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经院工作坊第969场
经院-全健院
“健康与劳动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
邢春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讲座主题:
The Labor Market Consequences of 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主持人:
王耀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助理教授)
参与老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秦雪征教授、施新政长聘教授、石菊长聘副教授、姚奕长聘副教授、袁野助理教授、梁远宁助理教授、庄晨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刘国恩教授、黄成教授、孙宇副研究员、吕蓓妮助理教授、潘聿航助理教授、杨佳楠助理教授、崔知涵助理教授、林淑君助理研究员、林昊翔助理研究员、蒋少翔助理研究员
讲座内容:
邢春冰的研究聚焦于中国自2019年以来高等职业教育扩招的经济影响,具体探讨了该扩招如何影响年轻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首先,扩招导致了劳动力市场上年轻劳动者供给的减少,他将这种现象视为劳动力供给的冲击,并分析其对仍在劳动力市场的年轻工人薪资的影响。通过使用各省扩招规模的差异,并选取中年工人作为参考组,文章采用双重差分法来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扩招规模较大的省份,年轻工人的月工资比扩招规模较小的省份多增加了约3.7%。这种收入增加的现象可以归因于劳动力供给减少导致的工资上涨。
邢春冰还进一步探讨了扩招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高等职业教育扩招导致了年轻劳动力供给的减少,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在短期内有所加剧,尤其是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扩招规模较大的省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就业竞争,增加了新晋大学毕业生的失业风险。他指出,劳动力市场分割(即不同教育层次的劳动者之间的市场壁垒)加剧了这种现象,使得扩招并未显著缓解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就业难度。
基于此研究结果,邢春冰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首先,政府应当平衡高等职业教育扩招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需求之间的关系,避免在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同时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产生不利影响。其次,他建议推动劳动市场的结构性改革,减少教育层次之间的市场分割,增加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以缓解大学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压力。最后,邢春冰建议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控高职教育的扩招规模,以在提高就业质量和降低失业率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970场
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
吴学渊(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副教授)
讲座主题:
Bonus-malus Systems vs Delays in Claim Settlements: Analysis of Ruin Probabilities(奖金-惩罚系统与索赔结算延迟:破产概率分析)
参与老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郑伟教授、贾若长聘副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冯润桓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魏丽教授、陈泽副教授等
讲座内容:
在保险业务中,索赔延迟结算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它对保险公司的财务稳定性和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吴学渊深入探讨了索赔延迟对保险公司破产概率的影响,并提出了新的保费调整策略,以更准确地反映保险市场的实际运作。
索赔延迟结算是保险业内的一个核心问题。保险公司在接到索赔通知后,往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调查和评估,这就导致了索赔结算的延迟。此外,还存在已发生但未及时报告的索赔(IBNR索赔),这些索赔的处理进一步加剧了保险公司的财务压力。这些延迟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建模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索赔结算的时间与事件发生的时间不一致,可能导致对索赔经验的低估或高估,从而降低了通用损失模型开发的偿付能力措施的有效性。
本研究通过假设定期保费可以根据以往的索赔经验进行调整,从而更真实地模拟了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这项研究受到了非寿险业务中著名的Bonus-Malus系统启发,该系统允许保险公司根据被保险人的历史索赔经验来确定续保保费水平。研究中提出的模型可以用于评估那些在日常业务中需要面对索赔延迟结算和保费变化的保险公司的破产风险,例如汽车保险公司。
