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57隐身性能差,却能抢先歼35出售海外?差距在哪里?

2024年11月,俄罗斯——“苏-57隐身差,却比中国歼-35先卖出去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苏-57,俄罗斯最新研发的隐身战斗机,在隐身能力上存在明显不足,却率先获得多个国家的订单,而歼-35虽然具备更强的隐身技术,反而一直未对外出售。

问题出在哪里?技术差距还是其他因素?

两款战机同为第五代战斗机,苏-57的隐身性能被认为逊色于歼-35,但为何它反而先一步走向了国际市场?而歼-35的隐身能力更加优越,为什么却迟迟未能“出海”?

图片

苏-57与歼-35的技术对比

苏-57是俄罗斯首款被视为第五代的隐身战斗机,首次亮相是在2010年。虽然其隐身设计上采用了隐形涂层、整流器、先进的复合材料等技术,但与同级别的战机相比,苏-57的隐身能力显然存在短板。最为明显的就是其机身形状与雷达反射面积(RCS)的问题。相比于美国F-22和我国的歼-20,苏-57的机体设计更加注重机动性与多用途作战需求,但牺牲了一部分的隐身性。

苏-57的雷达反射面积约为1-3平方米,相比之下,F-22为0.3平方米,歼-20的雷达反射面积也在0.4平方米左右。

在雷达隐身性能上,苏-57显然逊色于其他同类机型,尤其是在静态飞行和超音速巡航下,隐身效果会大打折扣。

歼-35是我国基于歼-20战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舰载机型,继承了歼-20的优良隐身设计,具有更强的隐身能力。与苏-57不同,歼-35的设计更加注重雷达隐身性,外形流线型,机身覆盖了更为先进的雷达吸波材料,同时还采用了多种先进的隐形涂层技术,使得其在静态、机动以及超音速飞行下都能保持优异的隐身性能。

歼-35的雷达反射面积预计控制在0.3平方米以下,这使其在面对敌方雷达时具有较大的优势,远超苏-57。

歼-35搭载的航电系统和信息化作战能力,也更为先进,能够提供更强大的作战效能。

尽管在隐身能力和技术指标上,歼-35明显优于苏-57,但在市场上的表现却恰恰相反。

图片

苏-57为何能率先销售?

虽然苏-57在隐身能力上不及歼-35,但其依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苏-57的“隐身差”并不代表它的整体作战能力差,实际上,苏-57在机动性、作战半径以及多用途作战能力上有着相当强的表现。更重要的是,苏-57的价格比F-35和歼-35低得多,这也是它能够迅速获得市场订单的重要因素。

苏-57的单价大约为4500万美元,相比F-35的9000万美元和歼-35的预期售价6000万美元,价格更具吸引力。

对于那些预算有限但急需高性能战机的国家来说,苏-57提供了更高的性价比。

俄罗斯多年来在军售方面一直具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尤其是在印度、阿联酋等国家。苏-57的销售不仅仅是出于技术竞争,更是俄罗斯与这些国家的政治和军事合作的一部分。通过出售苏-57,俄罗斯不仅能获得资金,还能稳固与这些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

例如,印度与俄罗斯的防务合作关系源远流长。印度对苏-57的购买可以视为其多元化军备采购战略的一部分,旨在通过购买苏-57来提升自身的空军力量,同时避免完全依赖西方技术。

图片

歼-35为何迟迟未对外销售?

相比于苏-57,歼-35的技术性能无疑更加出色,但我国的战略决策似乎并未急于将其推向国际市场。歼-35作为我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战机,其首要任务是满足我国海军的需求。歼-35的设计和性能要求相对更高,需要进行充分的验证与成熟,因此它的国际销售进度显得较为缓慢。

在这一点上,我国似乎更注重战机的技术成熟度和质量控制,而非急于通过外销获取市场份额。这种策略一方面确保了我国战机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将过早出口可能带来的战略风险。

另一个影响歼-35对外销售的因素,是我国的外交战略。歼-35虽具备出色的性能,但若过早出口,可能会引发与某些大国之间的政治摩擦,尤其是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考虑到当前国际形势复杂,我国在军事技术外销方面更趋谨慎,以确保不对外交关系造成不必要的压力。

此外,我国近年来在军事外交上也逐步加强了“软实力”建设,通过增加与周边国家的防务合作,以及参加国际维和行动等方式,提升了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可能更注重将歼-35等先进武器用于提升自身的战略威慑力,而非单纯依赖外销来获取利润。

图片

技术不一定决定销售,市场和政治才是关键

虽然苏-57在隐身技术上较为逊色,但其凭借较低的价格和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外交策略,成功进入了国际市场。而歼-35,尽管在技术上占有优势,但由于国内需求和外交考量,尚未急于出口。由此可见,技术本身并不是决定战机是否能够走向市场的唯一因素,市场需求、外交政策和价格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才是最终决定其能否成功销售的关键。

对于两国战机的未来,随着全球军事市场需求的变化,苏-57和歼-35将会在不同的市场上扮演不同的角色。未来,谁能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更大的份额,还需要看各自的战略决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

图片

隐身差不代表失败,苏-57的成功能否复制?

苏-57凭借价格和外交手段在市场上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而歼-35则因技术复杂性与市场战略的原因,仍在等待适当时机。技术、市场、政治这三者的博弈,也许会让这场战机竞争充满更多变数。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谁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信息来源:

澎湃新闻《苏-57首次现身中国:出口前景如何?中国会买吗?》

搜狐网《“苏-57优于中国歼-35!”俄传奇飞行员的评论,该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