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论坛:从新丝绸之路看美学与人生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徐千惠 记者 王湛

哲学教会我们如何感知世界、表达自我,以及如何与他人和社会进行互动。近日,浙江大学审美与人生高级研修班宣讲论坛在哲学学院举行,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齐聚于此,从艺术、文化、社会学等多个视角出发,分享关于审美的见解和研究成果,探讨审美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选择、情感体验和社会互动。

图片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李恒威进行开场发言。李恒威指出,时代的巨变需要哲学来引领,人类历史上每一个中心时代都是哲学在引领人类思想。对于国家而言,“美丽中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最高目标;对于个体而言,除了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之外,更重要的是有一个美的生活。

图片

宁波大学教授、服饰文化研究专家刘云华从服饰文化的角度出发,强调了传统文化需要与现代生活结合。“古丝绸之路输出的不仅仅是器物,更重要的是其中承载的美学与文化。”

刘云华教授提到,当她参观英国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的博物馆时,让她惊叹的并不是西方的艺术,而是东方艺术对西方艺术的影响居然如此深远。西方人的家具、地毯、绘画、瓷器等各处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痕迹。

古丝绸之路以丝绸为主体,如今的新丝绸之路应该以何种载体来承载中国美学的文化,并将其输出到世界当中,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刘云华以个人在服装领域的经历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服装领域需要把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生活服饰当中,而不仅限于特定的戏服,中国传统的审美与文化不应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更需要深入到大众生活当中”。

爱智岛人工智能艺术创作联盟联合发起人北邦指出,“工业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的时代,而现在是一个解放想象力、提升心智生产力的时代”。技术和文化是一体的,数字技术对于中国文化IP的全球化传播有重要推动作用,美学的观念可以用数据化的方式快速地跟全球对接。“一个外国人也许不懂得什么是瓷器,但可以通过提示词快速调用中国美学的各种概念。”除了文化对外传播之外,北邦以非遗为例,指出AI技术同样能助力中华文化的对内传承。

图片

北邦去年参加了一部非遗主题纪录片的制作,在贵州的农村纪录贵州农村传承下来的苗族传统语言。苗族语系中的许多语言没有文字记载,而是用歌的方式进行传承。苗族人民通过传承下来的图案和纹样唱出传统歌曲,口口相传,但随着图案的消失,苗族语言也在逐渐消失。目前我国的非遗文化面临着传承困境,而AI技术可以将现存的非遗记忆数字化,让文字无法记录的歌声、图案变成可读取的数据集。

同时北邦也指出,使用AI技术的同时还需要老艺术家、非遗传承人进行校正。特殊语言的发言、非遗文化内涵的理解只有经由人的校正比对才能保持原汁原味。“人可以参与的数据的部分,才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们也在试着去尝试做这样的这种数据集。”

图片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林玮指出,审美的核心是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进。林玮教授以浙江大学校歌中的“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为例进行分析。“礼”是用来显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的,但“乐”作为一种美学,并不显示差异。不同群体都可以在美学中找到共性、拉进距离。

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杰提到,随着文化经济的时代来临,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经济较为落后的国家可能会因为文化的繁荣得到发展。目前,王杰教授的研究团队以西湖美学为研究核心,以期在整个世界美学发展的格局下,研究出西湖独特的自然美、文化美、艺术美,为世界美学发展格局的生长点做出贡献。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