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有序的街巷、碧水汩汩的溪流、绿树葱郁的环山;老人门前闲谈、孩童村中嬉戏、游客漫步品味……11月26日,走进素有冠豸山“后花园”之美誉的连城县塘前乡,目光所至,一行行描绘田园乡村的绝美诗篇仿佛照进现实,唤醒了人们心中深藏的诗和远方,也折射出该乡精心打造“文明有象 豸下塘前”乡村文化会客厅示范片,谱写“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新篇章。
文教昌明,孕育“文明有象”
走进位于冠豸山后山的“中国传统村落”迪坑村,碧水潺潺的溪流穿村而过,堤岸上是重现纪晓岚题写“文明有象”匾额场景的文化长廊。
文化传承,“文明有象”有形展现
参观奖状陈列馆、知青文化陈列馆,开展趣味互动游戏,体验亲自动手烧烤……日前,连城县冠豸中学组织600余名初三学生徒步约12公里,走进塘前乡开展第二届“豸下莲乡”综合社会实践活动,集体探索自然之美,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展开了一场难忘的研学之旅。
如何利用好古村古建古文化,唱响时代之歌?对此,塘前乡在推进乡村文化会客厅示范片建设中,充分活化利用古建筑老祠堂以及荒废的造纸厂旧厂房,争取资金全面修缮塘前村的贻谷堂、宝鉴堂、有积楼,水源村的知青点,迪坑村的进士第、儒林第等,“串点、成线、拓面”推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先后建成“文明有象”文化主题馆、福文化馆、客家民间技艺馆、知青文化陈列馆、奖状陈列馆、莲台文化交流馆等特色展陈馆,成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
如今,塘前乡这些特色乡村文化“名片”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研学学子、各地游客们纷至沓来,走进一幢幢古宅、一处处展馆,与历史对话、与文明交流,古建筑在新时代焕发出了新的活力。
此外,该乡还依托塘前村种植的百亩荷花,先后举办六届荷花节,展示塘前丰富的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上琴村成立京剧协会,传承成立于上世纪50年代业余京剧团的衣钵,时常在全乡开展交流表演;迪坑村每年举办游龙闹元宵活动,在特色年味民俗中传承非遗文化……依托现有的文化资源,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宣传推介塘前文化资源,提升塘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发展,用行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塘前乡水源村食用菌大棚里,一袋袋香菇菌棒在木架上或地上整齐摆放,一朵朵圆圆胖胖的香菇争相探头,长势喜人,村民们忙着采摘、装筐、运送、分拣、烘烤,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处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忙碌景象。
塘前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对群众意见大的20多口“臭水塘”进行整治改造,引种十余个品种的荷花,让其变成生态美、百姓富的“豸下莲乡”。同时,引进旅游企业,完善亲子漂流、水上乐园、户外烧烤、田园民宿、垂钓采摘等生态项目,开发集客家、红色、生态等文化为一体的旅游线路,大力发展集文化、旅游、研学、休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如今,“豸下莲乡”文旅度假区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今年1至9月份,累计接待游客200余批次约30万人次,实现农产品销售和旅游营业收入约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