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 | 滨海新区:从“一片美”向“整体美”,从“一时美”到“一直美”

图片

图片

在乡村慢慢穿行,笼罩着薄雾,村中道路两旁树木葱茏,宽敞的水泥路贯通全村,串起座座白墙黛瓦的小洋房和绿意盎然的庭院……行走在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架炮村,一幅怡然自得的乡村画卷铺陈开来。滨海新区聚焦培育典型村,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小切口”逐步实现“大变化”,稳步提升村容村貌,使旧景重现勃勃生机,焕发全新容颜。

  

这是茂名滨海新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缩影。为扎实推动典型村建设,滨海新区始终坚持一鼓作气加快干、一张蓝图干到底,该区党政领导多次带头深入施工一线解难题,沉下身子抓落实,锚定建设目标,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建设工期,挂图作战、争分夺秒、协同推进,争取早日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滨海家园。

图片


图片

电城镇优化改善架炮村村容村貌,有序推进“微改造”工程。


破解环境难题

落实整治任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场攻坚战,要顺利实现“一处美”到“处处美”,“一时美”到“一直美”的蝶变,离不开政策的坚强引领、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响应。


今年出台的《电城镇架炮村建设“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提升工作方案》明确表示,电城镇架炮村抢抓典型村培育契机,全面打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让乡村建设从“一片美”向“整体美”提升。

  

为抓实抓细架炮村的整治工作,滨海新区电城镇始终坚持凝聚力量优先向典型倾斜,建立由镇党委统筹,联村领导包抓,镇工作组落实,村干部、村民小组协同作战的责任体系;积极探索“村村联动”机制,广泛发动各村(社区)干群力量参与架炮村整治行动;广泛动员架炮村党员、公职人员、教师、退役军人、群众等力量,以点带面引导村民全面参与。自此,架炮村形成了自上而下、全民参与的建设热潮,推动乡村面貌从“点上开花”到“面上成景”的全局性重塑。

  

经过不懈努力,电城镇架炮村共计拆除、修缮危旧房110间,拆除乱搭乱建195处,清理垃圾污点505处,清理垃圾1451车,清理黑臭水体11处,整理乱堆乱放452处,入户走访、回访发动群众落实“门前三包”1934户,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补建基础设施

坚难点问题



“原先这条路是黄泥路,坑坑洼洼的,雨天还满路泥泞,出行十分不便。现在修了水泥路,再也不怕把鞋踩脏了,了却我们的一桩心事。”博贺镇西葛村的黄大叔由衷地说。

  

近年来,滨海新区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进一步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

  

紧紧围绕“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统筹考虑农房位置、布局分类、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污水产排规律等因素,科学制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目前,2023年首批典型村架炮村、西葛村已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

  

深化“百千万工程”滨海实践,以“留住乡愁”为标尺,加强农房风貌的保护与更新。西葛村“以海为韵”,采用海洋色彩蓝白色基调结合生态材料元素的设计,统一改造56栋农房建筑风貌;架炮村结合冼太夫人故里的文化气质,采用白色墙壁、灰色窗楣、毛石墙裙的设计对房屋外立面进行“精提升”,打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特色乡村。


健全长效管理

巩固建设成果



“村里的三轮车、手推车开出来,在家的男女劳动力齐上阵,大家都干劲十足!”电城镇港头村党支部书记吴智春说,“政府帮、群众干,我们村正经历着一场美丽蜕变。”

  

为了把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好,滨海新区一开始就明确把群众路线挺在村庄建设前面。在建设过程中,坚持创新建设模式与管护模式,把规划还给乡村、把设计还给农民,把流程从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

  

“落实门前‘三包’责任,自觉圈养家禽,积极参与绿美建设行动……”电城镇港头村的村规民约格外醒目,村民们对现在的居住环境纷纷点赞:“家门口干净整洁了,现在村里人也慢慢养成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自觉参与到乡村清洁行动中来。”

  

在滨海新区,乡村蝶变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人居环境整治结出累累硕果,不仅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更打造了一批美丽宜居的典型村。接下来,滨海新区将继续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深化人居环境整治行动,让这片土地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书写更多关于乡村振兴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动人篇章。



看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