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运河的一封信——作家徐则臣:以文学的方式 让运河“说话”

以心为笔,记录运河悠久历史文化;以情为墨,书写运河沿岸时代变迁。在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之际,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大型全媒体系列专题《写给运河的一封信》。


图片


徐则臣,出生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是一位70后作家,大运河一直是他小说写作不可或缺的背景。有一天,他拿起笔,让这条伟大的河流成为一部长篇小说的主角,这就是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北上》。


图片


徐则臣是江苏人,老家被水环绕,所以从小跟水很熟悉,而且跟水很有感情。再到后来念大学,到了淮安,“正儿八经”接触了运河,对大运河也有了更多了解。从大一开始写小说直到现在,运河一直是徐则臣创作中非常重要的故事背景,因此,他觉得欠着运河一份“人情”。在2014年,徐则臣决定写一部小说,专门以运河为主角,于是就有了长篇小说《北上》。


图片


《北上》以历史与当下两条线索,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


与此前运河作为背景不同,要想写好这条河,手里拿的不是望远镜,而是放大镜和显微镜,需要把每一处细节都落实。在4年的时间里,徐则臣把京杭大运河上上下下走了一圈,到船上跟船老大聊天,进行了详尽的田野调查,看了六七十本关于运河的专业书。写作《北上》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运河的过程。京杭大运河这条南北走向的人工河,贯通了五大东西走向的水系,让中国大地像棋盘一样活跃起来。两千多年来,大运河以其沟通南北,漕运货运的强大功能,孕育了沿线各个城市独特的文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在田野调查时,徐则臣来到山东德州去看一条运河的古河道,“按照地图上,按照我看的资料,那条河流就应该在那个地方,但是我到了那个地方发现没有,没有河流。正好在树底下,有一个老先生,我就问大爷,这个地方应该有一条河道,在哪呢?那个大爷手在前面一划,就是这个。我说这不是一条路吗,长满了荒草的一条路,大爷说这就是一条河,我很小的时候就在这河里面玩。”“我们过去说千年的大路走成河,但是在这里我看见了千年的大河变成一条路”,这更加坚定了徐则臣的信念和责任感,他要以文学的方式,让运河得以被更多人“看见”。


图片


2018年《北上》长篇小说出版,2019年8月16日《北上》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电视剧、音乐剧、话剧同步改编,并于今年与观众见面。今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徐则臣觉得,这是他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着对运河的敬意


图片


图片


2024年9月20号,《北上》音乐剧在北京演出。和主人公谢平遥、小波罗一样,在沿着运河一路“北上”的过程中,观众感受到了这条大河激昂蓬勃的生命。


图片


2014年6月22日,中国大运河在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22年4月14日,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启动,至28日实现全线通水,这是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全线水流贯通。“申遗成功到现在十年,这十年看到了很多的好消息,就是各地对所流经的河段,进行了很好的治理。”徐则臣说,沿着运河沿线,会发现这条河变得越来越漂亮,河两边的无论是自然的景观还是人文的景观,逐渐地出现了一些新的样态。运河的存在,让我们的日常生活,让当下的每个人,跟历史之间建立起了联系。


图片


图片


徐则臣描述了自己心目中运河的形象:“我觉得你是一个白胡子的老头,但一直是生命力极其旺盛的这样一个形象,你的生命力非常之持久,如此之顽强,而且还可能不断升级,由1.0变成2.0,不断地能够寻找自己新的生命生长点。”徐则臣表示,接下来,他会继续去写以运河为背景或主角的故事,从《北上》到《南下》,继续以文学的方式,让运河“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