流展专辑》。《中国书法》《书法》《书法世界》《书法报》等报刊作过专题介绍。先后出版《学生正楷习字帖》《少儿习字帖》《方绍武中国画》《方绍武书法专辑》《方绍武书画黄山》等,1978年他书写的《陈毅同志诗词选》小楷字帖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当时相对沉寂的书坛引起广泛好评,如今一些在书坛叱诧风云的中年书法家就曾临过这本字帖,并自称受益多多。在2011年中国书协成立30周年大会上先生被授予“荣誉奖”。

图片


纵览方绍武的书法艺术,可谓渊源有自、风骨卓昭,这也得益于他在上世纪中期师从前辈的学习经历。同时,也是他淡泊坚定、敦厚笃志的人格品性与醇和温雅涵养的体现。习书大凡自楷书人手,且基本都从颜柳欧或魏晋唐攻坚,却极少有人真正敢于亲近或师法赵孟頫而终其一生,想来无非是将赵书归属甜俗无骨一脉所致。先生取法欧阳询、赵孟頫,后自感赵书柔媚有余雄厚不足,乃由唐入魏钻研魏晋风度,对《张黑女》《玉版十三行》反复临习揣摩。殊不知实际上赵书媚而不俗、逸而不弱,那种绰约多情之风神姿彩极难把控,弄不好就会僵化成拙、东施效颦,方绍武甘愿“以身试法”,通过自身的审美实践重塑赵书全新的形象,更融注了人文时代内涵,将太极柔韧化解到自己的艺术语境中,使其亦庄亦谐、平中见奇、丰润遒逸的书法闪烁着生命的光华。

图片


真正好的书法是完全可以渗透到人的心灵和血脉中的。当然这需要修养的锤炼、阅历的积累、灵性的参悟、豁远的胸怀。绍武先生于此可谓兼收并蓄、厚积薄发。其法度谨严、刚柔相济、清丽典雅的小楷作品1973年即被中国文联选送日本展出,绍武先生书法一如其人总予人春风拂面、温淡和煦,一如艺术评论家柯文辉所述:“绍武兄不是天马行空、凌越千古的不羁之才,而是鬓边几茎白发、心中一片青春、甘于平凡劳动、乐于在寂寞中水滴石穿的耕耘者。他写字作画,包括制作工艺品,一点一画,一山一水,一步一个脚印,不苟且,不猎奇愿开拓诗境、法度中去追求自由……他懂得:艺术家创造出的美走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便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是的,当代书法创作偏重于笔墨效果或外在形式,而淡化了“抒情达意”之本质,追求一些花哨任性的所谓创新格调,正如孙过庭《书谱》 有云:“复有龙蛇云雾之流,龟鹤花英之类,乍图真于率尔,或写瑞于当年,巧涉丹青,工亏翰墨。”非实用性的书法本应自娱率意,而一旦掺杂功利色彩,则会增加创作者的负重,违背书法艺术精神,能创新而不存诟病,高雅清逸的文人书卷气息不经意中流露在他的字里行间,把美传达给社会。

图片


记得我12周岁那年县文化局柴夫局长给我来信,邀约我参加县政协邀请省城名家方紹武讲学,这也是我第一次有机缘拜见名家。当时会堂座无虚席我算最小的参会人员,年长的前辈怂恿我当场写字请方老指教,我还真斗胆写了“春风得意马蹄疾”几个字,没想还得到方老鼓励,会后文化馆又约我在馆里写字,印象中好像是程润生拍了我写字特写照片,后来发在《徽州报》头版消息对我鼓舞不小。1987年我还在双河中学读书,偶见《初中生必读》期刊封二刊载一个叫艺妮的同龄人书法专题,配发的是柳体“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那首诗,感觉很出色便给当时所在南门的中学读书的艺妮写信,没想很快收到回信:“海滨同学:你六月廿六日给艺妮的来信早已收悉,谢谢你对艺妮的鼓励。艺妮已考入初中,功课紧张,学校抓得又紧,(故不能)无暇给你写信。特复函告之,请原谅!祝学习进步!  艺妮家长方紹武 十二、廿九”想不到艺妮的爸爸就是当年给我鼓励的方老师。再后来听说艺妮留学英国,也不知从事什么工作可否还写书法?又听说方放也是方老女儿,在《书法》杂志寄赠总目录上,有缘与方放排列在安徽作者栏一起,才知晓大女儿书法也很出色,小女儿找出名大女儿后闻名。曾在方老留的北京宅电打过一次电话,接电话的恰是女儿方放,她温和地说:“爸爸上街买菜去了……”

