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今天,查理·芒格离世,享年99岁。
我们无法再看到巴菲特和芒格这对黄金拍档并排坐在一起,接受投资者马拉松式的提问。
芒格在19岁时曾许愿,“我想要一堆孩子一幢大房子里面有很多书还有足够多的财富过自由的生活”,并以趋近完美的方式实现了心愿——富有长寿、儿孙绕膝、精神富足,可以说是度过了极好的一生。
在芒格逝世一周年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想抛开“投资人”这个最成功也最显著的第一称谓,重新回望芒格近百岁人生中的几个其他角色。
1998年,巴菲特用一个硬纸板做成的查理人像和一段查理说“我没什么要补充的”的录音出现在主席台上。
借用芒格的口头禅“我没什么要补充的”,关于芒格,“我们还有几点要补充的”。
或许当你换个角度了解芒格之后,会发现向芒格学习的真正乐趣,并不仅仅在于能够了解大量关于价值投资的知识,更在于深刻地理解人类的本性、世界的现状、如何理性思考,以及最重要的,如何过上一种正直、幸福、善良的生活。
巨大的成功没什么秘诀,就是追求基本的道德和健全的常识,希望你能从中受到启发。
以下内容部分参考自芒格智慧箴言录《穷查理宝典》,经编辑:
“打工人”芒格 2美元的从商入门教育
芒格1924年1月1日芒格出生于奥马哈的一个小镇中产家庭,和巴菲特是老乡,儿时距离巴菲特现在的住址仅数百英尺。
正如《穷查理宝典》中所说,即便在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芒格家族的生活都相对比较好。但父母并没有让芒格从小安享生活,而是让他在青少年时期出去打工。十几岁时,芒格就通过工作赚取零用钱,体会经济独立的价值。
芒格童年照
芒格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巴菲特祖父恩尼斯特·巴菲特在奥马哈开的一家高档杂货店当职员。
恩尼斯特是一位严格近乎苛刻的人,每个职员连续工作12小时轮班一次,工资只有2美元,而这里面还要被扣走0.2美元,用于支付自己的社会保险金。
少年芒格还有个爱好是养仓鼠。但与别人不同的是,芒格会用两三只普通仓鼠去换别人更大、颜色更稀有的仓鼠。很快,芒格就变成镇上的“仓鼠王”,他家的仓鼠是最大最好看的。
回忆起早期打工经历,芒格说到:
“巴菲特的家庭小店提供了理想的从商入门教育。在那里你必须长时间无差错地干活,迫使包括我以及沃伦在内的年轻人去寻找更轻松的职业,一旦发现行业中的劣势就雀跃不已。”
读者芒格 “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小时候的芒格有些阅读障碍,直到他的妈妈图蒂担负起了教他读字母的重任。解决了语音问题后,在打工和上学之外,芒格开始了他持续一生的阅读之旅。
这种习惯诚然与家庭氛围分不开——芒格一家都热爱阅读,父母总会把书作为圣诞礼物送给查理和他的两个妹妹,而孩子们总会在圣诞夜就把书看完了。
他从小将本杰明·富兰克林、托马斯·杰斐逊等伟人当作自己的偶像:
“我的家人热衷于通过纪律、知识和自我控制取得进步。我在书本上遇到了伟大的知识分子,而不是在课堂上。”
1980年,芒格的白内障手术失败,接受了左眼的切除手术,装上了玻璃眼珠。同时右眼视力也在逐渐恶化,他不得不佩戴极厚的白内障眼镜继续生活。
即使在应对巨大痛苦的手术时期,芒格也不愿意停止阅读,只是对身边人说:我是时候学习盲文了。
之后还在机缘巧合下,和巴菲特收购了斯科特&菲特泽公司——世界图书百科全书公司的母公司。这笔投资让芒格印象深刻,因为他从小就是读《世界百科全书》长大的。
边读书边走路的芒格
学者李录回忆道,多年前他去拜访芒格,被邀请共进早餐。当他准时到达后,发现芒格已经坐在那,正聚精会神地看报纸。第二次、第三次约会时,李录分别提前了一刻钟、半小时到达,但仍早不过芒格。每次赴约,他都远远地看见芒格一个人坐在那儿,安静地读书看报。
阅读习惯,一直被芒格坚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2018年,查理·芒格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自己一周要读20本书。他也不厌其烦强调着阅读的重要性:
“阅读的重要性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没有不每天阅读的——一个都没有。”
“沃伦读书之多,我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的孩子们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如果一个人的事业覆盖面非常广,想要取得成功,不大量阅读是不可能的。”
气象师芒格 反过来想,人生就有答案
1943年年初,二战休学的芒格被征招入伍,加入了美国陆军空军兵团的一个军官培养计划。以149分的高分通过部队统一分级测试后,他很快由普通士兵提升为少尉,被派往加州理工学院进行气象学培训,成为了一名气象分析师。
气象师芒格
气象师的首要任务是保障飞行员的安全,芒格会考虑各种可能遭遇危险的情况,然后努力避免。这一经历培养了让芒格终身受益的“逆向思维方式”——
光是正面思考问题是不够的,你必须进行反面思考。就像有个乡下人说过的,他要是知道他的死亡地点就好了,那他就永远不去那里。
实际上,许多问题是无法通过正面思考来解决的。所以伟大的代数学家卡尔·雅可比经常说:“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
