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地名背后山西史 | 定襄:为什么这个名字难舍弃

图片
三晋城邑,名源何处?连缀历史,窥见华夏。《山西话》“地名背后山西史”系列节目,本期讲述“定襄”地名的由来。
定襄:为什么这个名字难舍弃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中原王朝无暇顾及边塞,塞外草原上的定襄县治逐步内迁。 

定襄得名甚早。西汉时,设定襄郡,辖境相当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卓资等地。东汉时,定襄郡移治善无县今右玉县),辖境缩小,东汉末废。隋朝时,改云州为定襄郡,治所在大利县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唐初废。天宝元年742年),改忻州为定襄郡,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忻州市及定襄县地。乾元元年758年又改称忻州。

作为县名的定襄也几经存废。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原在此处的阳曲县移至今太原辖境内,而作为原定襄郡治的定襄县又移治阳曲故城,属新兴郡。北魏永安中改为永安郡治。北齐废。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属州。贞观十四年(640年)置云州,以定襄为州治,但其地在今大同。
永淳元年(682年),云州废。开元十八年(730年),云州复置,然而治所改名为云中县。北宋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定襄县又被废弃。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又复置,仍属忻州。
此外,东晋衣冠南渡,元帝在南方的湖北江陵(今荆州市)附近设了侨县定襄;唐太宗李世民破东突厥后,设了定襄都督府。在时隔几百年后,“定襄”之名又出现在草原大漠,但可惜的是,定襄都督府只存在了三十年。
图片
▲定襄县城
定襄,你也叫,我也叫,实在是个难以舍弃的好名字,无论设在哪儿,无论设在何时,“定襄”之名都被保留了下来。“定襄”这个词,是平定之意。我们仔细研究定襄设置郡县的时间就会发现,凡是设的时候,都是王朝锐意进取有所作为的时候;凡是废的时候,都是王朝在边境统御力大为降低的时候。所以,通过观察“定襄”名字的存废,我们就可以知道中原王朝面对游牧民族的强弱态势。

汉高祖刘邦设定襄郡县的时间,有志书说是在高帝六年(前201年)。第二年,他就带领几十万兵马出击匈奴,虽然碰上了白登之败,但至少表明了他的“定襄”愿望:东汉末年,定襄郡废,定襄县移治今址,当时曹操专权,与刘备孙权争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西南和南方,根本顾不上北方边境,甚至匈奴部族的内迁也发生在此时。

图片

▲定襄八音会


隋唐时也是如此。隋炀帝是个好大喜功的皇帝,平定边疆是大功业,所以在前汉旧地设了定襄郡。唐初废郡,也是因为与突厥的实力相比,唐处于下风,所以李渊曾向其称臣,李世民曾与其签订较屈辱的渭水之盟,“定襄”,不谈也罢;天宝初,唐玄宗志得意满,于是定襄郡又出现了,而乾元元年,大唐正逢安史之乱,要“定襄”虚名就没有意义了。当然,王朝的大局和定襄之名的存续,其间并无因果关系。只不过,貌似无关的细节,也总能表现出历史发展的趋势——“定襄”就是这么一个王朝强盛衰弱的“晴雨表”。定襄之地,原先在遥远的北方大草原上,但在今天,却到了内陆省份的山西。它的存废、内迁,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原王朝对边疆的控制程度。定襄南移重建,我们只能理解为,帝国不想忘记祖先开疆拓土驰骋草原的荣光,虽然它根本没有实力再那样做,可能仅仅是出于一种虚荣,或是愿望。总之,定襄就是这样一个难以舍弃的好名字,无论版图怎样变化,中原王朝都会用这个名字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祖先的烈烈武功,不要放弃塞外的皇皇疆土。

• 本期文章素材来源于《地名背后山西史》,作者李玉,山西教育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

• 本期音乐素材来源于国风配乐

• 本期音频素材来源于2023年2月13日《山西新闻联播》 定襄:“世界法兰之都”是怎样锻造的(上)

• 本期朗读原声:闫珺

• 本期音频制作:闫珺



一个征集




  您喜欢录音吗?您想和我们一起分享山西的故事吗?

  录制您自己的声音,也许下一期节目里就能听得到!


录制要求:

  1、本期征集和下期节目主题相关的录音文件,即和山西有关的素材内容。

  2、音频格式为mp3,音频可为无特殊音效的干声,也可自己加垫乐。

  3、音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


  您可以将自己录制好的音频发送至邮箱

  我们将择优发布。期待您的分享!



图片



编   辑 / 武   玲
审   核 / 巩彦翡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