图片


不记得哪年特意去一趟省城,在黄山书社宿舍拜望了久违的方紹武先生,两个女儿都不在家,方老夫妇二人很儒雅都戴了眼镜,言行举止如沐春风,见到陈叔亮题的斋名。为答谢方老在我少年时代的激勉,也曾拟文《老树春深更著花——记安徽书法家方紹武》《凜之以风神  温之以妍润 ——方紹武书法艺术抉微》分别刊发在《中国书画报》《安徽书坛》,将样报寄给方老也很快回信:“海滨学棣:来函悉,报纸收到谢谢!文章写得不错,只是“……自粮校毕业”有误。我没有读过粮校。当时是从屯溪银行系统调到旌德工作的。特说明。今后望多联系,此復。致  书安!   方紹武二0一一年十一月十七日于北京”。之后,2013年2月5日收到方老题写“蛇舞”两字的邮政贺年明信片,期间也曾寄赠一本他的黄山水墨画册,以及小幅行书楹联“晚景千峰乱,晴江一鸟迟。”

图片


由安徽时代艺品文化联合黄山书社、安徽美术出版社主办,星空艺术网协办的“问道黄山——方绍武书画作品展”,于2016年10月22日在合肥黄山路时代美术馆开幕,同名展曾在前一年在亚明美术馆举办过。主办方高度赞扬方绍武先生对艺术、对人生充满激情的追求、对人本精神的回归和徽文化的传承永葆一颗童真、奔着理想不断创新,问黄山、问艺术、问人生,最后祝方老艺术青春永驻,衷心祝愿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展现给大家。文艺评论家钱念孙致辞,肯定方老的作品功底深厚,浑然天成。方老自述道:“我热爱黄山的一花一树,一草一木,要用毕生的精力去把黄山描绘得淋漓尽致”,并且风趣幽默而热情洋溢地宣布活动开始。黄山书社出版《黄山百景百咏集》同时发布,本书以100首诗配100幅景融合一体,以诗为魂,以书为骨,以景为境,高度咏叹百折不挠的黄山精神,该展为方绍武先生百余幅书画作品全面集中展示,呈现独树一帜、宁静淡泊的艺术家风貌,旨在轻松愉悦的人文氛围中给人以真善美的启迪,在“黄山松精神”感召下,为推动安徽文旅事业的发展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图片


在安徽,方绍武的名字称得上家喻户晓。20 年前,安徽美术出版社几乎每年都出版他手书的中堂春联,他的书法真的是走进了万千寻常百姓家。他虽闻名遐迩却大度谦和,时常参与各地聘约的书法讲学,并扶持奖掖过一大批文艺界人士走向艺术之旅。方先生是徽州人,从小生长在黄山脚下,他爱黄山名扬天下的奇松怪石,也爱着新安乡土不为人知的一草一木。在他十几本采风素描中黄山是绝对主角,他速写黄山40年对黄山72峰都有细致观察与刻画,自盛唐至清末1200年间,文人墨客驻足黄山遗留诗词歌赋至今不下两万篇首,为了让黄山诗画相融,他熟读这些诗词歌赋,试着领略每一字句描述的美来自黄山的哪一个视角与侧面。他笔下的黄山气韵生动、奇伟瑰丽,也有“画如其人”的敦厚淳朴,是因为他在每一座清寂山峰上速写,风大时甚至需要有人将他拉住才能站稳,因为他在来回的火车上旁若无人地默写,因为他在闻名遐迩时依然坚守笔墨心田和家山梦笔……

图片


方紹武先生在《黄山,我心中的山》一文中说道:“是黄山哺育了我,不仅许多吃的、用的等生活用品都由黄山上生长的原料制成;在艺术方面,更是受到黄山乳汁的滋养,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等绝妙美景,我是那么熟悉、那么钟爱。黄山太美了,我怎能不以自己毕生的精力去画它、去表现它,怎能不拜倒在黄山脚下,以黄山为师呢!?”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关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