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首开人|几代工程师跨越二十余载接力“美颜”

全文5232字,阅读约需1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位于后海北沿的宋庆龄故居,经过首开集团首华建设公司多次修缮,于2024年5月升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02为恢复古建风貌,修缮团队采用传统“打牮拨正”技法,对南楼进行加固,同时保持其原有历史风貌。

03除此之外,修缮团队还精心保护故居内的古树名木,如西府海棠,确保其生长环境得到良好呵护。

04首华建设公司负责宋庆龄故居的日常维护团队,以“日拱一卒”的精神,为整座庭院增光添彩。

05由于出色的表现,首开服务团队赢得了宋庆龄故居上上下下的信任,双方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位于后海北沿的宋庆龄故居,是一座雅致的庭院,翠绿葱茏,山石嶙峋。庭院的中心是一汪碧水,湖水源自后海,绕园一周,为整座庭院带来隽秀与灵动。湖水周边巧妙地布置着听雨屋、畅襟斋、南楼、萐(shà)亭、恩波亭、长廊等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古建筑,西府海棠、国槐等古树名木点缀其间。

这个庭院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后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的府邸花园,清末又成为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

沧海桑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座旧王府的花园,也迎来新的使命。宋庆龄自1963年迁居于此,一直工作和生活到1981年逝世,其故居也于1982年开始对外开放。

为了更好地向国内外的游客展示宋庆龄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首开集团首华建设公司分别于1998年和2018年,对宋庆龄故居进行了大范围的修缮,古建修缮队伍的师傅们通过巧夺天工的修缮技艺,消除了建筑的安全隐患,恢复了古建筑的昔日风采。与此同时,首华建设公司还派出队伍,为宋庆龄故居提供日常的维护服务。数十年来,负责日常维护的师傅们,将这座庭院保养得规整有序。

2024年5月,宋庆龄故居升级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对于首开修缮团队和维护团队来说,这不仅是对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努力的认可,更是对他们的鞭策,激励他们一如既往地开拓前行。

图片

首开服务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对宋庆龄故居进行日常巡查

“打牮拨正” 原尺寸原工艺修缮南楼

退休多年的王俊喜,看着风景秀丽的宋庆龄故居,满眼都是回忆。他笑着说:“好多年没来这里了。”20多年前,他和同事们,在这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1998年,首华建设第三工程处承接了宋庆龄故居的修缮项目,王俊喜是当时的技术总工程师。他们当时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就是修缮南楼。

说话间,在王俊喜的带领下,我们便来到了南楼。这是一座两层的楼阁,雕梁画栋,气势不凡。一楼挂有清朝宣统皇帝溥仪的叔父载洵所书的“南楼”匾额。因位于庭院湖水的南岸而得名南楼。它北临湖水,视野开阔,的确是庭院内欣赏美景的上佳之处。

王俊喜当年修缮时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因为年久失修,柱基糟朽,且因为临湖,柱基下沉等因素,导致整座楼向前倾斜13厘米,“它在当时就是一座危楼,没有人敢上去”。

对王俊喜和首华建设的古建修缮团队来说,修缮南楼最大的难点是在不破坏原建筑木架的前提下进行基础加固。为此,他们采取了传统的“打牮拨正”的方法:剔除东西两面破裂的山墙,卸下顶部的瓦面,然后将整座建筑的木架悬空,把地面的基础做牢,再将柱子进行墩接。

如今回忆起来,王俊喜说得很轻松写意:“两层楼的整体木架构被提高了30厘米。”在20多年前,如何在不破坏结构的前提下,把整座楼悬空,却是一项颇为复杂的工程。

王俊喜想到了当时常用的工具:千斤顶。在第一层每个柱子的梁架处,放两个千斤顶,围上一圈,同时一起顶。但是问题接踵而至:这座楼有两层,上面还有一层梁架,如果一层用力顶,容易把第二层的梁架压坏。王俊喜找到了解决方案:在第一层的梁架与第二层梁架之间,用柱子来稳定,这样,整座楼就形成了一个整体。

