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千年前,苏轼和张怀民在月夜漫步中庭,成为千年后的文化符号和网红大咖。
02网友们对张怀民的关注,源于他对《记承天寺夜游》的熟悉感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03除此之外,张怀民的走红也体现了人们对苏轼的敬仰和对那份独特的中国式智慧、中国式浪漫、中国式豁达的向往。
04在网络平台上,人们对张怀民的理解和调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基因的传承。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文/周燃
(作者周燃,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1000年前,“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的晚上,两名雅士“相与步于中庭”,看月光婆娑、积水空明、竹柏逐影。他们二人,一位叫苏轼,一位叫张怀民。他俩或许不会想到,这一次看似平常的漫步,在千年后被人们津津乐道且心驰神往;张怀民更不会想到,一次在大晚上被“叫醒”的经历,让自己成为了千年后的“网红大咖”。
图/视觉中国
我们看到,在网络平台,有人“激烈”地讨论张怀民是真没睡还是被苏轼叫醒的;有人根据想象做出了张怀民表情包、画出了那天晚上两人漫步中庭的漫画;有人在熬夜时打趣一句“怀民亦未寝”;还有人过起了“张怀民被叫醒纪念日”……其实,当张怀民成为“国民IP”,和他一起穿越千年的,不仅是那晚的月色,更是具有超强“时光穿透力”的中华传统文化,以及那份独特的中国式智慧、中国式浪漫、中国式豁达。
网友对“怀民亦未寝”的理解。图/社交平台截图
张怀民的走红,首先源自庞大的“群众基础”,那是中国人彼此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毕竟,《记承天寺夜游》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中小学时期的必背篇目,构成了我们共同的交流语境与精神世界。而且,在中国人的认知中,苏轼的名字是有着特殊的分量与地位的,“被苏轼叫醒的人”自然也就更容易被记住。张怀民是从时光深处“走来”的人,也是从课本与传统文化中“走出”的人,我们与他之间的那份熟悉感、亲近感,正是中国人共享的文化基因赋予我们的。
今天,人们屡屡提及张怀民,绝不止于玩梗,更是一份情感的沟通与诉说。这份情感,是在夜色如水、月光皎洁之时,漫步园中的雅兴与志趣;是对能够拥有一位知己,可彻夜长谈、共话心声的期盼;是对二人在人生失意之时,仍能自称闲人、欢欣赏月的豁达的赞叹与敬佩。是啊,生活中的我们,经历着曲折与奔忙、失意与得意,但一定都很羡慕苏轼与张怀民在那月夜之下的惬意吧。这份浪漫,正是千年前的他们,穿越文化长廊与时光长河,送给我们的礼物。
“你在什么时候感觉教育完成了闭环?”这是在社交平台中很火的一个话题,很多人对此的回答是,“初读不知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是啊,曾经我们在课文中读着的“他人的人生”,很可能就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自己的日常”。当岁月把当年对课文的懵懂体悟,酝酿成如今对生活的深沉感知,我们会猛地发现,什么是教育的真正意义,以及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究竟藏着怎样通透的智慧、博大的哲理。就像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会有着不同的赏月心境,但不变的是,月亮千年如故,而我们的内心也总有澄澈的理由。
苏轼与张怀民在那个夜晚彼此陪伴,也在近千年的时间里,陪伴了无数人。他们当年所见之明月,与我们今天哼唱的“若是月亮还没来,路灯也可照窗台”中的月亮,正是同一轮。“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时,倘若能配上“若是晨风还没来,晚风也可吹入怀,吹着那一地树影温柔摇摆”的旋律,应该也是应景的。明月年年相似,人生代代无穷,希望千年后的我们,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张怀民”,然后与他一起,“竹杖芒鞋轻胜马,但赏明月与竹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