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业盐酸偷排产业链,当有“穿透式监督” | 新京报快评

以全链条监管,让偷排万吨工业盐酸的非法行径无处藏身

图片工业盐酸偷排隐蔽链条要严查。图/央视新闻截图

 | 羽木

化工企业生产主产品时,大概率会产生一些化工副产品,这些副产品可以对外销售。但是,当市场消化不了这些化工副产品的时候,就成了企业的负担。而在处理这些“负担”上,有些企业打起了“歪主意”。


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工业盐酸是化工企业副产品,若直接排放无疑是危险废弃物。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家叫文龙除垢的小作坊式工厂,2017年至2024年10月买了4万多吨工业盐酸。


该厂负责人声称,“勾兑了以后做成除垢剂了”。真相却是,4万吨工业盐酸被偷偷排放:一部分加水后排进了农田旁的水沟,一部分拉到外地通过渗井下的暗管,流入市政污水管网。目前,辽宁锦州凌海市公安和环保部门已对此事立案调查。


如果不是媒体的跟踪调查,这种已持续数年的非法排放危废品行为,恐怕还将继续。值得注意的是,与一些同类案件相比,此事中的非法排放背后,更有一条由多方密切配合构筑的隐秘利益链。


首先,产生大量工业盐酸这类“副产品”的化工企业,以每吨1元的价格将其卖给了需要使用工业盐酸的除垢化工厂和化工试剂厂。表面看,这是一种建立在各取所需之上的“废物利用”——卖方免除了后期处置的负担,买方则获得了低价生产原料。然而,这一商业模式不过是一个精心编织起来的幌子,只为掩盖非法排放的“真相”。


这其中,两个关键细节耐人寻味。一是,工业盐酸的“卖家”在几乎免费送给“买家”原料的同时,还付给后者不菲的运输费;二是,“买家”作为小作坊式工厂,竟然在2017年至2024年10月之间,买了4万多吨工业盐酸,远超其正常需求。


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这桩蹊跷的盐酸生意背后,实际是大量工业盐酸被长期隐秘地非法排放:“买家”将运来的“原料”,一部分加水后排进了农田旁的水沟,一部分拉到外地通过渗井下的暗管,流入市政污水管网,还有几千吨则偷排到了两个垃圾填埋场。甚至,“买家”还从中赚差价,将未能偷排完的盐酸继续卖给其他企业,由其偷排掉。


至此也就能理解,涉事工厂购买工业盐酸用于生产,不过只是冠冕堂皇的假象。其真实的“生意”,是负责替上游化工厂对未作无害化处理的危废品进行“非法排放”。看起来,这桩生意中,买卖双方都是赢家,却是以损害公共环境为代价。如,当地有水沟的水体已经变成了红褐色;有的排泄盐酸的土地已经板结、泛白……


近年来,在环保高压态势之下,各地查处了大量非法排污案件。此事的特殊性就在于,排放行为不仅隐秘,而且还隐身于一种合法的原料交易之中。但即便如此,这样的“勾当”要及时遏制,也并没那么难。


比如,某制毒化学品管理服务平台明确显示,涉事的两家“买家”,在过去几年从周边几十家化工企业购了数万吨工业盐酸,光获得的运输费就高达数百万元。显然,这样的交易体量与相关企业的生产规模有很大悬殊。监管部门若能早一点从这一大数据中发现“异常”,并顺藤摸瓜,恐怕这桩生意也就断然无法持续如此之久。


目前,当地正在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并表示将依法追究涉事人员法律责任。不过,仍存疑问的是,除了直接的排污者需要承担责任,上游“倒贴钱”出售危废物的化工厂,是否在默认这种非法排污行为?如果是,要不要也承担相应的责任?


严肃处理个案之外,该案之于监管完善的警醒价值也不可忽视。说到底,对于工业盐酸这类危废品,其处理、排放的规范,还是应该有全链条的监管。其产出多大、如何处理、流向何处,就应该有“穿透式”监督,并积极利用好已有的大数据信息资源,及时进行排查。如此,才能让非法排放的“隐秘角落”和蹊跷生意,无处藏身。


撰稿 / 羽木(媒体人)
编辑 / 马小龙
校对 / 陈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