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文化艺术教育的主阵地,是弘扬民族艺术的先头兵,“非遗进校园”是对文化传承的担当,是对文化自信的增强。近年来,乐至县希望小学积极引导广大学生领略先人的审美智慧、匠人精神,让非遗保护与青少年文化教育有机衔接。
美术老师吴庆正在教学生掐丝。
11月27日,乐至县希望小学手工教室里,一场掐丝珐琅的制作之旅正在悄然展开。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是一种在不同材质的空白物体表面用铜丝勾勒出各种图案,再填充珐琅釉料,经过烧制等多道复杂工序制作而成的传统工艺品。
在摆满工具与材料的长桌旁,同学们个个全神贯注,大家手拿镊子,轻轻夹起一根铜丝,小心翼翼地将铜丝沿着画好的图案轮廓放置,遇到弯曲的部分,便轻轻弯折,逐渐勾勒出各式各样的形状。确定铜丝形状后,开始涂抹胶水,将铜丝牢牢地固定在底板上。在点蓝的关键环节,同学们拿起小铲子,挖取适量的珐琅釉料,仔细地填充到铜丝勾勒出的图案中。每填完一部分,大家都会轻轻晃动底板,让釉料平整均匀。与此同时,美术老师吴庆缓缓走过每一位同学的操作台面,手把手帮助大家更好地完善细节。
学生正在专心制作作品。
时间渐渐流逝,一件件掐丝珐琅作品也渐渐有了模样。原本空白的底板上,被绚丽多彩的花朵、栩栩如生的动物填满,作品里的每一道纹理、每一种颜色都诉说着同学们对传统非遗手工艺的热爱与执着。
“我很喜欢掐丝珐琅这门课,我平时喜欢做花朵、云、海、山、大雁这些图案。”乐至县希望小学五年级学生张雅欣分享道。
师生作品。
“作为美术老师,我本身对于掐丝珐琅这一传统工艺是非常喜欢的,在小学开设掐丝珐琅这种社团活动有助于小学生从小接触传统文化,让他们感受掐丝珐琅这一传统工艺艺术的魅力。”吴庆告诉记者,掐丝是整个工艺中极具特色的环节。用镊子将极细的铜丝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图案轮廓,小心翼翼地弯曲、掐制并粘贴在胎体表面,需要有较强的手上功夫,才能使铜丝线条流畅、紧密贴合胎体。这对于学生来说会存在一定难度,因此在教学初期,她会带领学生进行单独的造型练习,比如掐直角、弧线、波浪线等练习。
师生作品。
据了解,乐至县希望小学于今年9月正式在五年级开展掐丝珐琅社团活动课,频率为一周两次。“我校对于学生了解与学习非遗传统文化技艺十分重视。我们发展学生学习书法、国画等传统文化已经很多年了。特别是近几年,我校还陆续将马勺脸谱、剪纸文化、掐丝珐琅等一些新的内容融入美术教学中,目的是增强学生对非遗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意识,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探索非遗在美术教育中的更多可能性,为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自信的人才做出贡献。”乐至县希望小学副书记、副校长李扬德说道。
全媒体记者 凌曦曦 肖子涵
【来源:资阳观察】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