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至10日,受台风“摩羯”登陆后的热带低压影响,河口瑶族自治县境内普降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红河、南溪河及全县中小河流水位快速上涨,全县6个乡镇均发生洪涝、地质灾害,房屋、道路、通信、供电等设施不同程度受灾。
为做好台风“摩羯”防范应对工作,河口县严把事前、事中、事后“三道关口”,严格落实“提前12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精细到县,提前6小时和提前2小时预报强降水落区精细到乡镇”的“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及时启动“停课、停工、停运、停园、停业”“五停”措施,全县干部群众同舟共济,打赢了防御台风“摩羯”这场硬仗,全县范围内无一人伤亡。
以“迅”应“汛”打好主动仗
“预计7日至10日全县将出现一次大范围强降雨天气过程,大部分地区过程雨量达150毫米至250毫米,局地可能超过300毫米。”9月6日,河口县气象台发布重要气象信息专报,河口县“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随即启动。
收到专报后,河口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组织召开防汛分析会商研判会,河口县气象局就天气形势、预警叫应、重点关注地区等进行详细分析,各决策部门提前部署、调度,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巡查防守,打好防汛减灾的“有备之仗”。
“又发暴雨预警了,今天已经是第三次了,要多注意!”“村民们注意了,因台风影响,这几天都会有暴雨,要随时关注房前屋后的情况,情况不对随时准备转移。”对于气象部门的研判,河口县官方媒体平台持续发布预警信息,应急广播及时推送科普知识和降雨情况,村(社区)工作人员入户提醒村(居)民注意汛期安全、多形式多领域开展应急演练,确保辖区居民第一时间了解防汛信息。
9月7日,河口县召开防范台风“摩羯”影响分析会商调度会,研判台风“摩羯”登陆后将最先影响河口县,且发生洪涝、地质灾害风险特别大。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河口县决定自当日18时起在全县范围内启动“五停”措施,并加强隐患排查,提前准备转移场所,统筹应急物资,取消各类聚集性活动,开放可供应急避难的场所供群众避风避险。
“启动‘五停’措施后,河口县党政班子成员全部下沉乡镇,乡镇主要负责人除1人统筹协调外,其余班子成员下沉到村委会和重点村开展防范应对工作,做到任务到岗、责任到人、管理到位,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处置。”河口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群体,河口县公安、应急管理、水务、气象等部门纷纷组建党员先锋队、志愿突击队,1100余名县直部门、乡镇机关党员干部下沉村组一线,80名驻村干部、47名基层治理专干就地转化为防汛救灾队员,2000余名基层党员参与防汛抢险。短时间内,“党政军警民”多方组建防汛抢险队伍67支,合力构建起了稳固、高效的防汛体系。
闻“汛”而动织密安全网
9月8日,红河、南溪河水位暴涨,超历史最高水平,河口县防汛应急响应再次提级,防汛减灾战斗全面打响。
河口镇曼峨社区驻村工作队员陶万宾回忆,9月9日下午,持续上涨的水位已经淹没了社区部分地势较低的路段,消防救援人员、公安民警、党员群众、志愿者立即有条不紊地投入到抽水排涝、转移群众、分发救灾物资等工作中,得益于周密的事前部署,辖区群众在险情发生前及时得到了转移安置。
9月9日晚7时,红河、南溪河及全县中小河流水位快速上涨,河床已超警戒水位,河水倒灌风险较高,河口县发布紧急转移提醒,在城区15个村(社区)设置19个紧急避险点,将沿街居民、各商铺业主全部安全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灾情发生前,村里挨家挨户通知我们到地势高的地方去避险,第二天我们看到不少房子都已经被泥土掩埋,道路上全部是洪水和淤泥,如果没有转移后果真是无法想象。”河口镇南坪社区子丫小组是当地受灾严重的村民小组之一,回忆起当时的情况,居民罗亚翔仍心有余悸。
“当晚寨子周边山体就发生了多处滑坡,多处房屋被砂石掩埋、损毁。”子丫小组代理小组长罗顺表示,因在巡查中发现一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存在滑坡风险,在得到要求转移避险的指令后,自己第一时间组织全村74名群众进行了疏散转移,虽然寨子里供水、电力、通信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但没有群众伤亡。
台风“摩羯”影响期间,河口县、乡、村、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严格落实包保责任,采取敲救生锣、吹应急哨、敲门入户等方式叫醒叫应危险区群众,逐户逐人清点人数后,按照应急演练逃生路线,全县成功转移受威胁群众1438户3499人,受灾人员实现“零伤亡”。
“防汛减灾贵在迅速、成在精准。”河口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得益于“五停”措施的及时,以及会商调度、预警叫应等措施的联动高效,全县上下在灾情发生后协同配合、信息互通、资源互享,凝聚形成了防汛减灾的强大合力。下一步,河口县将继续完善应急机制,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控制原则,全面加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云南日报 记者黄翘楚 通讯员梁忠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