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随着冬季的到来,呼吸道疾病高发,如流感、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家长需提高警惕。
2.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毒,易导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
3.为预防合胞病毒感染,家长可采取物理预防措施,如勤洗手、减少外出、佩戴口罩等,或使用预防用单克隆抗体尼塞韦单抗注射液。
4.目前,合胞病毒预防针在国内批准适用于0-12月龄新生儿和婴儿,可有效降低婴儿因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住院风险。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一入冬季,就进入呼吸道疾病高发季,流感、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接踵而至,宝宝一不留神就中招,儿童医院再度爆满!国家疾控局专家表示:当前14岁以下儿童门急诊的流感病例数和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数已经有上升趋势,家长们要提高警惕。
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更重要的是,在呼吸道疾病高峰期家长还需要注意交叉感染,感染一种病毒就很麻烦了,有的宝宝一检测就查出混合感染了好几种呼吸道病毒,这更让爸爸妈妈们焦虑和头大。更不用说宝宝好了,有的时候大人感染又倒下了。
在这种时候给宝宝多预防一种呼吸道疾病,不仅能减少宝宝生病的几率,还能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多一层“小铠甲”,就可能多一份“安心”。
图片来源:一项对316例患者呼吸道病原体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及分析的研究1
比如难缠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简称合胞病毒),过去苦于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但现在终于可以预防了!
着急了解预防手段的宝爸宝妈们,可以直接拉到文章最后看~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道病毒。它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首要检出病原2,虽然大部分感染合胞病毒的患儿可以痊愈,不留后遗症,但严重感染合胞病毒还可能给宝宝造成长期影响。
在我国,典型的合胞病毒感染季从11月开始,直到第二年4月结束,各地可能有所不同,南方在潮湿的雨季可能也会易感。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历时11年的监测数据显示,在 5岁以下儿童人群中,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检出率为 25.7%,比流感病毒(14.2%)还高出11.5%3,它的传染性极强,是轮状病毒的近2倍4,十分容易通过咳嗽、打喷嚏,以及拥抱、亲吻等密切接触传播。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潜伏期约为2~8天(平均4~6天)5,6,接着会出现症状,根据年龄、既往感染史、个体差异等,症状会有所差别。在年龄比较大的宝宝中,大多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多为鼻塞、流涕、咳嗽等,就像普通感冒。
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呼吸道狭小、免疫系统较弱,高达40%(5%~40%)的RSV感染婴儿可进展为下呼吸道感染(如毛细支气管炎或肺炎)7,出现喘憋、呼吸窘迫等症状。小婴儿可能表现为厌奶、活动少、易哭闹,因此婴儿的家长需要格外重视合胞病毒的预防。
划重点:父母们一定要注意感染合胞病毒也可能导致肺炎!并不是打过肺炎疫苗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与大多数病毒感染一样,目前合胞病毒感染没有特效药。
虽然大部分感染合胞病毒的患儿可以痊愈,不留后遗症,但1岁以内的婴儿严重感染合胞病毒,可能会增加肺功能受损、反复喘息和今后进展为哮喘等长期的健康风险8。
因此建议新手爸妈们还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感染前的预防工作上,为孩子提前筑好防御系统。
日常预防上,有物理预防和预防针两种方式,在生活中的物理预防可以这样做:
一个好消息是:今年新上市的合胞病毒“预防针”是预防用单克隆抗体,叫做尼塞韦单抗注射液。与常规疫苗的主动免疫不同,合胞病毒“预防针”是被动免疫,注射后可以把合胞病毒抗体直接“输送”给宝宝,让宝宝能够快速获得抵御合胞病毒的力量,并且安全性和生理盐水相似10,11。来自西班牙的真实数据研究显示,合胞病毒预防针能有效降低婴儿因合胞病毒感染导致的住院风险达82%12,而且这个合胞病毒预防单抗同时还可与其他儿童疫苗同时接种,不会影响排苗。
但目前这款合胞病毒预防针在国内批准适用于即将进入或出生在第一个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季的0-12月龄新生儿和婴儿,相比其他年龄的孩子,他们出现严重感染的风险更高。
最后,小编还为新手爸妈们整理了宝宝出生后需要接种的疫苗及可以选择注射的单抗,希望各位宝爸宝妈们不再为打好宝宝健康防御战而犯愁。
温馨提示:各地区的免疫规划可能存在一定差异,表格仅供参考 ~
宝宝疫苗接种及单抗注射建议清单
(点击查看大图)
声明:本内容仅传递疾病健康科普信息,不涉及任何药物或诊疗方案的推荐和推广,亦不代替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如您对疾病诊断、预防或治疗方法和用药等存在任何疑问,请遵从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专业意见与指导。
向上滑动阅览
1.陈艳敏, 王利军, 等. 316例患者呼吸道病原体多重实时荧光PCR检测及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006(062):62-64
2.Sun YP, et al. Infect Dis Ther. 2021 Sep.
3.LI Z J, ZHANG H Y, REN L L, et al. Etiological and epidemiological features of acute respiratory infections in China. Nat Commun. 12, 5026 (2021).
4.Kaler J, Hussain A, Patel K, Hernandez T, Ray S.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ransmission, Pathophysiology, and Manifestation. Cureus. 2023 Mar 18;15(3):e36342. doi: 10.7759/cureus.36342. PMID: 37082497; PMCID: PMC10111061.
5.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省传染病疫苗与预防控制研究重点实验室,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等.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监测与防控专家共识(2023年) [J] .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23, 16(5) : 337-353. DOI: 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3.05.002.
6.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 等.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 [J]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 35(4) : 241-250. DOI: 10.3760/cma.j.cn101070-20200225-00243.
7.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disease burden estimates of acute low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 due to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in children younger than 5 years in 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8.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分会,等.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临床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J].临床儿科杂志, 2024, 42(1):1-14.
9.UpToDate: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特征和诊断
10.Muller WJ, et al. Nirsevimab for Prevention of RSV in Term and Late-Preterm Infants. N Engl J Med. 2023 Apr 20;388(16):1533-1534.
11.Griffin MP, Yuan Y, Takas T, et al. Single-Dose Nirsevimab for Prevention of RSV in Preterm Infants [published correction appears in N Engl J Med. 2020 Aug 13;383(7):698]. N Engl J Med. 2020;383(5):415-425. doi:10.1056/NEJMoa1913556.
12.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70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