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一片古朴的木质痕迹静静躺在广州的土壤里,诉说着两千年前南越人与水搏斗的悠远传奇。
在这片介乎山水之间的土地上,先民们用匠心与智慧,雕琢出一座足以载入史册的水利奇迹。
珠江,那条流淌千年的生命之脉,曾给予城市生机,也曾带来毁灭性的威胁。南越人并未向自然低头,而是以匠心独运的方式与水对话。
这座深埋3.13米的木构水闸,宛如一位古老的守护者,默默地见证着广州城市文明的每一次呼吸。
闸门的设计如同一曲精妙的水文交响乐。
洪水来临时,轻轻启开,将积水悄然排出;潮水汹涌,立即闭合,坚决抵御倒灌;
城中干涸,又能精准地汲取生命之水。
这不仅是一座水闸,更是一部融合了智慧与敬畏的自然诗篇。
古人的水利智慧,犹如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着过往与当下。在这片仅周长十里的古城中,南越王赵佗描绘了一幅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蓝图。
一块木板,一个闸门,承载着先民对生存的执着与智慧。
02
六脉渠VS现代海绵城市
古今交错的治水哲学
古代广州,珠江水系脉络如织,六脉渠便是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工程之一。
自宋代开始广州城内已有完善的排水系统,俗称“六脉渠”。六脉渠顺应城内地形而修筑建成,有供水、水运、排水、防火和避风等功能。
明代扩建城墙将越秀山包入城中,成就了广州“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城市格局。
作为一套连通江河湖泊的水利网络,六脉渠通过人工开凿与自然河流结合,形成供水、排涝、防洪于一体的系统。
现今,“六脉渠”在广州现存唯一一条贯穿市中心的河涌,是为广州市民们所熟知的东濠涌,北起麓湖,南衔珠江,全长4.51公里。
其设计精巧,不仅因地制宜,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顺应。渠水穿街而过,既是生活的血脉,也是城市的景观;汛期时,河渠迅速排洪,将泛滥的洪水化为湿润的养分。
而今天,“海绵城市”的理念无疑是对古代治水哲学的一种现代回响。《广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中提出的下沉式绿地、人工湿地与植被缓冲带,正是“顺势而为”的智慧体现。
这些现代设施不仅承担着滞洪排水的功能,也以其自然式的设计,重新连接了城市与生态的脉动。绿地的雨水滞留与湿地的水质净化,在无声地诉说着与六脉渠同样的信念:人与自然并非对立,而是共生的伙伴。
03
古代水关VS现代泵站
守护城市的守望者
沿珠江蜿蜒而下,古代的水关像是自然的“闸门”,调节着江河湖泊的水量,也维护着城市与外界的联系。
在那个时代,水关不仅仅是防洪工具,更是守护城市的象征,它们记录着每一次潮汐的到来,也见证着每一片稻田的丰收。
而现代广州的泵站,则以科技之力延续了这种守护。像和龙水库这样的大型设施,能够通过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测水位变化,快速调度排水设备,应对瞬息万变的天气状况。
这些现代水关,虽然不再具有传统建筑的古典美感,却以精密的科技,默默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安全与繁荣。
04
传统河涌VS生态休闲走廊
水岸的文化重生
广府人的记忆中,河涌从来不只是水道,它们更是生活的场景。曾经的传统河涌,承载着洗衣淘米的日常,也诉说着小船摇曳的诗意。
然而,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许多河涌成为城市快速发展之下的牺牲品。
失而复得的荔枝湾河涌 图源 美篇@李老师
今天,广州多年来坚持修复污染河涌已见成效,治理后的河涌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
在荔湾湖公园、海珠湿地等地,昔日的水道蜕变成生态绿廊,吸引着飞鸟与游人。在这里,水不再仅仅是排洪的工具,它成为了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也成为连接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纽带。
从南越木构水闸到六脉渠,再海绵城市;从古代水关到现代泵站,广州的治水历程展现了一种圆融的智慧。
水流过古代广州的街巷,也穿越现代广州的高楼。它带来了滋养,也带来了挑战。而这座城市用千年的时间,向我们证明了一件事:真正的治水,不在于征服,而在于聆听;真正的永续,不在于抢夺,而在于共生。
编辑 / 及格米
图源 / 网络、小红书
统筹 / 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