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议会大会于周三通过了一项引人瞩目的决议,呼吁向乌克兰提供中程导弹。这类导弹,根据已废止的《中导条约》界定,是指射程介于1000至5500公里之间的武器系统。尽管此决议并非欧盟或任何单一国家政府的最终拍板,但它无疑标志着事态的一个重要进展。
若真要将这类导弹提供给乌克兰,选择其实相当有限。在西方世界,唯一现成的中程导弹系统便是美国研制的战斧导弹,这款武器早已在全球多场冲突中大显身手。
当前,能够发射战斧导弹的陆基发射器系统主要有Mk 70和MRC Typhon两种,它们均源自Mk 41舰载发射系统,操作上的差异微乎其微。
然而,这些系统是否会转战乌克兰,还需深入审视美国拜登政府的战略考量。显然,拜登政府的目标并非一蹴而就地终结乌克兰战火,因为现有的战斧导弹库存远不足以支撑这一宏伟目标。
即便能向基辅输送数十枚战斧导弹,此举也可能引发局势的重大升级,招致俄罗斯的强烈反制。这种反制可能会将美国和北约直接拖入与莫斯科的对峙中,特别是考虑到美国军事人员将不可避免地参与到这些武器的部署过程中。
有专家猜测,这可能是拜登政府更大战略棋盘中的一枚棋子,旨在“尽可能搅浑水”,为未来的任何和平谈判,尤其是可能在特朗普政府主导下的谈判,增添更多不确定性和难度。
作为另一种选择,华盛顿或许可以考虑提供JASSM-ER空射导弹,其射程约为1000公里,可由F-16战斗机挂载发射。但这一选项同样无法改写冲突的天平。JASSM-ER的数量有限,无法确保乌克兰取得胜利,而其使用同样可能引发冲突的进一步升级,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此外,这类导弹的转移还离不开美国的持续技术支持。
北约领导人是否已充分意识到此类行动的风险?答案无疑是肯定的。那么,他们为何还要推动这样的解决方案呢?北约议会大会虽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但在北约体系中却属于较为弱势的一环。尽管如此,它的行动似乎仍是在遵循北约领导层所设定的更广泛战略方向,而往往未能全面权衡战略后果的分量。
在朋友圈分享这个故事;关注『跟着大事跑的人』,每天了解全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