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十年都承载着独特的时代印记和发展趋势。当我们站在2024年这个新十年的起点,不禁要问:未来十年,世界将何去何从?商业的版图又将如何重塑?
分众传媒创始人兼董事长江南春在他的新书《人心红利3》中揭开了未来发展的神秘面纱,揭示了三大核心趋势:向下、向外、向AI。这不仅是一次对趋势的预测,更是一份行动指南,指引我们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找到确定性。
《人心红利3》江南春 著
以下内容整编自《人心红利:打破内卷迷局的企业增长方法论》中信出版集团
趋势一 下沉市场仍然大有潜力
下沉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较强,因为人们没有房贷的压力。只要没有房贷压力,在一个下沉城市,每月挣三四千元的人可能比在北京、上海每月挣1万元的人生活更从容。不能低估下沉城市的消费力。
BrandZ报告显示,中国排名前100的成功品牌中,40%为超高价定位,24%为高价定位。与之相应的是,三、四线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意愿正在快速提升,物流的便捷性也带动了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这些城市的广告价值大幅提高。因此,分众在一、二线市场得到认可后,未来会在下沉市场挖掘更多机会。
国家统计局2024年公布的一些经济数据显示,我国非一线城市和农村的消费增长更为迅速。下沉市场正日益成为推动中国消费和经济向新、向好发展的新动力和主战场。纵观历年数据可以发现,我国消费增长趋势中下沉市场表现日益突出,近几年来这种发展趋势愈发明显。
自2023年起二线城市和下沉市场消费增长开始快于一线城市,几乎已成为整个市场的共识。例如,贝恩公司在2024年6月的报告中就曾指出,中国二线城市已成为快速消费品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IDC数据显示,后疫情时代,在全球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中,消费电子市场需求明显放缓,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悄然改变。
一、二线城市人群的消费行为更注重自我满足和即时性;三、四线城市呈现消费分级,部分中等收入者和“小资”人群在购买时更加谨慎和克制,另一部分有钱有闲的“隐富”人群则更追求从消费选择中获得优越感;而五、六线城市人群则从追求低价转变为开始关注品质和体验。
IDC预计,未来5年消费市场逐步回暖,高线城市复合增长率在2%左右,低线城市也显现出一定的增长潜力。
电视、电梯、互联网是中国市场上的三大重要媒体。其中,电视的优势是受众最广,城市下沉,强背书,但老龄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互联网,从视频的角度来看,有七八亿月活用户,但一半以上会购买会员去广告,所以必须赌对头部的综艺冠名才能成功。
从这些数据和现象也可以看出,下沉市场的线上传播路径,和一、二线城市趋同,一样正经历着信息碎片化、粉尘化的困扰。
品牌再多的投入也可能是沧海一粟,社交种草变成了草原上种草,互联网种草的红利已经结束,建立品牌共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种树。大家都在草原上种草,种完已经找不到自己的草在哪儿了,所以对品牌而言,在传播上需要做的还是把品牌曝光到耳熟能详,种完了树之后再种草才能被看见。
但较之一、二线城市,下沉市场的线下传播中,电视受众的比例依然更高,反之,城市的主流消费群跟电视的基础距离越来越远。
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下沉市场电梯数量持续高速增长,电梯场景逐渐成为下沉市场消费者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电梯媒体的传播影响力也随之日益提升,向一、二线城市看齐。
趋势二 中国品牌的大航海时代
互联网头部应用、新形态的内容产品、新能源汽车、3C产品等都在出海,比如,Tiktok、短剧,还有钉钉……
今天很多中国创业者,已经有了能向世界输出的先进模式、经验和底气。中国品牌需要在海外有一个庞大的阵地,用来实现全面全球化,所以我们想沿着“一带一路”的路线继续完善海外网络,帮助出海企业在当地建立品牌认知。
从海外角度来说,我认为东南亚会迎来黄金十年,中国公司出海东南亚的机会很大。东南亚人口较多,密集度高,城市楼宇状况和中国非常类似,所以在完成当地团队的布局后,我们基本都是复制分众在中国的模式和成功经验,较为迅速地抢占了其户外和电视广告的份额。
同时,中国公司出海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也有很大的机会,尤其是中国的新消费品牌和数码电子产品,有很强的竞争力。
我们到了海外发现,在这些地方创业融资几千万元人民币就属于很多的了,于是我们每到一个国家都给两三亿元,让他们去做。我们既懂这个规则,又有足够的钱,所以对当地同类企业而言是一个降维打击。再加上中国的制造业、研发能力、产品性价比都很强大,从产品端杀入发达国家市场,机会巨大。
但是因为这些市场更为成熟,在企业沟通等层面需要投入更多时间,拓展速度会相对缓慢一些,建设周期更长;另一方面,这些市场因为本身广告投放的体量较大,长期来看,令人期待。
未来,中国企业出海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强的品牌、强的制造业都会出海。我们长期看好海外业务的发展潜力及市场空间,通过海外业务的开拓布局与媒体平台的不断打造,正承担起中国品牌出海基建者的角色,陪伴中国优质企业共同走出国门,做好中国品牌海外线下流量的输送者,持续助力中国品牌加速全球化进程。
当前很多企业都在出海,未来的海外市场可能是中国企业之间竞争的市场。
从中国市场来看,中国电商已经从流量的竞争转向品牌化的竞争,流量既留不住量,也留不住人心。在存量时代,抢占红利是第一选择,但流量红利并不是长久的。
在抢占流量的过程中,我们会有各种各样的算法,但是在实际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无论怎么研究算法,过了一年之后,如果平台换了一种算法,你所有的努力就化为乌有。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海外,都需要关注你的品牌到底给消费者提供了哪些独特的价值,关于人心的算法才是真正的终极算法。
回归本质进行思考,如果消费者非你不可,他会找不到你吗?问题是你有那么好吗?你有那么独特吗?或者在消费者心目中真的是非你不可吗?