研究发现,索赔延迟结算的概率增加会降低保险公司的破产概率;主险和附加险之间的相关性越强,保险公司的破产概率越高;基于已结算索赔经验的保费调整原则相比于基于报告索赔经验的原则,会导致更高的破产概率,特别是在附加索赔延迟处理概率较高的情况下,这种差异更为显著。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971场
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
主讲人:
吴泽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
讲座主题:
Tournament-Style Political Competition and Local Protectionism: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
参与老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刘冲长聘副教授、吴群锋助理教授、曹光宇助理教授、年永威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李力行教授、易君健教授、席天扬长聘副教授、于航助理教授、王轩助理教授、徐化愚助理教授、黄清扬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张晓波教授、仇心诚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本次讲座探讨了区域分权制下地方政府间的竞争如何扭曲地方官员在资源配置中的激励,导致本地企业和竞争城市企业间资源分配的不均。吴泽南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项目选择的锦标赛模型,以捕捉地方保护主义的驱动因素。该模型预测,当区域溢出效应和政治竞争激励共同存在时,资源分配会出现对竞争地区不利的偏向。这意味着在这种条件下,地方官员倾向于将资源更多地分配给本地企业,而不是竞争地区的企业,以维护本地利益并提高自身在政治竞争中的地位。这种资源分配偏向会导致地方保护主义,阻碍区域间的公平资源分配和协同发展。
研究团队结合多个独特的数据集,验证了模型的预测,分析了中国城市间政府采购分配与企业股权投资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在政治竞争较激烈的地区,地方官员分配给竞争城市企业的政府采购合同显著减少;其次,本地企业,尤其是本地国企,会内化地方官员的升迁考量,减少在竞争城市的投资。这些发现为理解地方保护主义在集权体制下因政治竞争而导致的低效分配提供了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释。
研究表明,在区域分权体制下,锦标赛式的政治竞争激励可能引发地方保护主义,导致资源在地区间的不合理分配。推动区域间的协同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地方官员的激励机制,并优化资源配置的政策设计。
北大经院工作坊第972场
宏观经济学工作坊
主讲人:
Donghai Zhang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讲座主题:
Lumpy Innovation and the Great Twins: Great Moderation and Great Recession(团状创新与“双胞胎”:大缓和与大衰退)
主持人:
韩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长聘副教授)
参与老师: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陈仪副教授、李博长聘副教授、李伦助理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赵波长聘副教授、余昌华长聘副教授、李明浩助理教授
讲座内容:
研究发现企业层面的创新决策具有间断性,表现为一段时间的停滞和研发费用的大幅增加。此外,调整研发费用激增的企业比例是顺周期的,这一现象解释了总研发支出顺周期性的75%。基于这些实证发现,Donghai Zhang构建了一个包含异质性创新企业和固定调整成本的中周期商业周期模型。通过这一框架,他揭示了一种新的机制来支持“伟大的双子”假说:大缓和——指2008年之前经济波动的减弱——在因果上加剧了随后的大衰退的严重性。Donghai Zhang提供了支持这一假说的微观和宏观层面的证据。最后,他探讨了政策的含义,包括为央行引入一种新的尾部风险和方差权衡。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工作坊简介
2018年10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达成框架合作协议,约定采用轮流主持的方式共同举办工作坊,正式建立了科研领域的交流创新合作机制。2019年,根据协议,先后启动了七个工作坊:政治经济学工作坊;国际经济学与实证产业组织工作坊;宏观经济学工作坊;微观理论经济学工作坊;计量、金融和大数据分析工作坊;劳动-健康经济学工作坊和发展与公共财政工作坊。2021年伊始,北大经济学院继续扩大工作坊规模、扩展合作范围,与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等共同举办了“经济史”工作坊;与国家发展研究院、现代农学院共同举办了“生态、环境与气候经济学”工作坊;打破高校间壁垒,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共同举办了“风险、保险与不确定性”三校联合工作坊。2022年下半学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与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合力打造了“经院-全健院健康与劳动经济学工作坊”。2023年9月新增“行为与实验经济学工作坊”,10月新增“数字经济工作坊”,目前学院共有12个工作坊开展活动。
截止2023年底,工作坊共举办了811场活动,其中2019年举办了127场活动,2020年举办了82场活动,2021年举办了204场活动,2022年举办了173场活动,2023年举办了225场活动。这些活动为广大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一流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了学院之间的学术资源整合和人才培养,提升了广大师生和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水平。
供稿:科研与博士后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