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促进可持续发展,长春心语“益乐工坊”入选亚太地区案例

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文君 北京摄影报道

11月26日,2024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入选案例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据悉,该活动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CRIHA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研究中心(IRCI)、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信息与网络中心(ICHCAP)联合主办,旨在总结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加强各国非遗保护经验的交流和分享。让更多的人关注到非遗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联,理解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意义,为促进和推动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此次活动共收到了200多个申报项目,其中符合征集要求的有27个案例,入选案例将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案例库,在国际培训工作中使用,并适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

图片

于海波和残友上台领奖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申报的“益乐工坊——残障人手编中国结居家就业体系支持项目”(下称“益乐工坊”项目)成功入选,这是此次入选案例中,唯一一个以残障人士为主体,通过非遗技艺传承实现扶残助残,助力残疾人居家就业的项目。

“知道入选那一刻我感到很意外,也感到喜悦,这是我们团队和残友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创办人于海波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从“瓷娃娃”到无坚不摧的公益人

图片

于海波与“益乐工坊”项目伙伴

于海波自幼患有先天性脆骨症,打一个喷嚏就有可能造成骨折,这样的病症让她逐渐丧失了行走能力,终身与轮椅为伴,身高也永远停留在86厘米。

命运的不公并没有让于海波屈服,反而让她变得无坚不摧。她自学了汉语言文学、心理学等专业课程,于1995年开通了吉林省首部无偿心理咨询热线——心语热线,帮助众多对生命感到迷茫的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1996年于海波创办了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在助残、助学等领域开展了各类公益活动。

在扶残助残的过程中,于海波深知残障人士就业不易,而就业是残障人士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为了帮助更多残障朋友走出家门,融入社会,于海波和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开启了“益乐工坊”项目,即便遇到了很多困难,也从未想过放弃。

“项目本身不盈利,经常会遇到很多困难,虽然我们‘捉襟见肘’地走到了现在,但是看到残友们在编织中国结的过程中有创新,我们倍感开心,项目承载了很多残友的期待,他们需要一个就业和融入社会的途径,所以无论如何,我们团队都把这个项目坚持了下来。”于海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益乐工坊”项目为残障朋友开拓了与外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找到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据了解,经过不断发展,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全职成员从最初的三到四人,增加到了14人,“益乐工坊——残障人手编中国结居家就业体系支持项目”共获得了120多名残友合作支持,他们都通过该项目实现了长期稳定的收入。

下一步计划:推广项目模式

图片

于海波

于海波表示,当前“益乐工坊——残障人手编中国结居家就业体系支持项目”助力残疾人就业的效果显著,未来计划将该项目的经历编辑出书,把项目模式推广给更多公益组织。

“其实中国结只是一个载体,还有很多其他的手工艺品可以替代中国结,只要我们的项目模式可以让大家复制,相信不同的地区会结合自己的特色,帮助更多残友实现就业。我们也期待能够有机会把项目带到国外,向世界讲述中国助残经验。”于海波说道。

据悉,于海波曾获得中国百名优秀青年志愿者、中国十大杰出志愿者、全国学习雷锋先进个人、中华慈善奖、全国自强模范等荣誉。长春心语志愿者协会也获得了吉林慈善奖、吉林省志愿者先进助残集体、全国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