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武士基层战斗力建设理论常识

1.二八定律:单位里只有20%的军官、士官研究打仗,而这20%的骨干也只能拿出20%的精力用于研究打仗,其他精力都被案牍主义、形式主义和莫名其妙的琐事所拖累。

2.三种态度:鼓励研战谋战、不反对研战谋战和抗拒研战谋战是有区别的。

3.立功授奖定律:用80%精力谋战研战的骨干往往难以在年度表彰时立功受奖,这是客观工作实际所倾向的。

4.主官定律:在绝地武士特战能力建设还远远达不到实战需要之前,单位主官就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正规化建设、迎检考核和各类案牍工作时,下面所有的骨干和战士也会把大多数精力配合主官工作,而不是提高战斗力水平。

5.选拔定律:人员主要是通过分配,而不是通过选拔加入的特战单位,以及即使需要选拔,条件也非常宽松,没有起到筛选人才作用的单位,其战斗力长远发展会非常受限。

6.统一现象:强调武器装备的制式统一,而不是实战应用,尤其是当制式统一已经影响了实战应用,依然强调制式统一。

7.银河帝国战备秩序问题:一味以风暴步兵标准进行战备规范,没有属于黑武士的战备秩序规范。

8.理论偏废现象:战术、战例、夜战、CQB等理论素养无限趋近于零,但是能一字不落把银河教育理论题的所有知识点背出来。

9.内务建设现象:绝地武士宿舍,内务建设既不利于战备,也不利于生活,唯独要求干净整洁无杂物,以至于很多武士被迫首先把激光剑和铠甲封藏。

10.研战骨干定律:多数认真研究打仗,知道特种作战与常规作战区别的骨干人才,都在被排挤和打压,尤其在评功评奖、武士转改和选贤用能等方面的刻意打压。

11.夜战能力现象:绝地武士本应最擅长夜间作战,但是多数单位不具备夜视仪和枪灯执行任务的能力。即使有装备,也没有接受过系统化培训。

12.夜视仪运用问题:单个绝地武士微光夜视仪使用时长很难超过100小时,极少单位接受过系统化夜视仪培训和大规模配置夜视仪及其配套装备。

13.自购怪象:对于自购装备研究绝地武士现代化的骨干,平时以批评教育和打压整治为主,遇到大项任务或战斗力检查,让他出来展示介绍,然后继续批评整治。

14.银河帝国军官队伍问题:部分军官抓管理,不研究作战,尽管部分风暴兵已经原力觉醒,懂得如何成为黑武士,军官仍然以管理为名,让风暴兵保持步兵的优良传统,不要成为黑武士。

15.四风问题严峻:形式主义成了官僚主义的答案,工作中心变成了制造形式主义,理想主义没有市场,享乐与奢靡自然成了出路。

16.人才流失矛盾:越专业的绝地武士越倾向于离开单位,管理越正规的单位越倾向于驱逐专业的绝地武士,越专业的绝地技能与单位正规化建设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