经过好几天的精心准备,几十位工人守在千斤顶旁。随着王俊喜的一声令下,大家一起压千斤顶,一栋两层的楼,就这样被举了起来。

这还不是最终结果。因为整座楼的结构已经倾斜,必须再把梁架结构回正。这时,就需要给每根柱子捆上钢丝绳、吊链,同样,在王俊喜的统一指挥下,工人们一点点将倾斜的结构往回拉。经过一天的努力,南楼的整体结构端端正正地悬在上方。

这时,工人们开始修基础,换柱础,墩接柱子。当一切修缮完毕,悬在空中的南楼整体结构就需要归位。“升的时候一起慢慢升,降的时候,也是大家一起一点点地降。”当整座建筑归位之后,工人们还要进行微调:在每根柱子上弹了线,用线坠来检查其是否完全直立。当所有的柱和梁都检测合格后,工人们将重新调整后的整体结构固定住,再准备砌墙,重做瓦面。这意味着,南楼修缮中最重要的部分完成。

在对南楼的整体结构进行修正和加固之后,剩下的其他环节,首华建设公司的古建修缮团队也一丝不苟地完成。

如今,很多游客会被古色古香的南楼所吸引,对于东西两面山墙不会留意。其实,这里大有讲究。王俊喜摸着山墙仔细介绍,墙的底部为磨砖对缝的工艺,上面为丝缝墙工艺,“我们是按照原工艺、原尺寸以及原来的材料进行修缮,尽可能做到修旧如旧”。

图片

图片

已退休的王俊喜回忆起1998年在这里修缮时的奋斗时光

南楼东侧不远,有一处山石垒砌的高台,高台上有一座别致的庭院,像一把打开的扇子,因而得名萐亭。在萐亭,能够近距离观赏南楼。

南楼与院墙之间一条不宽的通道唤起了王俊喜的回忆:20多年前,修缮南楼时,从外地定制的灰砖运到这里后,工人们就在这条夹道里搭建简易的棚子,戴着面罩在棚子里一刀一刀地砍砖。那时是冬天,不仅天气冷,而且砍砖时会有一些灰尘,特别呛。想起当时的场景,王俊喜仍然十分感慨:“那时工人们真的挺辛苦。”

就这样,经过修缮团队近一年的修缮,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南楼,重获新生。在古建修缮师傅们的妙手回春之下,一座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进行了结构加固的南楼,呈现在世人眼前。

南楼“重获新生”,不仅得到了宋庆龄故居的认可,也得到了市文物局和专家的一致肯定。20年后,当宋庆龄故居再次大面积修缮时,南楼的整体结构依然稳固,只是对其油饰和彩绘进行了修缮。南楼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

习习凉风吹过萐亭,望着近在咫尺的南楼,一幕幕往事掠过王俊喜的心头。谈及修缮南楼时使用的“打牮拨正”技法,王俊喜强调,这并不是他的创新,而是中国传统古建修缮技艺的灵活运用,“是古法工艺在古建修缮中的一次成功实践”。

搭建连廊 人在半空中施工

走下萐亭,便是一段长廊。曲曲折折的长廊两侧,变幻着不同的风景,行走其间,如在画中游。长廊尽头,便是宋庆龄故居的主楼院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即计划为宋庆龄在北京修建寓所。1961年,周恩来总理受党和政府的委托,决定将醇亲王府的花园修葺一新,并建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作为宋庆龄的住所,这就是现在的主楼。

主楼东侧,还有畅襟斋、濠梁乐趣等清代建筑,它们组成了一个“回”字形的古色古香院落。1963年,宋庆龄迁入这座昔日的王府花园,主楼院落就成为她生活起居的主要区域。如今,主楼按照宋庆龄生活起居的原状陈列。

来到这个院落,跟随在王俊喜老人身旁的年轻人王铭劼,成为“主讲”。

2018年年末,宋庆龄故居迎来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大的一次保护性修缮工程,包括主楼、畅襟斋、濠梁乐趣、南楼、听雨屋等在内的17处主要建筑,进行了全面的修缮。首华建设公司的王铭劼,正是宋庆龄故居修缮项目的项目经理。

王铭劼说,当时宋庆龄故居古建的修缮原则是原址保护、修旧如旧,尽可能少干预、不改变文物原状,最大程度真实完整地保存历史原貌,确保故居文物建筑特色。首华建设公司的古建修缮团队,根据深厚的经验积累以及世代传承的修缮技艺,制定了详细而严格的修缮措施。

