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三湘都市报全媒体记者 叶竹 图/刘丰
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上,湖南代表团作为东道主参加了全部6个小项的比赛。其中,流着泪向现场观众致谢,令不少球迷动容的女足队伍,由湖南足球青训中心与周南梅溪湖中学共建打造,另外5支队伍都是以学校球队为班底组队。最终,湖南队获得了女篮亚军,男排创历史地夺得季军,男篮取得第6名,男足、女足均为第10名,女排最终排位第15名。
11月28日晚,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落下帷幕。在为期12天的比赛中,有欢呼也有泪目,这都是青春收获。
通过比赛发现好苗子
实现后备人才的连续培养
这是湖南自2003年承办第五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以来举办的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赛事。本次三大球运动会的举办,旨在带动各省区市在15—18岁的年龄段选拔人才、组建队伍,并通过定期比赛和训练,实现后备人才的连续培养;通过比赛发现一些好苗子,成为将来国家队的人才库。
因此,这场“为振兴三大球量身定制的国字号运动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的盛会,更是一次青春的集结和一份对未来的期许。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司长李辉表示,本次赛事成为了一个充分展示全国三大球后备人才培养情况的平台,有助于各级别体育及相关部门立足现状,为三大球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更清晰的路径。“很多教练也跟我说,如果每年能举办一次这种级别、质量的比赛,对于我们发现人才特别有帮助。每年发现一批,压茬往前走,可以为三大球发展,选拔更多更好的苗子。”
作为集体项目,足球、篮球、排球这“三大球”的青少年人才培养有着多种模式,大致包括省队培养、职业俱乐部梯队培养、校园培养等。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篮球赛场上,由不同模式培养出的运动员在同一平台切磋、交流。
以篮球为例,湖南省目前没有CBA职业队伍,篮球人才主要依靠校园培养。“雅礼中学女篮、地质中学男篮都获得过全国高中联赛冠军,湖南在走一条体教融合兼专业发展的路径。”湖南省体育局党组书记熊倪表示,“雅礼女篮的主教练彭丽君就是从长沙体育局下沉到学校执教的。湖南的体教融合经过了30多年的耕耘和持续努力,坚持‘让打球好的孩子读好书,让读书好的孩子打好球’,教育和体育部门之间不断磨合、融合,雅礼中学和地质中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不同人才培养模式“交锋”
发现问题,缩小差距
本届运动会上,以湖南省地质中学、明德中学等为班底的湖南男篮,成功晋级八强,取得第6名;以雅礼中学为班底的湖南女篮更是过关斩将一路杀入金牌赛,最终收获亚军。“我觉得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能很好促进校园篮球的发展。我们校园篮球能借此机会与职业青训队伍交流,便于学习提高。”湖南男篮主教练彭志强说,在他看来,校园篮球队与职业青训队在身体条件和技术打磨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差距,也不像职业青训队那般时间充裕和系统。他认为,要缩小二者差距,校园篮球队应进一步优化人才选拔、扩大选才范围,同时加强训练系统性,在学与训之间找到契合点,弱化球员的学训矛盾。
本届三大球运动会女篮比赛,江苏队闯入四强,这支队伍则采取传统的省队模式。江苏女篮主教练杨忠介绍,江苏女篮的队员都是各市、县体校层层选拔上来的。这支队伍的大部分队员在不久前结束的2024年全国U17青少年篮球联赛女子组中夺得了冠军。
参加本次运动会并最终夺冠的广东男篮,主要由广东宏远、深圳新世纪、广州龙狮等职业俱乐部梯队人员组成,这支队伍也将是广东参加明年全运会U18男篮比赛的主要班底。主教练王怀玉说,举办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不仅让孩子们有机会得到更多锻炼,而且由于全国各地都非常重视,这一赛事一定会对中国三大球未来的发展以及后备人才的培养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上海男足同样由职业梯队组建,在比赛现场大声指挥队伍的81岁中国足坛名宿、上海男足总教练徐根宝表示:“应该多办一些这样有质量的青少年比赛,希望该赛事可以继续办下去。”
因为三大球运动会,“学生军”有了和专业队比拼,甚至和职业“传统豪门”队伍“掰一掰”手腕的机会;作为本次赛会的特色活动,足球、篮球、排球“嘉年华”让来自各地的运动员走入校园,青少年有了更亲切紧密的接触和联动,也让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三大球。
第一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落幕,但是青春挑战未结束。我们期待,下一次的重逢、交手和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