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调查“机关事业单位工资”,让待遇更透明公正 |新京报快评

图片

▲这也是一次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的全面摸底。图/IC photo

近日,多省市统计局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劳动工资统计调查工作即将开始”通知,调查内容为机关事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及工资总额等情况。从各地发文情况看,诸如上海、陕西、福建、广西等都已就相关情况作出要求。

据披露,此举系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统计改革工作的重要部署。这也是一次对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的全面摸底,按照“在地统计”原则,涉及相关省市辖区所有机关事业单位。

机关事业单位因工作稳定、薪资稳定,受到职场追捧,甚至被称为“铁饭碗”。此次“铁饭碗”迎来大清点,且还将持续调查下去,显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摸清底数,了解动态,从宏观上掌握机关事业单位的整体工资状况,从微观层面掌握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收入差异,本来就是统计调查的职责所在。真实透明的工资数据不仅有助于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也能让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合理。

一直以来,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薪酬待遇有相应规定,哪一个职级对应哪一级工资,地区如何补贴、职务如何补贴、荣誉如何奖励等等,都有明确说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也出现了各种改革探索,一些新的机构纷纷涌现,用人也出现多元化情形,凡此种种均使得工资也多样化起来。

从这些年爆出的个别地方个别部门工资的情况看,当下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均衡、不透明乃至不公平的现象,也确实存在,若不及时调整改革,不仅会引发其他社会成员的不满,在机关事业单位内部,难免也会产生对立情绪。

特别是,很多地方的基层人员,如教师、民警、乡镇社区工作人员,事务繁杂,头绪万千,从课堂教学到课下家访,从案件排查到社会稳定,从民生保障到政策的具体落实、与老百姓的沟通交流,每件事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与机关人员相比,基层的工资待遇吸引力并不算特别大。

也需要提醒的是,有的地方的一些部门仍然存在“小金库”、加班费“猫腻”,以及其他暗地里流动的利益等,都会加剧不同地区、岗位间待遇的不平衡。

也因此,此次统计调查被寄予厚望,除了调查本身能够带来清晰底数、让工资更公开透明外,还蕴含了民众对调整和优化工资结构的殷殷期待。

一者,要查清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结构,名义工资几何、补贴几何、津贴几何,还有是否存在违规“暗补”的情况,这些都要一五一十调查清楚。

再者,像灰色收入、吃空饷,以及明明是事业单位身份却按照企业标准领取高薪等做法,也都应有个明白账,并循迹纠正。

当然,一些地区基层岗位工资偏低的现状,也应该被看见。这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个表达自身诉求的机会。

要看到,统计调查只是第一步,也是基础性的一步,这一步查准了、查实了,对于后续措施至关重要。根据统计法规定,统计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因此,期待这场涉及广大机关事业单位的“地毯式摸底”,能够为制定合理的薪酬政策、调整和优化工资结构提供可资遵循的依据。此外,也将有助于减少不正当的收入来源和灰色地带,防止腐败现象的滋生。

撰稿 / 胡栖安(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