今天很多中国品牌在海外已经打响品牌声量,但是当海外流量红利逐渐被分割,这么多企业涌出去,流量够用吗?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企业要不断提升技术和营销能力,但同时也要思考下一个阶段,只有打造消费者心中的高质量品牌,才能穿越周期。
安克创新是最早去亚马逊的品牌之一,享受了流量红利,但是在安克创新之后,很多企业进入亚马逊平台,红利就逐步被分散了。而安克创新在美国、欧洲打起品牌广告,最终穿越周期,成为大家都认同的、指名购买的品牌。
很多国际公司早就全球化了,这些国际公司很赚钱,走到全世界都赚钱。它们为什么能赚钱呢?这些国际公司的销售70%是消费者指定购买,30%是短期促销、转化销售,这是真正赚钱公司的情况。如果你70%~80%的销售来自流量转化,大致可以理解为你赚的是工厂利润。终局决定布局,只有头部品牌、首选品牌才能盈利。
所以分众也在思考,如何帮助客户更好地建设品牌,我们必须站在助推客户增长的立场上来思考媒体的价值。
尤其是品牌出海的时候,能够出去的中国品牌都具有很强的实力,它们在国内的长期发展中,对于分众的媒体形式和价值往往都非常熟悉,其中很大一部分在国内也都与分众有过不同程度的合作,理解分众媒体的内核逻辑与运营模式,双方之间在相互的认知、了解、信任等方面都拥有较好的基础。
因此,在海外市场的开拓中,这些中国品牌通过与分众合作,能够形成更低沟通成本、更高合作效率的“1+1>2”的发展;分众充分发挥其媒体价值,担任好基建者角色,与出海国牌相互联动协同,互帮互助,共同聚焦海外市场的拓展与红利分享。
收入等于“流量×转化率×客单价×复购率”。流量表面上主要取决于企业投流获客的能力,但是各个企业会相互学习,也可以通过很多工具来学习。
大家都站在平台红利上,而平台通过竞价和算法使流量成本不断上升,吞噬利润,把辛辛苦苦奋斗的钱都消耗了。最后发现品牌才是主动的、持久的流量,主动流量占比高才是盈利关键。
具体来说,企业需要从渠道流量驱动转向流量、品牌双驱动,这是中国电商走过的道路,也是未来跨境电商必然要走的路。
提升品牌的知名度,需要抓住流量的主动权;提升品牌认知度,需要提高流量的转化率,而要增强品牌的信任度,需要建立品牌的溢价力。
企业要实现真正的战略性增长,第一就是要提心智,就是要使你的品牌成为你所在领域消费者的首选品牌,首选品牌才能赚钱。如果你只是众多品牌中的一个,只靠着流量来做,走到海外也很难赚钱。
第二,你如果是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品牌,就可以扩产品、扩场景、扩渠道、扩人群,最后扩品类,就会在所有产品当中成为首选。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企业的竞争力是消费者选择你的理由。而在品牌打造的过程中,不要选那种缥缈的广告语。广告语应该体现产品优势、消费者的痛点、产品竞争力,一条好的广告语需要符合三个标准:顾客要认、销售要用、对手要恨。
简单来说,在品牌定位与推广的过程,需要回答你的产品是什么的首选,比如是哪个品牌的首选、哪个功能的首选、哪些人群的首选、哪些场景的首选。
此外,在原来的系统中争夺第一不如开创第一。比如说今天的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在市场上还没有认知的时候,就开始做新能源汽车,最终在新能源汽车赛道成了第一。
在每个领域,如果你发现自己做的产品总是关注性价比就要小心,因为中国性价比高的公司很多。更为重要的是你要把自己的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认知,成为某一个类别的首选。
趋势三 用AI延展能力
AI技术对广告媒体行业将可能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分众积极把握当前AI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尝试和探索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更多广告客户提供高质量赋能,提升服务效率,成为产业化AI的先行者。
AI的应用不仅重塑公司工作流程,带来效率提升,更重要的是,基于AI驱动的全新行业解决方案,极大地丰富了广告创意生成、广告策略制定、广告投放优化和广告数据分析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第一,广告内容生成,将有效地降低中小企业投放成本。
比如,用大数据帮他们追投广告,更精准地营销,更高效地转化。今天,一个消费者可能刚在手机上加购甚至多看几眼某个品牌的商品,就在电梯的电子屏幕上看到那个品牌的广告,进一步产生购买冲动。
听起来确实很高效,那小客户呢?今天很多小公司、自由职业者,是不是也能用这个技术提效?比如,小区楼下的小餐馆是不是也可以用电梯的电子屏,在它周围3千米的小区电梯里都投这种广告?
