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新城街道:带你看懂新城里的非遗艺术—王氏泥塑

随着新一代东方审美的血脉觉醒,年轻人大呼“华流即顶流”,非遗作为传统文化的具象化载体,主动成为文化传播的桥梁,将非遗与大众消费相结合,通过现代科技焕新非遗工艺,或嵌入生活场景,让非遗变得触手可及,硬控着当下的年轻人。“簪花”“打铁花”“黑神话-陕西说书”这些爆火的非遗元素,让年轻人身体力行地当起了传统文化传播者,如何打好非遗牌,也成为了新城非遗传人们的一大思考。

跟随我的脚步,探寻一下“新城”里这些硬控年轻人的非遗艺术吧!今天我们来看看“王氏泥塑”。

泥土,是大自然的恩赐,是滋养万物的根基,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更是赋予了泥土神奇的色彩。巧手慧心的民间匠人更是把泥土演绎成了丰富多彩的泥塑艺术,它拥有着与生俱来的原始魅力。

泥塑在民间俗称“彩塑”、“泥玩”。制作方法是在粘土里掺入少许棉花纤维,捣匀后,捏制成各种人物的泥坯,经阴干,涂上底粉,再施彩绘。

历经百年传承的山东泰安肥城市王氏泥塑,造型古朴大方,具有本地特色,是泰安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瞧儿,在新城街道市场街的工作室里,传承人王士荣正在如火如荼的捏造泥人呢!

图片

“前一段时间爆火的‘黑神话悟空’让我很是受启发,从前我们捏造孙悟空啊,都是传统的,那种调皮但却正经,符合大众认知的孙大圣。但是‘黑神话悟空’中的孙悟空形象设计既尊重原著,又大胆创新,塑造了一个既具有神性又充满野性的悟空形象,在这些作品的感染下,我创造了《斗战圣佛》系列,深受当下年轻人的喜爱。”

他的泥人作品神态夸张,惟妙惟肖。系列作品《斗战圣佛》。

图片图片

“致·非遗 敬·匠心”。泥塑,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它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和弘扬,更在于活态传承,促使非遗“长生不老”地活下去。匠人,匠心,择一事,终一生,王士荣几十年的深耕,承责任、传精神,是手艺人,也是“守艺人”,更是“创新人”。

“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创于新。”正是非遗传承人的这种匠人精神,让文化历久弥新,与现代艺术的真切结合,散发着时代魅力,吸引着年轻人自觉成为非遗艺术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罗晓雪)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