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城市更新项目接连落地,“30岁”的甘家口,有这些新变化

在海淀与西城分界处的甘家口,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在城外开辟的15个外迁居民安置点之一。上世纪90年代,伴随大规模危旧房改造,甘家口片区走向了现代化。然而,30年过去,曾经的先进建设变得陈旧,片区亟待更新。

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织补公共空间短板、提升背街小巷环境……近年来,依托责任规划师制度,甘家口片区多个城市更新项目接连落地,街区面貌焕新。“咱甘家口越变越年轻了!”居民对身边的变化体味最深。

忆往昔:村落成了居住区

说起甘家口,很多人脑海中首先涌现的是“一塔”“一园”“一林”。“一塔”即中央电视塔,“一园”即玉渊潭公园,“一林”则是钓鱼台银杏林。深秋至初冬,风霜初镀,秋叶绚烂,正是银杏大道最美的日子。前来打卡的年轻人或许不知道,作为居住区的甘家口,已走过几十年的历史。

在老甘家口人的回忆中,1954年甘家口村落之间还是大片的农田菜地,改建阜外大街时,迁移大量居民至此,甘家口居住区由此形成。这里有全北京最早的楼房社区,也是国家机关的聚集地。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规模的拆迁改造让甘家口的居住环境显著改善。

“海淀区甘家口危改小区首期一号楼工程日前完工,108户居民喜迁新居。建成后的甘家口小区将是集医院、学校、商业区、派出所及高标准公寓于一体的多功能新型小区。”在1994年11月12日的《北京晚报》上,一则简讯宣告了甘家口地区的好消息。2000年前后,两层高的甘家口百货改建成6层的甘家口大厦,成为增光路东口的地标。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曾经引以为荣的先进建设,变成了老旧设施,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与城市硬件环境逐渐不适应。破解甘家口发展问题的答案,指向四个字——城市更新。

2019年,海淀区建立了责任规划师制度,以专业力量推动街区治理。作为甘家口街道责任规划师,王伟娜在这儿一“扎”就是5年多。“我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街区体检,绘制街道画像,再找出问题和需求,协助街道谋划城市更新项目。”王伟娜介绍。完善街区功能、提升空间品质、激发发展活力,甘家口的变化就此展开。

补短板:“一老一小”各得其所

老街区里寸土寸金,每一处小微空间、每一条背街小巷都与居民日常生活的幸福指数息息相关。

周末一大早,居民王大姐带着小孙女出门,阜成路北二街的一处口袋公园让“一老一小”各得其所。别看公园地方不大,功能可不少,除了各式健身器材,还有孩子喜欢的秋千、攀爬坡道、滑梯和跷跷板等游乐器材。“每天人都特别多,咱们附近居民抬腿就能健身,孩子也有地儿玩。”王大姐笑着说。

王伟娜介绍,公园场地原为一家KTV和两家小门店,其中部分房屋属于违法建设。为了拓宽阜成路北二街道路和进一步织补城市功能,甘家口街道对此处房屋依法进行腾退和拆除,改为全民健身的口袋公园,从2021年起免费对居民开放。

提质升级的小微空间不止一处。在甘家口小区32号楼西南侧,有处面积约524平方米的小广场。曾经,这块空地上只是零零散散摆放着几个陈旧的健身设施,利用率不高,如今,这里划分出健身活动、儿童娱乐、休闲步道等空间,还取消了与道路之间的高差,符合无障碍需求,确保老年人能够更便捷地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

“这是大家群策群力的结果。”王伟娜说,前期经过调研,街道迅速锁定了高频使用场地的目标“用户”,即甘东社区和阜北社区5767位居民,随后,再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还邀请社区儿童代表参与规划设计。

买菜、餐饮、停车等服务也是居民生活所需。今年夏天,三虎桥南路、北路全线实现焕新,两侧沿街建筑立面得到修整更新,还形成了3个小节点——京颐商场散乱的小商业被超市发、南城香等连锁品牌替代,居民买得更放心、吃得更安心;月生福餐厅改建为社区服务站;百胜村路与三虎桥路交叉路口的违建拆除,腾退空间增设口袋公园、增加车位,成为一条更加舒适有序的慢生活宜居街巷。