很难。这样的生意在中国有巨大的空间。但要想服务这种小客户,曾经一直有两个障碍。
以小餐馆为例。首先是预算问题,小餐馆预算有限,可能只够也只需要投放附近某几个小区,甚至某几个时段的广告。怎么用有限的预算满足这种零散但定制化的需求?其次是效率问题。
就算能投放,要真正有效果,它的广告文案怎么写?海报怎么设计?怎么配音?甚至画面怎么上传?要为这样的小客户做好这些服务,得铺多少人力?又要做到什么效率才能收回成本?
这种问题本来很难解决,但这两年,我们找到了新办法:AI。要自由选择?那就打造一套自助体系。想要哪些区域、什么时段,客户自己点选完,就能投放。不会弄文案、画面和配音?AI也能帮你自动生成。从只能服务大的品牌客户,到能服务到小商户甚至个人,增长的天花板又高了。
第二,内容反馈优化,内容成本的降低可以使广告内容进行快速测试并根据反馈结果进行优化,从而提升广告投放的效率和效果。
这其中有三个问题,品牌在利用AI之前应该想清楚。
(1)你的优势点是什么?你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你的产品优势是什么?比如,你做杯子,你的产品是钛杯,更轻,内胆也更不容易氧化。
(2)你和竞争对手的差异点是什么?你的竞争对手是谁?你跟竞争对手的主要差异是什么?比如,你做的钛杯跟不锈钢杯有什么区别?
(3)你解决了消费者什么痛点?你能帮什么人解决一个什么问题?什么场景最需要你?比如,小朋友背着钛杯不会很重,果汁放在里面保鲜效果更好。
优势点、差异点、解决的痛点,基于这些观察和思考,就可以利用AI去推动广告策略制定的优化,提升广告投放的效率和效果。
第三,投放方法优化,全链路营销策略智能化,进一步探索分众广告对于品牌知名度、认知度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形成逻辑清晰的数据链的归因关系,为大中型客户提供投放策略预测。
例如,AI可以进行更精准、更高效的楼宇分析、楼宇人群分析;能进行小范围内容测试,找到更适合的内容;可以联动社交反馈,通过一两周之内小红书、百度、微信、抖音等平台的搜索数据来判断投放是否需要优化;能够与站内打通,对前端广告的投放频次、广度、内容迭代优化,并且自动学习生成一个投放模型;最后,AI还能够在投前预估品牌认知度、
趋势四 创始人要更多亲自下场
未来的营销,我认为创始人会越来越多地亲自下场。企业家往往最懂自己的企业,最懂自己的产品,如果企业家本身也善于交流分享,躬身入局去打造个人IP,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有效,成本也很低的方式。
从雷军、余承东到周鸿祎,很多企业家打造自己的IP都很成功。所以有表达能力的企业家,我认为都可以去尝试。
创始人IP是一种小投入、大收益的品牌营销方式。你要种草,找KOC,要给人家钱,还要担心他被你的竞争对手买走。但是创始人不会“叛变”,他反正跑不掉,只能说公司的优点。而且创始人往往都是行业专家,对自己的产品、品牌有着很深的感情,所以理论上他讲这些肯定更有感染力,效果更好。
周鸿祎之前就问过我,说今天企业家如果都像他一样去搞流量,企业不就节省广告费了吗?为什么我还会推动企业家也去做IP,这不会减少大家对分众的广告投入吗?我觉得这不冲突,营销要讲究共振。
我经常说“一抖一书一分众”是共振。所以我最近在研究“创始人IP+分众”。你想想,你今天在抖音刷到了这个人,隔天就在电梯里看到了他的品牌,这两者一共振,把内容流量和品牌销量结合,把IP人设和品牌认知结合,会是个反内卷的核心组合方式。
比如说周鸿祎虽然实际上最想讲的是他的某个产品,但他的平台上会讲各种各样的东西。但他做创始人IP,不能一直做广告,他一晚上讲很多内容,有时候一个故事讲下来,听众会忽视他讲的那个AI设备。
