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绝影王晓刚:自动驾驶盈亏平衡还需要3年时间

全文1283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商汤绝影CEO王晓刚表示,自动驾驶实现盈亏平衡可能还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取决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数量。

02商汤绝影发布了智能座舱大模型创新产品“A New Member For U”,已上车多家车型。

03目前,商汤绝影已与超30家国内外车企达成合作,覆盖100余款车型,预计至2024年底,量产交付累计将突破350万辆。

04另一方面,端到端大模型的加入将加速不同企业之间的分化,深度的全栈自研能力将会成为行业竞争的胜负手。

05王晓刚认为,解决智能驾驶系统同质化竞争问题需要车企与商汤绝影等合作伙伴共创具有用户价值和特色的功能产品。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自动驾驶实现盈亏平衡可能还需要有三年左右的时间,这取决于自动驾驶车辆的数量,需要百万级的量去支撑业务的发展。”近日,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商汤绝影CEO、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王晓刚说道,除了体量外,比较重要的是合作的模式,要以更高性价比的方式去完成合作。

在近日举行的2024“绝影实力AI DAY”上,商汤绝影发布了智能座舱大模型创新产品“A New Member For U”(你的家庭新成员)。面向智能驾驶,商汤绝影构建了“车云一体”的产品矩阵,发布涵盖高速、城区以及泊车等全场景的高阶智驾、端到端智驾等绝影量产智驾产品体系,打造数据基础设施。

商汤绝影的智驾方案已量产交付广汽埃安、一汽红旗等3家车企6款车型,座舱AI大模型产品已上车小米SU7智己LEVC L380等车型。目前,商汤绝影已与超30家国内外车企达成合作,覆盖100余款车型,预计至2024年底,量产交付累计将突破350万辆。

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已经成为汽车产品的核心配置。东吴证券的研报认为,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高阶智能驾驶渗透率突破10%,2025年有望突破20%,2027年有望突破70%,上升斜率或远超市场预期,尤其是2026年车企深度入局Robtaixi业务预计加速催化消费者对智能买单意愿。

特斯拉小鹏等车企接连布局端到端大模型之后,智能驾驶系统迭代速度进一步加快,外界对于智能驾驶系统的期待值持续提升。但另一方面,端到端大模型的加入将加速不同企业之间的分化。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端到端大模型会导致智驾门槛的提高,因为它需要更多的钱、更多的算力、更多的数据去实现。从我们的角度来看,3~5年里,端到端大模型不单单意味着要自研软件和一些简单的硬件,而是自动驾驶的四个领域——从云端到车端、从芯片端到电气端,包括EA架构都需要实现全域自研。”

何小鹏认为,在汽车产品被人工智能驱动的情况下,一级供应商不可能完成汽车全域人工智能的工作,这会使得现有的汽车供应链格局快速变化,深度的全栈自研能力将会成为行业竞争的胜负手。

王晓刚告诉记者,传统汽车供应链是模块化分工,Tier-1负责集成,交付整体黑盒系统;但是端到端自动驾驶更多要依赖数据驱动,以前模块化的分工就不太存在了,因为端到端大模型把原来的模块统一在一起,它的协作和分工模式就会发生比较重要的变化。

在合作中,商汤绝影为车企提供基础算力、数据平台化能力、工具链,对齐数据生产的标准和算法的架构,使得在不同车型上采集的数据能够进行兼容。

“我们给数据石油搭建了一个非常坚实的、高质量的数据生产管线,有价值高质量的数据就会从这个‘油田’里面源源不断地输出出来,最后为它的产品形成提供很强的驱动力。”王晓刚说道,在对齐各方面资源和数据工具链后,可以减少重复的投入,提升效率,实现系统的高质量交付。

虽然目前智能驾驶系统的装车率逐年提升,但目前大部分车企仍选择免费向用户提供智驾系统。而智能驾驶系统的开发成本较高,需要高毛利来维持滚动开发;在供应链方面,不少智驾供应商曾表示量产项目属于赔本赚吆喝。

“如果每个车企都是采用不同的配置标准,回传数据也都不一致,最终是没有办法让智能驾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王晓刚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避免同质化竞争,要做出既有用户价值,还有特色的功能产品;商汤绝影和车企有深入的合作,共创一些产品体验上的差异化,从而节省这些成本和投入。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