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看良渚古城遗址的“前世今生”

在考古有所发现之前,史前中国是一片神秘的沉默地带。“朱旗践石,网虎石封”,五千年前良渚先民在黑陶罐留下了12个神秘刻画符号,成为困扰无数考古学家的迷思。穿越五千年漫漫长河,良渚考古发掘的大幕是如何被渐渐揭起,一跃成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图片

一片黑陶开启的考古篇章

“试掘不过短短的一天工夫,而我当时见到已搜集的实物,似乎很熟悉,在我故乡已经司空见惯的东西。”翻开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主任王宁远主编的《我们这样发现良渚:良渚考古口述史》,可以触摸到良渚考古开创者施昕更在发掘时的珍贵记忆。

1936年11月,西湖博物馆工作人员施昕更在良渚镇棋盘坟附近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了几片黑陶,与其家乡良渚一带常见的出土器物极为相似,于是向馆里提出了发掘申请。由此,良渚考古的序幕正式拉开。

施昕更的这一发现为中国史前文化研究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方向。经过几年的田野工作后,考古学者陆续发现了反山、瑶山等更多遗址以及大量石器、玉器。良渚就这样从一片水乡稻田,走进了千年历史的视野。

1949年后,良渚文化早期主要延续施昕更时代的器物研究,后以考古学年代谱系构建为重点。1959年,良渚文化从龙山文化中区分开来,被单独命名,逐步建立本地区马家浜—崧泽—良渚的年代谱系。

“这是一个全新的文化系统。”1959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在分析大量良渚遗址的考古材料后,首次公开提出了“良渚文化”的命名,标志着这一遗址进入了更广阔的学术视野,也让中国史前文明的辉煌得到初步展现。

1986年,考古学者在浙江余杭反山遗址发掘了良渚文化大墓11座,出土了1200多件套玉器,包括完整的玉琮、玉璧等。这些玉器雕刻精美,纹样繁复,展示了良渚先民对宇宙、信仰和权力的理解。这个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文化系统,时间跨度长达千年,延续至今。

图片

玉璧等玉制品。新华网发华婧雯摄

一场危机带来的转折

21世纪初,良渚遗址面临着一场严峻的危机。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湖州一带的大型石矿逐渐逼近遗址,环境破坏威胁着这一文化瑰宝的安全,地方政府努力尝试调解,但收效甚微。

“石矿场必须关!”2003年,在各方努力下,这几家石矿场彻底关停。石矿场的关闭为遗址保护和发掘创造了条件,成为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工作的关键转折点,为后续的考古发掘奠定了安全基础,良渚遗址保护工作渐入佳境。

2007年,一场考古发掘震惊了学界,使格局完整、规模宏大的良渚古城重现人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发掘揭示了良渚古城的整体布局及其高度复杂的社会结构,彻底改写了学界对中国史前文明的认知。

此后几年,良渚古城外围大型水坝遗址也陆续出土。距今5300年至4300年的良渚古城遗址,为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良渚古城的各类资源和人口皆由外部汇入,其影响力和发达程度超乎想象。”王宁远介绍,良渚古城遗址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包括古城的城墙、宫殿区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科技考古中心主任王明辉回忆:“我们还发现了外围水坝系统。这是一个庞大的水利工程,保护了古城不受洪水侵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们计算发现,这需要巨大的社会动员能力,这项发现不仅证实了良渚文明的高度发达,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华文明的深远影响。

图片

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新华网发华婧雯摄

一张世界瞩目的文化名片

2019年7月6日,阿塞拜疆巴库的会场内座无虚席。在第43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良渚古城遗址作为“稻作文化与早期国家的杰出范例”被一致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总数位居世界第一。

申遗成功后,良渚遗址的保护逐渐与数字化、教育化手段结合,让这片古老的土地更加贴近现代生活。走进今天的良渚文化村,会发现它已成为一座现代与传统交融的文化地标。

3D建模到虚拟现实技术,科技的力量让良渚文化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良渚博物院内,游客戴上AR眼镜,就能“走进”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沉浸式感受当时的宫殿布局和水利系统。

图片

数字复原图。新华网发华婧雯摄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文化、文明间的交流对话应该是一种常态,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需要经常‘走动’。”良渚博物院院长徐天进表示。

“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经形成‘1+3’立体展示体系,目前开放的区域有良渚博物院和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瑶山遗址公园、老虎岭遗址公园。自2019年申遗成功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超800万人次。”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从1936年到今天,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与传承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它的“前世今生”记录着中华文明的辉煌,见证着新时代的文化自信。

(来源 新华网客户端 记者 郭妍廷 夏越峤 华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