分众是个商业平台,商业平台的核心是,每天在电梯口告诉用户周鸿祎是怎么讲他的AI设备的。把他讲产品的那部分内容截取下来放在分众上反复播。用户晚上总能看到周鸿祎直播,所以周鸿祎只要在电梯广告上出现,大家马上就注意到他了。这就跟普通广告的关注度不一样。
其实企业家做个人IP,要看自己擅长的是什么,比如企业创始人不见得就是最擅长做产品的,可能这家企业里面有很多擅长做产品的人,创始人只要指挥一下,讲一讲道理就好了。
但是反过来说,产品是1,后面所加的0是放大器,无论是通过硬广的形式,还是通过创始人IP的形式讲故事,如果创始人本人能够把这个产品讲清楚,加的这个0就很重要。当然如果没有1,那就什么都没了。但是如果1有了,产品优势没有转化成认知优势,那你的产品优势就没发挥足够的作用。
创始人是最大的销售,如果你接触1000个客户,那么对产品、对整个市场情况就会非常了解,消费者是怎么反馈的,回来之后怎么改变产品,你马上就清楚。
那么具体怎么来做流量呢?有很多人问我,我自己学习下来,总结了几点。
第一是内容结构上的,先要有个反常识标题,中间要讲故事,最后来个金句收尾。
第二就是千万不要做精准流量,越精准死得越快。
我原来有个认知误区,就是我讲得很专业,你不听说明你对我没兴趣,我也无所谓,犯不着来影响你。但后来我觉得不是的。所以,“精准”在流量上就是个伪命题。越精准就越没流量,没流量之后你连精准的粉丝都找不到了,因为根本就没人看见你。你必须把专业内容和大众内容穿插起来,用泛话题去吸引广泛的用户。
换句话说,一定不能总讲干货,这不是说不讲干货,而是说不能老是讲干货。
个人IP我也在努力做,我的想法是讲干货,但也没有特别好。有时候偶尔讲一段中国十大消费趋势预测这类的内容,流量会好一点。
我后来发现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先抓住热点话题,同时独立输出。
第三就是一定要融入热门话题,并且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如果不做热门话题,你就和大家脱节了,但你得在热门话题里讲出自己的独立看法,我把这叫作“随波不逐流,入乡不随俗”。
在打造IP的过程中,对粉丝既要真诚以待,不端不装,体现个人风格(这会让很多粉丝拥护),也要在表达内容的时候注意措辞,不能随口而出,因为在网络上你讲的话很容易被曲解,特别是关于热门话题,既要说出独立观点,也要避免讲话过于极端,与公众主流观点形成直接的对立。
最后,你一定要想清楚做创始人IP是为了什么,流量起来了,有影响力了,难道是去卖货?那肯定不行,毕竟创始人的时间、精力是公司最大的资源。所以你得“形散而神不散”,讲任何内容最后还是要回到产品核心价值上来。
举个例子,我们在做的一个品牌叫三只小山羊,他的创始人杨玉勇在抖音是个网红,以前的账号名字叫“勇哥的羊绒工厂”,给很多国际大牌做代工。后来,他想做自己的品牌。我就和他合作,让他自己出镜,拍了品牌的第一则广告。
这个广告出来后,品牌的销售额立刻从两三千万元增加到了1.9亿元,为什么?因为之前很多人只在网上看见他,信任感也都在网上,但当他真正出现在消费者的周围,消费者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为了有效控制成本,杨玉勇亲自上阵直播带货,并做出承诺—终身不降价。他的亲和力和真诚使他迅速积攒了一批粉丝,他们成为三只小山羊的第一批用户。
同时,杨玉勇想让粉丝不局限在线上接触到他。线上的他毕竟使消费者产生一定的“不确定感”,但如果能将品牌形象扩展到线下,让消费者在多个场合都能“遇见”自己,那么当他们在抖音上看到他时,可以立刻产生更深的信任感和亲近感。
这种线上线下的互动策略,高效展现了三只小山羊与其他抖音品牌的差异化,让消费者更容易识别出三只小山羊。
查看原图 9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