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南下,洗澡应这样调整

终于入秋啦!

据珠海市气象台近日发布的消息

11月19日确定为

珠海2024年“入秋日”

242天最长夏季破纪录


图片


入秋后明显能感觉到天气转凉

忙活了一天

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

再钻进暖暖的被窝

别提有多解压了

然而

不少人洗澡时

或多或少会犯些错

结果把本该舒服又养人的“养生澡”

硬生生洗成了“伤身澡”


天冷洗澡,注意这6点


1

注意正确洗澡顺序


天冷洗澡,尽量不要先洗头后洗身体,预防脑部出状况。因为天气寒冷,洗澡前后血压变化大,易引起中风。


成年人的洗澡方式是先洗脸,再冲洗身体,最后清洁头发,这个顺序可最大限度减少心脑血管不适,防止血流不畅,对有基础病的人群也比较合适。


2

使用合格的燃气热水器


家中若使用燃气热水器,应选择合格的产品,同时使用燃气时注意开窗通风,谨防造成一氧化碳中毒。推荐选择平衡式热水器,平衡式燃气热水器是目前最安全的燃气热水器,只有平衡式热水器可以安装在浴室内。


图片
图片

▲平衡式燃气热水器


如何辨别家中燃气热水器是否合格?


3

水温不宜过高


身体一冷,血管就会收缩,血压会升高,进入浴室开始洗澡,体温快速上升,这时候血压又会更高,等到身体习惯了水温,血压开始降低,血压这样忽高忽低,非常容易引发中风。


记住“宜温不宜热”,最合适的选择是温水而不是热水。《中国皮肤清洁指南》指出:洗澡的水温可以以皮肤体温为准,如果是夏季,可低于体温,如果是冬季,则可以略高于体温。具体来说大概在38~40℃会比较合适,42℃或以上就算有点热了。不过这条标准并不绝对,只适合大多数的人。


就算你觉得自己很健康,一旦超过40岁,要去洗澡时,浴室保持温暖便很重要,尤其在寒冷天气,浴室温度最好保持在25度左右


4

时间不宜过长


冬季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10~15分钟以内,不宜超过二十分钟,洗澡时间过长会破坏皮肤的油脂平衡,且冬季皮肤多半处于干燥环境,一旦长时间留恋于浴室,洗澡后皮肤很容易出现瘙痒和脱屑的情况。


5

搓澡别太用力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是自我防御的第一道防线。高频率、高强度地清洁皮肤,皮脂腺来不及分泌足够油脂,就会出现干燥、起皮、皲裂的症状,甚至会降低皮肤抵抗力以及诱发或加重皮肤病。


6

关注儿童和老人


儿童每周洗浴2~3次为宜,因为儿童的皮肤正在成长中,厚度只有成年人三分之一,频繁洗浴会加速皮肤干燥和瘙痒。洗澡水温建议38度以下,每次洗澡不宜超过10分钟,可适当提前对浴室加热再洗,防止着凉。


老年人每周洗浴1次,或半月2~3次为宜,淋浴时间不超5分钟,水温不超40度,动作不宜过大,有基础疾病的老人在洗澡时一定要控制力度和温度,提前把浴室温度调高,洗澡后可以喝一杯100毫升的温开水,要防摔倒,防着凉。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好?


网络上一直有传言说

广东人对洗澡有执念

每天都要洗澡

广东网友立马就来澄清了

传言是真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还有广东网友表示

冬天更要洗澡

因为洗完热水澡才能暖和起来


图片
图片


事实上,洗澡频率主要取决于个体的需求和偏好。


《中国皮肤清洁指南》建议我们一般情况下每隔2~3天洗一次澡就好了。


那么,遇到特殊情况怎么选择?这里总结了一个表格,欢迎对号入座~


图片


洗澡频率没有固定要求,未必得每天洗澡。


洗澡的主要目的是保持皮肤清洁和健康,而皮肤的状态又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个人喜好甚至地方文化有关。


过于频繁地洗澡,尤其是错误的洗澡方式,确实会有一些风险,比如去除皮肤的自然油脂,引起皮肤干燥和瘙痒,严重的时候还会起湿疹。


这几种情况不宜洗澡


1

空腹时别洗澡


洗澡一定不能空腹,当然也不要吃完饭马上就洗,而应该是吃饱了后,最好休息一个小时再洗澡。饭后洗澡,一是有充足的能量供给;二是可避免因饥饿可能引起的无力、眩晕、休克等机体不适。


2

吃太饱别洗澡


饱餐后胃肠蠕动,对血液量要求较大,但洗澡时血液会向体表皮肤转移,那么胃肠的供血量就会减少,影响消化,久而久之可能会引起胃肠道问题。


3

喝酒后别洗澡


在酒精刺激下,血管会轻度扩张,扩张结果就是血压降低。而在这种情况下洗澡,血液往体表转移时可能会让血压降低更明显,血压降低则表明血流供应可能无法满足体温改变,此时很容易发生晕厥。


4

运动后别洗澡


运动后别立即去洗热水澡,因为机体受到热水刺激后,会导致肌肉和皮肤的血管扩张,使流向肌肉和皮肤的血液进一步增加,其他器官供血量便不足了,尤其是心脏和脑部。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来说,一旦引起心脏和脑部严重供血不足,很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急性发作。


5

感冒体虚别洗澡


老人感冒体虚时,洗澡容易出现意外,一定要等身体好了之后再洗。实在要洗澡,应在家人照料下进行。


6

按摩后别洗澡


洗澡时热水冲淋肌肤会加速体表血液循环,导致体表充血。同样,按摩后气血短时间内充于体表,也会使全身各脏器相对缺血、缺氧,容易产生头晕、恶心等不适,甚至晕厥。年老体虚的人在按摩前后更应谨慎小心,以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


7

拔罐后别洗澡


拔罐后也不能立即洗澡。拔罐后皮肤比较敏感脆弱,此时去洗澡非常容易导致皮肤破损或发炎等。


8

打胰岛素后别洗澡


糖友刚注射完胰岛素别洗澡,洗澡可以加速血液循环,会加快胰岛素的吸收,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头晕等症状,加之浴室地板滑,很容易发生意外。建议糖友在注射完胰岛素半个小时后再去洗澡。


图片

编辑:覃颖琪

初审:杨莹、刘爽

复审: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