在修缮过程中,令王铭劼记忆最为深刻的是主楼建筑群旧瓦的清理。当时,他们拆下主楼院落的旧瓦发现,原建筑屋面为裹垄形式,旧瓦件瓦号大小不一,且由于时间久远,裹垄灰已不同程度地侵入瓦面当中,因此,旧瓦的筛选与清理工作不可省略。

要想最大程度保留历史信息,更为可靠的措施便是通过人工清理的方式,逐一检查旧瓦,将还能利用的旧瓦复原,再根据情况补配新瓦。这是一件非常耗费人力的工程,他们也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对瓦进行清理。清理时,工人们小心轻放,最大程度保护瓦件现状,避免二次受损。清理完毕后,还对旧瓦进行分类、分号堆放。在二次使用时,对旧瓦再次过手逐一检查。

除此之外,为了减少因搬运给旧瓦带来的损害,他们发挥奇思妙想,围着整座院落,搭建了一座连廊式的脚手架。在这座架子上,工人能通往院落的每座建筑。另外,在主楼门前还搭建了四个临时卸料平台,这样,工人们从屋顶拆下旧瓦之后,不用走太远,就能把瓦运到卸料平台上,减少了对瓦的破坏。王铭劼形象地说:“施工主要在半空中进行,除了堆放一些原材料,人基本上不下去。”

经过这次修缮,主楼院落原有旧瓦清理后最大比例利用,在保持原有建筑风貌的前提下,观感上焕然一新。

图片

修缮后的主楼建筑群屋顶瓦片

精心呵护 工匠争做“护花使者”

主楼院落里除了濠梁乐趣、畅襟斋等古建筑,还有两棵百年古树——西府海棠。这两株海棠树花冠高6米,冠幅达9米,每到花期,粉色与白色的海棠花交相辉映,甚是美丽。百年来,这两棵海棠树,也用它们的绚烂,为人世间带来浪漫与柔情。

王铭劼打趣地说,在修缮时,他们很幸运地做了一次“护花使者”。因为这两棵海棠树正位于院落中,且枝繁叶茂,与周边古建筑挨得比较近。为了保护好这两棵海棠树,古建修缮团队做了周密的安排:

首先,拆卸瓦片会产生大量灰尘,为了避免海棠花受损蒙尘,修缮团队按照常规做法,在树干周边搭建硬质围挡,并为树冠布设防尘网,同时确保树根周围不堆放易燃物及白灰等有害物质。

其次,在务必保持树形,不许剪枝的要求下,先用防尘网搭配缆绳,将树冠轻轻“拉”至一旁,以防施工时破坏树枝,然后再在搭设连廊式的脚手架时,将树隔在脚手架外。这样,海棠树与施工作业的区域呈各自独立的状态,修缮团队将海棠树的损害降到了最低。

王铭劼还提到了一个细节:由于院子中间的十字甬路需要进行鹅卵石翻修,为了避免在回填时对树根造成伤害,还利用水流的自然重量夯实泥土。

在修缮团队的悉心保护下,修缮工程如期完工,而海棠树也丝毫未损,每年花期一至,粉色与白色交织在一起,绘就一幅美丽的画卷。如今,每到春季,很多人慕名而来一睹其风采。

为保护海棠树所做的努力,是王铭劼他们在修缮故居时全力保护文物的一个缩影。其他还有,比如对现场暂不修缮的台明、台阶、栏杆、彩画以及古树等文物,他们均采取包、缠、裹、盖、挡等措施,防止污染和磕碰。

在经过主楼时,我们看到,里面陈列展出了宋庆龄生前的各种文物,在这里能沉浸式感受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丰富的内心世界。王铭劼说,2018年修缮主楼时,虽然馆方对大部分文物进行了妥善保管,但还是留有不少家具、展板等重要物件,修缮团队对这些文物进行层层包裹,施工时对它们呵护有加,以确保不受任何损害。

图片

王铭劼仔细研究建筑细节,对修缮计划作出周密安排

正是在严格的保护措施下,修缮团队齐心协作,历时一年,最终安全、保质、如期竣工,整个建筑群重新焕发光彩,这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施工期间,宋庆龄基金会、什刹海属地相关负责人还先后对修缮项目进行了视察与指示。

