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湖南省长沙县市民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一份《依法履职处理意见书》,文件仅200余字,却有多达7处错别字。11月25日,当地卫健局发布情况通报称,工作人员将投诉回复件使用电脑软件转换成电子档,未对电子文档进行校核便直接打印成红头文件,导致出现了错字。目前,工作人员已被停职调查,相关责任领导已按程序启动问责。
卫健局的这份文件回应的是市民举报某救护车司机开车玩游戏,是以长沙县卫健局的名义寄送给市民的反馈回复。如此严肃的文本,理应字斟句酌、严谨无误,可意见书里出现的是“整领学习”“关似事情”“指释中心”,如此多低级错误,实在令人大跌眼镜。政府公文一般都有拟稿、审稿、打印、校对等环节,这份红头文件从拟出来到发出去竟无一人认真过问?公文错字背后不仅是涉事工作人员不认真、不负责,单位内部审核管理恐怕也漏洞百出。
错字连篇不仅丢人,更丢了公信力。市民举报救护车司机的不当行为,是在行使自己的监督权,更是出于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可如果工作人员连撰写《依法履职处理意见书》都如此敷衍,又如何让人相信卫健局能准确负责地处理他人失职行为?
文风连着作风,作风连着民心。眼睛一扫就能发现的错字无人在意,漏洞百出的红头文件直接寄给群众。说白了,就是没拿群众的事当回事,更没有把群众放在心里。如果这份公文是要给领导或是向上报送,工作人员还会直接拿电脑软件转换吗?还会不仔细核对就直接打印?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敷衍糊弄,经手人被停职调查不是目的,反思整改、堵住漏洞更为要紧。
近年来,公文出错、闹笑话的不在少数。浙江诸暨市法院的一份判决书,出现114处明显错误;有的抄人家公文,竟把其他省市地名一并抄下……一个错别字好改,处理一个工作人员也不难,怎么把工作作风纠正过来,才是更紧迫的。
公文,公字打头,要有公信力,不可儿戏。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