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记者来到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治沙研究所示范基地了解到,70年来,该所解决了制约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的200余项技术难题,搜集引进45科800多个沙旱生植物种,引领榆林成为国际上沙漠治理的典范。
陕西省“三北”工程建设始终坚持科技引领、科学治理,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治沙研究所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该所源于中国科学院1955年5月建立的“榆林红石峡试验站”,由我国著名沙漠科学的奠基人竺可桢、高尚武、王兆凤、刘媖心、李鸣冈等科学家筹建。70年来,陕西从研究毛乌素沙地的形成、发展规律开始,解决了制约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的200余项技术难题,搜集引进45科800多个沙旱生植物种,推广了40余套综合治理模式,取得了“高位开端、群众运动、产业发展”三条宝贵经验,形成“科学、坚持、吃苦、奉献”的精神财富,引领榆林成为国际上沙漠治理的典范。
“治沙研究所是最早开展大规模飞播治沙的。”陕西省林科院副院长石长春说, 1958年,基地开始沙地飞播造林种草试验,经过治沙所飞播团队24年如一日,长年撇家舍业,艰苦攻关,直到1982年找到季风更替实现埋种的自然奥秘,推出了种子包衣等12项关键配套技术,使飞播保存率从不到1%提高到 75.1%,至此,陕西开启了大规模飞播造林治沙,历时32年拴牢了境内860万亩流沙,解决了规模化治理难题。目前,整个毛乌素沙地3/4林草地基本是飞播林。
2018年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上提出:“中国治沙就是从榆林走出来的,飞播治沙至少使毛乌素沙地的治理提前了30年”。
陕西省林业科学院治沙研究所示范基地率先引进明星树种治沙造林。1964年,科技工作者从大兴安岭地区的红花尔基引入樟子松,在1.3亩无灌溉条件的沙地上栽植了217株,目前保存77株,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最大胸径达到40厘米,树高19米,蓄积20.35米。经过三代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形成了樟子松育苗,栽植、抚有、管护、病虫害预防等配套栽培技术,仅榆林沙区樟子松成林面积达 230万亩,并推广到西北5省区和拉萨南北两山上,樟子松已成为最适宜沙地造林树种,被誉为“大漠之星"。樟子松引种成功使沙地生态系统形成了针阔混交、乔灌草相结合的稳定群落,加速沙区林分向疏林灌丛草原顶级群落过渡,标志着陕西防沙治沙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榆林已经走过了防沙治沙的初级阶段,亟需提档升级,提升沙地治理质量。” 石长春说,治沙所按照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新任务和高质量发展新目标,重点在林草发展体制机制变革、现有林分提质增效、林下经济、矿区治理和沙漠绿洲巩固等方面开展科技攻关,推广“利益共同体”造林模式、彰武松与班克松引种栽培、薯麦轮作风沙阻控技术、采煤沉陷区植被重建技术、沙漠绿洲“一整二改五化八配套”模式、沙地盐碱地复合光伏电站建设技术等科研成果和技术模式,推动防沙治沙工作向微观化、精细化、高值化方向发展,促进陕西防沙治沙工作继续走在世界前列。
来源|三秦网
记者|李永利
监制|杜扶阳
制作|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