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更高远、空气更清冷的秋天,似乎天然地适合阅读。
这一次的刀锋秋季榜中,你仍然不会看到任何耸动的推荐,比如“炸裂”“一口气读完”“超高评分!”等话术,但你一定能体会到阅读带来的自由。 我们从美国的博物馆游荡到巴比伦;从记者采访的一线钻入飘忽不定的赛博空间;从晚明、清末的光景遁入边缘的鹤岗;和阿伦特以及一只小老鼠一起思考人性与存在;从账本里、房间里还有数不清的细节里,重新看见女性;在《史记》和诗歌里,重新获得生命力…… 但不论如何,穿梭于一本又一本图书之间,绝不是对现实的逃避。这些书带给我们的,是思考,以及思考后的勇气。勇气,让我们在迷茫的时刻保持坚定,往更值得我们付出的现实世界走去。 感谢有着不同专业背景的刀锋图书奖推荐委员会的各位成员。沉浸于阅读之时,我们都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读者。同时,也感谢爱越聚乐部对本次榜单的特别支持。 《77街的神龛: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物的灵韵与人的故事》
过去,走进美术馆或博物馆,我会自动忽略人类学博物馆,觉得它跟“艺术史意义”并不关联,而更近于民俗展览。对我来说,这本书真的是非常重要的教育,也让我看到了人类学家的工作和意义。作者用“萨满的神衣”等藏品串联全书,让我们得以了解那些对中国人类学学科有所付出的独立学者的故事。人类学博物馆里有大量物品,值得我们去探索、挖掘它们背后的故事。由此,也让我们对人类建构的文化有了多维度的认知。 这是一本魏玛共和国时期的罪案集,阅读时,仿佛正在观看一部部电影史上著名的“黑色电影”。而关注这些警员后来的命运,更富有历史意味。推荐它的另一个理由是,这是中国人以汉语书写的、关于德国历史的原创作品。 《本雅明书信集》
本雅明被誉为“欧洲最后一个知识分子”“德国文学唯一真正的批评家”。本书收录了本雅明近300封珍贵信件,除了展现其渊博学识和独特文笔,也见证了天才的思想轨迹。译者金晓宇的独特经历,也让这本书的出版和阅读有了另一重价值。 《操控:数字世界如何左右我们的行为和情感》
站在感官革命的基础上,这本可读性极强的书侧重从心理学的角度讨论了数字技术所引导的行为设计。在数字素养不高、游戏素养极低的中国社会,这本明白、晓畅的书给技术乐观主义者泼了一盆冷水,也为日益被数字技术的便利性与娱乐性所温柔熬煮的公众带来了一点有益的警醒。对数字技术进行更多批判性了解,建设公众的数字素养与游戏素养教育,才是逃脱操控的建设性道路。 《翻译的危险:
清代中国与大英帝国之间两位译者的非凡人生》
因为自己翻译过一本书,而我对于翻译的认知,尚存在于这一工作的技术层面。因此,本书的书名首先唤起了我的好奇,于是我对这个工作在那个特殊环境下广义、狭义的“危险”进行了了解。作者沈艾娣以李自标和乔治·托马斯·斯当东这两个译者交织在一起的生活为素材,向今天的读者讲述了19世纪初英国和中国之间的斗争,涵盖鸦片战争、茶叶贸易,乃至太平天国运动。 沈艾娣文笔出色,又是一位出色的研究者,她从中英两国的历史事件、信件、回忆录和书籍等相关记录中寻找当时的人们生活的细节,并将这些事实以一种有趣的方式整合在一起,让这本学术著作像小说一样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自由、政治与人性》
同为犹太难民和20世纪政治灾难的见证人与思考者,阿伦特与伯林初看上去有许多共同点:都深受极权主义之害,都在思考极权制度下一个人应该如何生活的问题,都关注自由与人性。但令人意外的是,二者非但不是思想上的同盟,反而有着难以弥合的分歧和矛盾。伯林多次对阿伦特表示不屑和否定,扬言阿伦特是他一辈子的眼中钉。 如何理解思想史上的这宗悬案?本书作者蛭田圭尝试从生平阅历、个人性情、哲学背景以及具体论点入手,提供解答。这本书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成功地在思想者的个人气质与学术论点之间建立链接,充分展示出这一晦暗领域的复杂和曲折。加之作者具备学术写作领域难得一见的文字韵律感和速度感,让人读来饶有兴味,欲罢不能。
有关晚明的论说尤多,《江南困局》找到了一个幽微而独特的视角:士家大族,豪奢巨富,却在与仆役、百姓、社会舆论的争斗中一再落败,狼狈不堪,显露了江南社会乃至大明朝败絮其中的现状。六则故事以文学的方式展开,引人入胜,也将制度性、结构性的古代社会困境展示在读者面前。当世和后世均专注于分析关外辽东的战事、关内频发的天灾和民变,作者却将笔触投向帝国核心地区的困局——那是一个王朝的背面,也是一段大历史的背面。 《迷宫:一场存在主义历险》
把抽象的哲学问题形象化为浅显的漫画形式,生动地解构了剧变时代中人类的困惑,让哲学思维产生更广泛的价值,是一本让读者认知存在主义的不可多得的极佳入门作品。 《智人之上:从石器时代到AI时代的信息网络简史》