图片
京颐商场改造前,外立面破损,业态散乱
图片
京颐商场改造后焕然一新,还引入便民连锁商业

据了解,近年来甘家口街道已组织实施36条背街小巷整治工程,提升环境品质,增加交往空间,规范环境秩序。

改老旧:33个小区陆续蝶变

甘家口街道老旧小区众多。如何改善居住环境?老旧小区综合整治直面居民的“急难愁盼”。

“我体会最深的就是路。”在阜成路33号院,家住甲三号楼的居民张大姐向记者道出曾经的烦恼:“我们家先生身体不好,每次用轮椅推着他上医院,路上都是缝,坑坑洼洼的。有次多亏是给他系着安全带,要不肯定摔了。”

33号院是一个承载着上世纪90年代末时代印记的住宅社区,曾是当地标志性建筑之一。然而,随着年头渐久,用社区居委会主任王珊珊的话说,以前小区里是石板路,路面因长期磨损而坑洼不平,外墙也因年久失修而斑驳脱落,屋面防水层破损导致雨季渗漏严重。

2023年,33号院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今年7月改造基本完工,小区外墙、路面和公共活动空间都焕然一新外,居民家中的上下水管线也进行了更换,再也不是锈迹斑斑的老旧管道。

图片
阜成路33号院内,居民在改造后的公共空间活动。 潘之望摄

“我大学毕业就到了学校,今年也快70了。”张大姐是热心人,作为楼门长,她对老旧小区改造感触颇深。“路面平整了,方便了老年人出行。再一个就是换上下水管道,真是个好事儿。”

甘家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徐洋介绍,目前街道已有西三环北路82号院、西三环北路86号院等33个老旧小区列入改造计划,其中13个项目已经完成。三里河路9号院还入选住建部“完整社区”试点项目,两部加装电梯已交付运行。

“感觉咱小区、咱街道越变越年轻了!”四道口社区的居民聊起家门口的变化,满眼笑意。

增活力:慢行系统串起地标

未来的甘家口,还会有新变化。

“如果说北边主要以居住功能为主,那南边就是更被大家熟悉的一些地标、景点。”王伟娜拿出街道地图,南侧一片蓝绿交织的区域,就是玉渊潭公园,公园以西是高达405米的中央电视塔,以东是著名的钓鱼台国宾馆。“单拿出一个点位,可能都是网红打卡地,但几个点位之间还没有很好的慢行系统给它串联起来。”

据介绍,目前街道正在率先推动中央电视塔周边片区公共空间改造提升。“这个范围内有永定河引水渠,有中塔公园,资源是很丰富的,但公共空间环境整体品质不均匀,滨水空间活力比较弱,文化特色不明显,交通也不太通畅。”王伟娜介绍,通过系统谋划,中塔片区更新将涵盖区域公共空间改造提升、城中村腾退、道路系统优化、配套设施补充等多个方面,并由多个主体负责实施推进。目前城中村腾退已经完成,公共空间项目正在进行实施方案评审,近期有望获得立项审批,周边道路建设工程及停车设施项目也在有序推进中。

未来,玉渊潭北街、中央电视塔西路、西三环、京密引水渠、蓝靛厂南路等区域将打造成文化、休闲、商业融合发展的高品质空间,甘家口南部地区也将成为链接周边休闲绿色品质空间的重要枢纽。

“我就住甘家口,在甘家口工作也将近20年了。我想这么多年过去,甘家口城市更新有变,也有不变。”街道党群工作办副主任孟显楠说,从硬件环境上讲,甘家口更宜居了,从精神内核上看,甘家口的辨识度还在,文化底蕴还在。

比如甘家口大厦,从上世纪50年代的副食商场发展成甘家口商场,后来成了甘家口百货,如今又变成甘家口大厦,业态升级了,但情怀没变;以前的北京外文印刷厂,如今变成了国际传播科技文化园,连续举办两届的书香文创市集丰富了居民生活……对于老街坊来说,正是这份“变与不变”,让老街区的生命得以长久延续。

“城市是发展的,城市更新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也是一项系统的综合性工作。”街道党工委书记孙鹏说,今后甘家口将继续开展空间改造、业态提升、设施升级、景观提升、文化彰显,依托城市更新项目提高居民生活的便利性、舒适度,激发街区发展活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陈雪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