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论坛时代的写作,为当下文学拓宽版图

图片

回望互联网论坛时代的写作,对当下文学创作带来何种启示?日前,第七期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在复旦大学举行,以“回望论坛时代的写作”为主题,多位作家评论家探讨论坛时代的文学样貌、生态与多种可能性,为当下及未来文学发展提供借鉴。

“2004年,网络文学盈利模式成型后,网络生态发生了变化,阐释系统发生了变化,研究模式发生了变化,原本论坛时代的丰富样貌也发生了变化。”何平认为,早期的论坛和BBS系统中,既包括现代文学所沿袭下来的精神,也有类型文学沿袭下来的特质,在新小说论坛等论坛系统中,则形成了一种从纸媒延展向网络的书写方式。“很多作者当时在网络上写作,网络文学没有这么高度产品化时,他们谈论最多的是网络提供的写作自由,以及跟与自己内心有默契的读者的链接。李寻欢、今何在、宁财神等,当时都是金庸客栈的活跃创作者。从金庸客栈开始,清韵书院、天涯论坛……这一块基本没被传统文学研究者编织到叙述系统里。曾经的网络文学有过各种可能性,对这部分历史的研究将修复这一片中国文学的版图。”

遗憾的是,当时许多建立在网页上的资料,如今已经很难找到,“希望通过参与论坛时代的当事人、见证者,通过口述史的方式,来修复遗失的文学的一部分。”如果论坛这一形式被淡忘,那些在作家路内口中像天才一样写作、后来却消失不见的人是否等于没有存在过?“站在今天以回望的视野去看,许多怀旧中有一种修复的可能,有很多基本的史实、文学史的线索,还需要我们清理。”金理说。

“21世纪初,如果不在互联网现场,就完全不知道中国当代诗歌是怎样的形态。”诗人、出版人沈浩波说。在他的记忆中,诗江湖等活跃的论坛成为当时年轻一代诗人的写作主战场,诗人们在这里写作、交流,甚至争吵,“它是年轻一代的诗人想要破既有的诗歌秩序,恢复互联网初期的自由精神的结合体,这种结合也成为一种特性,变成诗歌生态和文学个性。中国当下诗歌的样子,很大程度上是由互联网塑造的。”

作为新小说论坛创立者,作家黄立宇仍记得最早接触电脑时的仪式感:“端坐在屏幕前,我感觉我想对这个世界说点什么。我们这代人深受外国文学流派和哲学思潮的影响,我们的文字是和这个时代纠缠捆绑在一起的。”

作家路内、赵松、周嘉宁、夜X等都分享了写作与论坛的交集。比如,曾参与萌芽论坛维护,后又和周嘉宁、张悦然、苏德等青年作家创立黑锅论坛的夜X坦言,论坛本就是过渡时期的产物,并非一种固化下来的历史常态。“论坛时代来临后,写作的人拥有了及时反馈的渠道,这是与过去时代的一个重大不同。对信息的免费获取、自觉分享的行为,也是前所未有的。”

“在年轻的时候获得一个集体,带给你的支持感和信任感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即便它后来渐渐成为一种幻觉,但依然在人生中发挥很大作用,支撑你走过相对艰难孤独的时刻。”周嘉宁感慨,这可能是那个时代给她最大、最珍贵的馈赠。她所喜爱的论坛提供了精神导引,带来了温暖的文学交流,以及流动的、具体的知识。从早期强互动性的论坛,到如今文艺青年常用的豆瓣网,二者气质截然不同。“20年前,每个人都在刚刚可以发言,和因此想要大声发言的阶段,你到底在说什么反而没有那么重要。当时的论坛,说话声音大的人更容易被听到,说话声音小的人要经过更漫长的过程去辨别自己的同类。”

“文学论坛是个很重要的现象,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研究。这些年的史料热也涉及文学论坛,但这些史料明显具有虚拟性、海量、碎片化和不稳定的特征。如果当时不保存,以后想恢复都恢复不了。”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作家霍艳表示,80后混迹的论坛不光讨论文学,还讨论电影、音乐、摄影,不同的文艺青年相互启发,形成自发却又混杂的审美教育。丰富的艺术资源融入了他们的创作。“这一代作家都是以生活和成长经验为起点,慢慢感到后劲乏力。在论坛上,他们寻找将个人经验转化为文学经验的有效方法,也在寻找故事的来源和经验的资源。这些论坛曾经充满广阔的发展潜力和无限可能,后来渐渐被网络文学和商业化的青春文学淹没。但我依然觉得,哪怕作为文学史料,它是一段丰富的现场。”

黑蓝论坛创始人陈卫直言,创办论坛是为了延续21世纪初他和友人们的文学追求。出版网刊、创办文学奖、出版文丛,黑蓝论坛之后的一系列举措为论坛建立了一条完整的文学生态链。

据悉,基于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海和南京密切的“文学双城”传统,2017年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何平和复旦大学中文系金理共同发起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工作坊在沪宁两地轮流举办,以“青年性、跨越边境和拓殖可能性”为主旨,邀请青年作家、诗人、艺术家、翻译家、出版人和艺术策展人等,与以上海、南京双城为主的青年批评家共同交流前沿性文学艺术话题。本期工作坊由复旦大学中文系与《上海文化》杂志社联合主办。

  作者:许旸

文:许旸图:主办方编辑:宣晶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