学会逆向思考复杂的适应系统及心智结构的工作方式是这样的:如果你反向思考,会发现问题变得更加容易解决。生活就和代数一样,逆向思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正面思考无法处理的问题。
在军队,芒格还发展了一项对日后投资至关重要的技能:打牌。
“你必须学会的是,当机会对你不利时,尽早弃牌;如果你有很大的优势,就大力支持它,因为你不会经常获得大的优势。机会不经常来,而一旦来了,就果断抓住它。”
律师芒格 不是受害者,而是幸存者
从哈佛法学院毕业之后,芒格接过父亲的衣钵,干起了家中老本行,成为了一名律师。
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精英故事迎来了波折。29岁,芒格与第一任妻子感情破裂后不久,大儿子泰迪又确诊了白血病。在当时,血液病没有治愈的可能。
芒格肩负起沉重的治疗费用,也只能看着自己的儿子正躺在病床上慢慢死去。每次他走进病房抱泰迪一会后,都会再跑到外面,沿着街道边走边哭。
第二年,泰迪去世了。对于失去孩子的痛苦,芒格只能交给漫长的时间来抚平些许,“你永远都不应该在面对一些难以置信的悲剧时,因为自己失去信念而让一个悲剧演变成两个甚至三个悲剧”,尽量用理性来应对,继续接下来的人生。
这也是芒格多次提及获得幸福人生的办法,就是永远不要做两件事:
一是永远不要自怜,哪怕你的孩子正处于癌症,奄奄一息,也不要自怨自艾;
二是永远不要嫉妒,这是所有“无赦之罪”中,唯一你永远不会从中获得快乐的事。
拒绝受害者思维,他说,“我不是受害者,我是幸存者”。带着幸存者思维,芒格逐渐对投资产生兴趣,这对身为律师的他而言是全新的行业。
芒格和合伙人投入了10万美元在加州理工学院对面的街区建了公寓,最后收回了50万。之后芒格继续进行开发地产的工作,期间还经历了房地产衰退。最终,他着手的五个项目让他一共获得了140万美元的收益。这是芒格挣到的人生第一桶金,第一个100万美元。
芒格一直都对街头的建筑物极感兴趣
“生活并不是一个了不起的故事,可能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我只知道要想赢得第一,就必须占得先机,千万不要原地踏步。
我总是刚刚涉足某一业务就比其他人干得都要好。这是为什么呢?答案就是通过自学来提高修养,这才是真正行之有效的好主意。总的来说,房地产是很难做的生意。”
后来,芒格成立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他们只招收法律精英,坚持价值主导、坚持诚实经营,并创造了一套民主的薪酬系统。
律所同时为巴菲特提供投资和收购方面的法律服务,也因此获得了许多高端客户。期间芒格还为洛杉矶地区的贫困及弱势群体提供了大量的法律援助。
即使离开律所之后,芒格的名字一直挂在门上。这段律师生涯不仅让法律成为了芒格之后投资生涯的利器,也让芒格实现了19岁时的愿望“财务自由”。
他说,“我离开法律界并不意味着我不使用法律武器。我宁愿用自己的钱来做决定、下赌注。我总是认为自己比客户懂得多,那为什么我还要按照他的方式来处理事情呢?”
“儒士”芒格 追求智慧是道义之所在
2007年5月,芒格在南加州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演讲中他提到自己这辈子一直很崇拜孔子。
芒格漫画像
“我对中国人有好感,因为我的这种想法与中国的儒家思想很接近。我相信,追求智慧是道义之所在。它不仅仅是为了让你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而且有一个相关的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
我也很喜欢孔子关于孝道的思想,他认为孝道既是天生的,也需要教育,应该代代相传。你们要学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98岁高龄,芒格还收到了中国投资人魏宏图委托画家于钧所作的士人画像。
李录先生为芒格展示画像
这张西方人的东方画像几乎毫无违和感,因为芒格自带很强的儒家气质,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也贯穿着儒家思想。所以我们对芒格也天然有一种亲近感,而芒格也一直坚定地唱多中国。
2022年2月,会上,芒格在每日期刊股东会上解释了自己为什么会投资中国,并呼吁中美两国和平相处——
“在过去30年的时间里,中国迅速跻身于现代化国家的行列。我们之所以拿出一部分资金去中国投资,是因为与美国的投资机会相比,中国的投资机会更好,我们能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入,获得更高的公司价值。
中国和美国不一样,中国有自己的难题需要解决。我们应该看到,中国在某些方面比我们做得更好。中国应该和美国友好,美国也应该和中国友好。”
最后 芒格的“精神遗产”
2023年5月,也就是芒格去世前半年,他在洛杉矶的家中接受了芒格书院的采访。当被问到想为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时,他微笑着托住自己的脸庞,温和地为我们留下了一段话——
“我没有什么要特意留下的重大遗产,但我想如果人们能秉持合作的态度,那将是正确的前进道路。企业家坚守道德底线,向他人出售有利的东西,而非不利之物。
我们都能遵循“礼”的传统,与其他的种族和谐相处。同时,世界上大部分地区进行着自由贸易,当然,一些国家可以保护一部分企业。此外,大家都花一些时间和金钱来帮助那些不幸的人。
我想能做到这些事,这个世界将变得越来越好。”
查看原图 9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