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链博会|华大基因尹烨:锄禾不当午,得问基因组

绿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的途径。11月27日,在第二届链博会绿色农业主题活动上,华大集团首席执行官、执行董事尹烨,就基因、微生物等技术对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的作用发表看法。他说,“锄禾不当午,得问基因组”。

图片

本届链博会绿色农业链展区,展示从田园到餐桌的全链条产品和服务,中粮、伊利、嘉吉、正大等一批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将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首发首展首秀。在华大基因展台,多年生稻的植株样本吸引参观群众驻足,展台工作人员将多年生稻、微生物菌剂以及沙膜技术,向与会观众做推介。

在本届链博会绿色农业主题活动上,谈到基因、微生物等技术对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的作用时,尹烨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农业不仅仅是一产,而是一产加二产加三产加四产,农业是十产,只有这么去理解,我们才能把靠天吃饭的农业,做成受控农业。”

图片

在尹烨看来,农业本身是生物技术,只要是生物,小到病毒细菌大到植物动物,都是由基因决定的,所以人类对基因了解得越清楚,就越有可能把农业做成受控农业。尹烨介绍,水稻的多年生机制已被解密,这要感谢袁隆平先生的水稻基因组,“华大基因多年生水稻在云南西双版纳已经连续收割了九年十八季,两季的产量最低一年亩产920公斤,其实没有人愿意干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事情,锄禾不当午,得问基因组。”

微生物技术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也很大。“植物根系与人类肠道一样都有菌群,大豆自身并不能固氮,大豆是通过根瘤菌这一共生菌来固氮的。”尹烨介绍,今年华大基因在北大荒的7个农场,将固氮益生菌与大豆混合播种,大豆平均增产8.9%到12.5%,“一亩地就只是几块钱的成本,然而我们多收了10%左右的大豆。”

微生物新技术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还能用于沙漠治理。“我们与合作伙伴,用植物纤维跟沙漠进行20厘米的搅拌混合,将沙漠变成了沙膜,有点像和面一样,把面粉最后就变成了面团,它本身恢复了土壤的通透性、多孔性,然后微生物也就跟着进去了,所以当水肥和沙膜一体化改造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把很多有浅表地下水的沙漠给它慢慢恢复成耕地。”尹烨介绍,他们公司已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田基地改造了7300亩沙漠,这片沙漠如今已经变成了一片绿洲。

(大众新闻记者 修从涛 董婉婉 吕乐 北京报道 策划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