宋庆龄故居的成功修缮,也让首华修缮团队赢得了诸多荣誉:2020年12月,该项目连续获得三个重要奖项——“中国文物保护示范工程”、“2020-2021年度(第一批)北京建筑装饰优质工程”以及北京市建筑装饰协会的“2020-2021年度优秀施工组织设计一等奖”。

“日拱一卒” 日常维修赢得好口碑

20多年来,首华建设公司的王俊喜和王铭劼两代古建人,不遗余力为宋庆龄故居的古建筑“妙手回春”。而除他们之外,首华建设公司还有一支队伍,长期驻扎于宋庆龄故居,负责故居的日常维护,他们用“日拱一卒”的精神,默默奉献,为整座庭院增光添彩。

在故居里,我们跟随王俊喜和王铭劼的脚步,随着他们“忆往昔”,负责日常维护的首开首华建设公司第三工程处项目经理张志彪,多次出现在我们视线中。他没有一刻闲暇,处理完这一处,又奔赴下一处。后来他坐下来接受采访时,我们才知道这种状态就是他的工作日常。

2008年,宋庆龄故居的西侧,新建了一座二层的博物馆,用作宋庆龄生平展。从这座博物馆对外开放的那天起,张志彪便带着一支10多人的维护队伍驻扎于此。10多年过去,他们一直坚守在这里。

张志彪说,他们能得到宋庆龄故居的信任,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人员素质非常高。维护人员的班底都是他精挑细选组建的,“团队成员政治素质、技术能力非常过硬”。

技术能力过硬则体现在这些成员各有特长,又一专多能,“修修补补的事,大家都能干”。他举例说,故居东侧的一座小房子,就是维护团队再加上几位负责土建的师傅利用空闲时间建起来的。

图片

首开服务团队不但技术过硬,而且服务质量也过硬

除了技术过硬,张志彪要求团队提供的服务质量也要过硬。服务质量包括软件和硬件:硬件上,他要求购买原材料时,找正规厂家购买合格产品,从硬件上保障服务的质量;软件上,他要求做到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力争“小的维修不过夜”。

图片

对于突发情况,无论何时,张志彪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处理解决

有一年春节特别冷,连续几天24小时都在0℃以下。因为太冷,土里的一根管道冻崩了,当天气稍微暖和一点后,一通水,就开始往外喷水。接到电话后,张志彪便带着工人立即赶到现场,先挖冻土找到冻坏的水管,再四处买材料,连夜把这个安全隐患排除了。

图片

对于故居院子里的各项设备设施,首开服务团队倍加关注,按时维护

在故居里游览会发现湖西侧有一座拱桥。有一个冬天,维护人员发现桥体上的自来水管冒水,张志彪带着工人赶紧修复。打开水管后发现,原来这年冬天非常冷,水管铺设的保温层因为发潮,失去了保温作用,导致水管被冻坏。为了防止出现类似情况,他们想了一招:修复好水管后,给水管缠上电伴热丝,当天气非常冷时,可以通电加热,这样水管就不会冻上。

因为宋庆龄故居的特殊性,张志彪还对团队多次强调服务的纪律性,因为保密性质的需要,“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不问”。除此之外,故居这边有急需时,他们也会积极帮助承担一些分外之事,“有需要大家都上,不计较报酬”。

2024年5月底,我们在采访张志彪时,宋庆龄故居正在筹备大型活动。他带领维护团队也参与到活动筹备工作中,“电工要负责音响,还有人要负责LED屏幕,大家忙得不可开交”。

张志彪和他的维护团队,用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宋庆龄故居上上下下的信任,双方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10多年来,宋庆龄故居的负责人换了几任,但首开的这支维护团队却未受到丝毫影响。

张志彪与他的团队也越来越默契,“10多年来,整个团队基本上没有换人,老班底一直跟着我干。”

采访中,张志彪自谦地说,维修服务都是日常小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正是这一桩桩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日积月累,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宋庆龄故居的负责人曾对张志彪说过这样一句话:“有你们在就觉得放心。”对张志彪和他的维护团队来说,这句话就是最好的嘉奖。

图片

十多年来,首开服务团队以一桩桩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日积月累,形成了良好的口碑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姜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