赫拉利的新书,如同过去的“人类简史”三部曲,有空间的宽度和时间的驰骋感,几乎是一种帝国式的写作;也可以说是文明比较大家汤因比作品的再世,而且更好看、更有故事性。 作者既不寻找文明发展的底层逻辑,也不将文明的演化化约为某种单一终极因素,他要探求的是各种复杂变量是如何“链接”的。这种去中心化的区块链式思维,让他窥见AI 时代的来临,将给人类带来“硅幕”等可能性灾难。 美国学者白凯给我们呈现了一幅充满意味的动态画卷,通过详实的史料,展示中国妇女财产权利所经历的变化。跨度近千年的历史书写,拓宽了我们对中国妇女财产继承的认知。 作为法律史领域研究妇女财产和继承问题的经典之作,本书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宋代至民国时妇女财产权的演变,也展现了近千年来的法律变革对于妇女权利的深刻影响。本书史料丰富,可读性很强,文中更有许多丰富生动的案例,既是我们理解中国妇女权利演变的重要读本,也从另一视角揭示妇女长久地被压制和剥削的事实。 《白露春分》
不是生活显影了时间,而是时间显影了生活。所以,与其说辽京是在揭秘生活的真相,不如说她是在揭秘时间的真相。三代人,三代命,其间的表象与潜流、延续与崩解、分进与合击,都以时间的流逝为代价而被一一呈现。洞见时间是一个写作者的使命,只是,揭开时间之表需要莫大的勇气,正如沉入时间之里也需要同样的勇气。 在《白露春分》中,辽京以温柔绵密的笔触描绘了关于“衰老”的真相,令人触目惊心。在时间的作用下,曾经维系一个家庭的诸多合力在崩塌,就像蜘蛛网,蛛丝依次断裂,众人四散开去。新的家庭伦理和情感结构,在习焉不察的日常生活中汇流。 《地球上的陌生人》
像托钵僧,也像浪游的武士,王恺文字的背后,清晰地站着他自己:既乱花迷眼,又常常陷入天人交战之境;常有棒喝,更常有从芜杂之处诞生的至深体恤。 它是麦克尤恩的最新小说,也是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小说以罗兰的一生为线索,串起其身边诸多人物的生命轨迹。每个人物都在大时代背景下沉浮,也成为大历史的见证者,个体叙事与历史事件相互交织,现实经历与人物回忆层叠,《钢琴课》可以说是麦克尤恩在《赎罪》《追日》这些经典作品后另一部内涵丰富、回味悠长的作品。 《诗的消息,诗人的故事》
一部纸上的“中国新诗课”。由万物到词语,再到思与想的“奔向”,细读诗人字斟句酌无穷心意的背后,亦是细读现代起源,细读最朴素的情如何发生。 读《史记》者,代代有人。但黄德海的不同在于,他以人解书,更以书解人。在《史记今读》中,他舍却作品之精微,挖掘作者之重大,回返当时当世,无限迫近甚至成为一部作品背后的一位作者。在每个时代,司马迁都需要一位黄德海这样的通心者。 《史记今读》与古为徒,执今之道,成为己之学。黄德海回到司马迁的时代,追溯其世系家族、求学、壮游、仕宦等成长经历,将一部杰作置于文化长河中,蹑其踪,摄其魂。《史记今读》写出了一个伟大作者与我们共振的思想与情感,写出了一部经典崭崭如新、熠熠生辉的魅力。 《逃走的人》
《逃走的人》或许会让想要寻求生活答案的人失望,作者李颖迪带着自己对工作、人际交往和现实的困惑,走近一群渴望消失的人。他们散落在鹤岗、鹤壁、淮南、乳山,过着一种被外界反复打量、深深误解的生活。逃离之后,我们能获得想象中的自由吗?李颖迪丝毫没有掩饰曾有的对逃离浪漫化的想象,也不回避如今对这一问题的犹疑和踟蹰,以一种不分析、不评判的姿态,诚实地记录他们的生存状态和虚无感受,将问题抛向茫茫人海。 《我的心是一块将熄的炭火》
本·勒纳是当代英美最有意思的小说家之一。这是他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诗人本色,用通透的语言描绘所有体验如何穿过一个文艺的头脑,永远活在元小说里。当年英文版出来,我就很认同玛吉·尼尔森(《蓝》《阿尔戈》作者)的说法:这是“近乎完美的文学”。 《野泳去》
如同瓦尔登湖之于梭罗、听客溪之于安妮·迪拉德,在自家的护宅河边,罗杰·迪金完成了对于世界的观察和思考。从这条护宅河出发,他游遍整个大不列颠的水域——河流、湖泊、池塘、运河、大海。跳入水中,罗杰·迪金获得了一种神奇的、让一切变得陌生的“蛙眼视角”,并让自己真正地处于“自然”之中。 《正常接触》
王占黑老师写的是一种很近切的小说,她似乎从一开始就知道怎么避开一种被架起来的、踩高跷的文学语言。就好比一桌当代中文小说,有时尝几道,总怀疑是不是自己味蕾没练好;而吃到《正常接触》,就觉得,“对啊,小说这道菜不就应该是这个味道?” 一直好奇那些生活在别人的光芒之下而被忽略的女人。她们的梦想呢?她们心有不甘吗?她们的故事无从述说,会觉得寂寞吗? 爱越聚乐部是越秀地产旗下的社区营造与社群运营品牌,聚焦健康生活、人文艺术、终身成长、社区治理等多元议题,构建社群共创平台,以开放的姿态、主动的服务、有趣的生活方式提案,传递欢乐,聚合能量场,让美好和连接发生。 此次与刀锋图书奖的合作,也是爱越聚乐部通过阅读推广,让多元、广阔的美好生活成为我们的日常的一次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