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姚箬君
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到祖国,43位烈士的遗骸及相关遗物搭乘运-20降落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同一天,在成都市青羊区,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医疗救援的杨泽君迎来了自己97岁的生日。看着烈士遗骸归国的直播,看到年轻网民通过弹幕、留言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杨泽君老人感动不已。抚今追昔,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里,73年前自己在抗美援朝战线的峥嵘岁月和难忘经历,再次涌上心头。
时光回到1951年,23岁的杨泽君加入由宋儒耀教授带队的西南抗美援朝志愿整形外科手术队。当时,这是全国医疗队中唯一一支整形外科手术队,十人的队伍只有两名女性,杨泽君是其中一员。这个手术队的特殊使命,是为战场上被汽油弹烧伤、炸伤的战士“整容”,为他们修复“凛然之气”。
杨泽君
主动请缨赴东北
只为修复战士正义凛然的面容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四川的医护人员积极投身抗美援朝战争,其中,原华西大学组织的两次志愿手术队有着突出的贡献。
杨泽君回忆道,当时,她日常协助中国整形外科泰斗宋儒耀教授做手术,“当时宋儒耀被选为队长,由他来选择队员。我一听到消息,就主动跟宋教授表达了意愿,刚好他原本也打算叫我一起。”
随后,由宋儒耀担任队长,邓显昭担任副领队的西南抗美援朝志愿整形外科手术队正式成立。这是一支由4名口腔科医生、1名外科医生、1名骨科医生、2名护士、1名技工,以及1名秘书组成的队伍。
西南抗美援朝志愿整形外科手术队(杨泽君为上排右数第二)
1951年4月,他们从成都出发,途经重庆,在北京被改称为国际医防服务队,而后至沈阳开展救护工作。
在接到任务的时候,他们整个队伍就知道自己的任务非常特殊——他们奔赴东北,并不是直接救命。当时,美国大量使用凝固汽油弹,这种炸弹造成的伤害很残忍,一些志愿军战士的下颌、耳朵、鼻子被毁,还有一些战士面部遭到严重烧伤,被汽油弹烧过的皮肤会黏在一起,不成形状。队员们心里特别痛恨敌人,发誓一定要发挥自己的医学专业能力,为毁容的战士们尽可能地恢复样貌。
抵达沈阳的第二天,杨泽君和队友们立刻开始工作。
“战争太残酷了,现在的你们体会不到。”杨泽君皱着眉,摸着自己的脸,回忆着当时救援的情况。从战场转移到后方的受伤战士,让他们工作不停歇,第一天手术从早上八点就开始,一直做到了下午三四点。
“我还清楚记得,第一次看到一个被烧伤小战士的脸,那个面部,已经不能称之为脸了,没有一块完整的皮肤。”作为医学生的杨泽君,可以淡然面对解剖的身体,但当年第一次看到被汽油弹烧伤毁容的战士的脸时,她难过得流下眼泪。
杨泽君用手在自己的脸上比划,“这些地方,全是胶和疤,敌人的燃烧弹,让我们战士的皮肤被烧到黏在了一起,看着太痛心了。”由于烧伤严重,不少伤员至少要经历2至3次手术,从祛除面部残留的汽油弹的胶和烧伤的皮肤组织开始,再到搭建面部框架,最后植皮修复。
“当时我就恨,恨敌人的残忍手段,让我们的战士受苦。”杨泽君说,当时宋队长告诫大家,一定要把手术做得再精细一点,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尽力恢复战士们的容貌,“他们都是奋勇杀敌的英雄,我们要尽可能修复他们面对敌人时正义凛然的脸。”
是医生也是好姐姐
是面容“修整师”亦是心灵“修复师”
当年为战士做修复手术,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远不止手术本身的难度。
杨泽君尤为记得,当时有一位面部被汽油弹严重烧伤、下颌也受到创伤的小战士。“一开始,我们帮他清理了面部的胶质,取了髋关节骨头完成了下颌面的修复。已经三次手术,但面部看上去情况还是很差。”
小战士看到了自己的脸,“情绪很激动,一直说不要再给他做手术了,让他去死。”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对于劫后余生的战士来说,身上的伤痛并不致命,但心理伤害更为致命。“有些战士因为接受不了自己的面容,说不想活了,那时候,对于我们来说,手术能够成功,能够让战士们的样貌尽可能恢复好,能够让他们有活下去的动力,这是最开心的事。”
杨泽君作为一名女医生,在那个时候,就像一个姐姐一样,安抚受伤战士的情绪,告诉他自己专门从四川赶来,一定会把他的脸修复好。在她的开导下,那位受伤战士的心情慢慢平复了下来,并坦然接受了第四次手术。通过第四次手术,把他大腿上完好的皮肤植于面部,手术非常成功。“后来他再次照镜子,看到脸在变好,心情好很多。”
杨泽君回忆道,当年手术任务重,而且正值冬天,手术辅料清洗的水刺骨的冷,需要烤火才能让手慢慢恢复知觉。但那时候大家都不觉得苦,“看到受伤战士因为我们的努力重新燃起希望和斗志,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深耕医学领域
退休后向年轻人讲述“红色故事”
1952年2月,西南抗美援朝志愿整形外科手术队工作结束,杨泽君一行人返回学校。1954年,杨泽君选择到贵阳医学院继续读书,学习妇产科专业,毕业后被分到现在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1988年,退休后的杨泽君被返聘回保健院,在妇产科领域深耕至80岁。
现在的杨泽君,已是耄耋老人,享受晚年之乐之余,会参加一些老年活动,与此同时,作为曾在抗美援朝战线救援伤者的她,亦是“红色故事”的传承者。
杨泽君老人把抗美援朝纪念章赠予母校——四川大学
“如果不是当年在一线舍生忘死的战士,哪有我们现在和平美好的生活?”97岁的生日之时,杨泽君通过社区,将自己2021年获得的抗美援朝纪念章捐给了母校——四川大学,“希望将这份‘红色精神’传递下去,让英雄故事永远传颂,让英雄精神永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