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精准医学的不断发展,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推动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变革,其在围术期领域的探索成为目前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EGFR-TKI为早期EGFR突变NSCLC的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带来了革新。基于此,医脉通特邀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宇飞教授解读EGFR突变早期NSCLC的围术期治疗进展,展望EGFR-TKI在该领域的治疗前景与临床挑战。
EGFR-TKI开启EGFR突变NSCLC术后辅助靶向治疗新篇章
手术切除是早中期NSCLC患者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术后复发转移以及死亡的风险仍然很高[1]。基于2008年LACE meta分析结果,含铂方案化疗成为II-III期NSCLC术后标准治疗方案,但5年绝对生存获益仅5.4%,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3-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66%[2]。
近年来,EGFR-TKI在术后辅助治疗领域取得进展,推动了早期EGFR突变NSCLC的治疗变革。单臂、多中心、II期SELECT研究在EGFR突变患者中进行了辅助治疗探索,旨在评估厄洛替尼用于IA-IIIA期(AJCC第7版)EGFR突变(Ex19Del/L858R)NSCLC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术后厄洛替尼辅助治疗的患者无病生存期(DFS)显著优于历史对照组,2年DFS率达88%,揭示了早期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在DFS上的潜在获益[3]。III期EVIDENCE研究探索了II-IIIA期(AJCC 第7版)EGFR突变(Ex19Del/L858R)的NSCLC患者术后使用第一代EGFR-TKI埃克替尼辅助治疗对比辅助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终点为DFS。结果显示,与标准辅助化疗相比,埃克替尼辅助治疗显著延长中位DFS(47.0 vs 22.1个月;HR=0.36,P<0.0001),总生存期(OS)数据尚不成熟[4]。
国际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III期临床ADAURA研究评估了奥希替尼用于IB-IIIA期(AJCC第7版)EGFR突变(Ex19Del/L858R)NSCLC患者完全切除术后(由医生评估接受或不接受辅助化疗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为II-IIIA期患者的DFS(研究者评估)[5]。结果显示,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可显著改善II-IIIA期EGFR突变(Ex19Del/L858R)NSCLC患者的DFS,奥希替尼组对比安慰剂组的中位DFS为65.8个月和21.9个月(HR=0.23,95%CI 0.18-0.30),显著降低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77%,奥希替尼辅助治疗的4年DFS率达70%。在IB-IIIA期总人群中,奥希替尼对比安慰剂辅助治疗同样带来了DFS获益(HR=0.27,95%CI 0.21-0.34;4年DFS率:73%)(图1)。
图1. ADAURA研究II-IIIA期患者(A)和总体人群(B)的DFS分析
长期随访结果显示,对于IB-IIIA期EGFR突变(Ex19Del/L858R)NSCLC患者,奥希替尼组相比安慰剂组可带来显著的OS获益,5年OS率分别为88%和78%(HR=0.49,95.03%CI 0.34-0.70,P<0.001);对于II-IIIA期患者,5年OS率分别为85%和73%(HR=0.49,95.03%CI 0.33-0.73,P<0.001),总体人群和II-IIIA期患者死亡风险均下降51%(图2)。关键亚组分析显示,无论患者是否接受过辅助化疗或分期如何,奥希替尼对比安慰剂辅助治疗均可带来显著的OS获益[6]。
图2. ADAURA研究II-IIIA期患者(A)和总体人群(B)的OS分析
目前,奥希替尼已在国内批准用于IB-IIIA期EGFR突变(Ex19Del/L858R)的NSCLC患者手术切除后的治疗;埃克替尼批准用于II-IIIA期EGFR突变(Ex19Del/L858R)NSCLC术后辅助治疗。
随着EGFR-TKI术后辅助治疗的成功,如何精准筛选获益人群、精准管理术后患者、优化辅助治疗策略成为了肺癌靶向治疗领域思考的新问题。ADAURA研究的MRD探索性分析显示,在预测复发风险方面,术后EGFR突变NSCLC患者接受辅助治疗期间定期检测MRD,可提前4.7个月预测影像学复发。在评估治疗疗效方面,奥希替尼组80%的基线MRD阳性患者经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后转为MRD阴性,但安慰剂组无此现象,提示了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可通过清除MRD实现DFS获益,在辅助靶向治疗期间和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能够维持无病生存且MRD阴性状态。在指导治疗决策方面,本次分析还发现大多MRD阳性发生于辅助靶向治疗结束后,尤其是结束后12个月内[7]。ADAURA研究的MRD分析结果,为EGFR突变NSCLC术后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和研究方向。
此外,一项前瞻性研究探索了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辅助治疗对于完全切除的IB-IIIA期EGFR突变NSCLC患者的疗效以及MRD状态与疗效的相关性,主要终点为2年DFS率。由于目前随访时间较短,暂未观察到MRD相关结果,该研究目前仍在随访中[8]。
需求导向,NSCLC精准前移的探索
为减少可切除NSCLC的微转移灶、提升R0切除率和生存率,术前新辅助治疗模式的探索成为近年来的热点。可切除NSCLC进行新辅助治疗具有多种潜在益处,包括新辅助治疗比辅助治疗耐受性更好、早期全身治疗可控制微转移灶,以及新辅助治疗后患者需要的手术切除范围可能较前减小,R0切除率提高[9]。术前新辅助治疗的依从性高于术后辅助治疗,也有助于评估体内治疗效果,并可能指导辅助治疗。目前,新辅助化疗被指南推荐用于可切除NSCLC的术前治疗[10]。但由于生存获益有限,研究者们正在积极探索新辅助靶向治疗EGFR突变可切除NSCLC患者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获益。
CTONG1103是一项旨在比较新辅助厄洛替尼与化疗在IIIA-N2期EGFR突变NSCLC患者中疗效的II期临床研究,该研究显示主要终点客观缓解率(ORR)并未达到,但厄洛替尼对比化疗组中位PFS显著延长(21.5 vs 11.4个月,HR=0.39[95%CI 0.23-0.67],P<0.001),遗憾的是并未转化为OS获益[11]。TEAM-LungMate 004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单臂、开放标签、前瞻性、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阿法替尼新辅助治疗EGFR突变阳性III期NSCLC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接受阿法替尼新辅助治疗患者的ORR为70.2%,主要病理缓解(MPR)率9.1%,病理完全缓解(pCR)率3%,病理降级率和R0率分别为57.6%和87.9%[12]。总体而言,现有的新辅助靶向治疗临床试验探索仍处于早期阶段,期待未来进一步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的验证。
王宇飞 教授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医促会胸外科分会肺癌微创专业分会委员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外科学分会理事
内蒙古慢病防治与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主任委员
内蒙古医学会胸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秘书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审批编号:CN-147452
有效期:13/02/2025
编辑:Coco
审校:Co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