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发微信朋友圈,几乎每天都发。这一两年来,我感觉经常看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少了,点赞的人也越来越少。
“看朋友圈,看那个谁在干啥?!”
“谁还发朋友圈?”
“朋友圈谁还点赞?”
“看到别人前几天发的东西,都不好意思点赞了!”
朋友们向我发出如上感慨。但是,关于看朋友圈,发朋友圈,朋友圈点赞,话题说不完。
七八年前,微信还没有推出“朋友仅展示最近三天的朋友圈”“朋友仅展示最近半年的朋友圈”等功能。那个时候,只要谁发了朋友圈,都能看见,只不过有人发得多,有人发得少。我就属于发得多的那一种人,谁只要加了我的微信,成天就看到我在发朋友圈,不是发美食,就是发美景,偶尔还要发慨叹。于是,曾有人当着我的面指出:你发朋友圈就是为了寻找存在感。
当时我对这个话有点反感,马上就脸红了,就觉得我只是发发我的真实感受,分享我对生活的热爱而已,我怎么就找存在感了?我存在,还需要发东西来证明吗?
到了现在,我反思那句话,反倒觉得有了几分道理。
现在,除了房产中介、电商等在朋友圈发广告的人以外,人们的朋友圈多是“三天可见”“一个月可见”,“半年可见”的情况都比较少,而完全敞开朋友圈“裸奔”的人,非常稀少了。
我就是一个朋友圈“裸奔者”——我从事果业方面工作,就在朋友圈里发着各地水果动态;我热爱写作,就在朋友圈里发着我创作出的文学作品;我爱我的家乡,就会在朋友圈里赞美家乡;我参与着社会活动,也便在朋友圈里宣传那些社会活动;我发出美景、美食、带有慨叹的赞美,传递我对生活的善意……我每天在朋友圈里发消息,是在告诉熟悉我和刚刚认识我的朋友: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能干什么,我当下的状态如何,等等。说大一点,我似乎是在塑造我的个人IP,说小一点,这可不就是在寻找存在感嘛!
据说,喜欢打网络游戏的人是在游戏里找到了成就感。一个现实生活里的普通人,在游戏里化身英雄,征战杀伐,拯救世界。于是,在某些时候、某些人身上,现实身份是现实身份,网络身份是网络身份,二者是隔离的。
现实生活里的人因为网络身份,获得了极大的精神自由。人们觉得虚拟的就是虚拟的,在虚拟中,追求着现实生活中无法展示的自我。
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媒体出现后,人们一度将它们当做虚拟空间看待,觉得好像很好玩。但这并不妨碍人们通过这些应用与他人建立联系,交朋识友。
终于,不管你愿不愿意,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媒体突破了网络世界枷锁,从虚拟照进现实,每个人在数字化世界里有了清晰画像,网络身份和现实身份实现了大统一。以前,认识一个人只需要认识他的脸就可以了。现在,认识一个人,不仅要看他的脸,他的数字化画像也是他。
朋友圈,即是一个人最直观的数字化画像。通过观察朋友圈,就可以观察和认识一个人。
有人为了避免麻烦,有人为了获得清净,还有人觉得没意思……大家纷纷关闭了自己的朋友圈,或者设成“三天可见”“一个月可见”。大家都知道,因为人们离不开数字化驱动的世界了,所以,这种关闭和设置并不能让微信上的个人数字化画像消失,而只是被体现在其他非直观层面。但这至少关闭了最直观的观察通道,建立起了人们日常交流中的交际边界。
而我不想设边界,我想做线上线下一致、浑然一体的人。我不想“三天可见”,在朋友圈里,我袒露着十多年的经历,我从那样的过去,走到这样的现在,还要走向更远的未来。过去和未来始终连着线,这种线,是我珍视的东西。
我之所以敞开朋友圈,展示我珍视的东西,也不过是:让老朋友了解更职业、更有个人爱好的我,而不是只有一个脸的我;持续在新朋友处打造我的个人IP,也是为了能够发挥我的个人作用,为他人创造价值;还有一点,我敞开朋友圈,能让我在家乡的老母亲看到我的动态——我们俩偶尔通一回电话,但几乎天天能看到,毫无隔阂感,因为我天天在发朋友圈。
了解的目的不过是为了链接。
链接的想法,不过是为了做更多的事、走更多的路、写更多的作、与亲人共度更好的时光,让生活变得更为丰富。
更丰富的生活,谁不爱呢?我敞开朋友圈“裸奔”,是为了前进、为了爱。期待“点赞”!
(作者系上海市果品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 (南方周末App“hi,南周”栏目期待您的来稿。投稿邮箱:nfzmreader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