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 70系列续航时长提升24%,它的心脏有什么秘密?

图片

11月26日下午,华为举办Mate品牌盛典,正式推出Mate 70系列手机,起售价5499元。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称,华为Mate 70系列为史上最精致可靠的Mate、史上最强悍的Mate、史上最出彩的Mate、史上最智慧的Mate。

搭载5700mAh高硅大容量电池

据介绍,华为Mate 70系列支持AI隔空传送,通过AI姿态感应器的手势识别,隔空即可将图片或截图传到另一台设备上。此外,还首发AI电影质感引擎,提升AI视频降噪、AI实时HDR、AI色彩引擎能力。

随着AI手机兴起,在内置大模型后,芯片算力和内存需求增加,运算功耗相应提升,对手机“心脏”电池续航要求也相应会更高。华为Mate 70系列搭载5700mAh高硅大容量电池,续航时长相比Mate 60 Pro+提升24%。

同时,据余承东介绍,Mate 70系列支持100W华为超级快充,10分钟内充入电量相比Mate 60 Pro+提升11%;并支持80W无线超级快充,10分钟内充入电量相比Mate 60 Pro+提升45%。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9月,华为发布全球首款三折叠屏手机,该手机搭载了全新架构的硅负极大容量电池,容量高达5600mAh,此次Mate 70系列电池容量相比三折叠屏手机更高。

事实上,华为早在2019年已布局硅碳负极技术,彼时申请了一项名为“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的专利,这项专利涉及硅碳复合材料的使用,旨在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并提高其性能。

华为“相中”的负极技术已发展至第四代

华为看中的硅碳负极电池技术究竟有何魅力?

银柿财经梳理发现,事实上,提升手机电池容量、延长手机续航一直都是各大手机厂商关注的重点。从荣耀的青海湖电池、小米的金沙江电池、到一加的冰川电池等,电池容量均在5000mAh以上。但这些电池都在体积没有发生较大改变的情况下实现了容量的突破,实现这一突破的关键就在于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目前,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的路径主要通过采用更高克容量正负极活性材料来实现,但受制于高克容量正极材料安全性的下降,通过负极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正成为发展趋势。石墨负极是现在的主流,但能量密度已接近其发展极限,硅基负极材料的理论比容量是传统石墨材料的10倍,被视为下一代理想负极材料。

国泰君安在研报中表示:“伴随AI手机功耗提高,高能量密度电池是必然需求,硅碳负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有望升级手机电池续航,为AI手机提供充沛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锂电池硅基负极至今已历经4轮技术迭代,第4代多孔碳沉积硅技术路线在膨胀、成本、快充等方面均取得较好进步,已经开启商业化。中金公司研报指出,新型硅碳制备技术的优势是通过多孔碳微孔限制硅粒径在5nm以内,能较好解决硅膨胀破裂问题。多孔碳材料为硅膨胀提供空间,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抑制充放电过程中锂枝晶的形成和生长,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高品质的多孔碳需要具备适宜的比表面积、孔道结构,且具备优异的电性能和良好的机械稳定性,这些特性对于提升硅碳负极材料的性能至关重要。”圣泉集团(605589.SH)全资子公司山东圣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泉新能源”)总经理刘顶在接受银柿财经采访时指出:“酚醛树脂和生物基树脂是制备多孔碳核心的原材料,也是掌握高端碳材料所需要的前驱体原料资源。”

相关资料显示,圣泉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酚醛树脂供应商,拥有世界最大的生物质精炼一体化装置,其年处理秸秆能力达到100万吨。

据悉,圣泉新能源依托圣泉集团先进的树脂制备工艺和独有的生物质精炼技术,成功开发出了不同品类的硅碳用多孔碳材料,其中酚醛树脂基类球形多孔碳技术全球领先,孔结构均一、抗膨胀和耐压性能优异,能够更好地实现硅烷沉积均匀性和一致性,实现了电池的长循环;生物基树脂多孔碳利用圣泉生物质精炼过程中的中间体为原料,解决了椰壳类多孔碳原料不稳定、均一性差、性能无法迭代的弊端,性能和成本相比椰壳类多孔碳优势显著。

“目前,公司千吨级多孔碳产线已陆续投产,万吨级产线也在积极建设中,随着圣泉酚醛树脂基多孔碳和生物基树脂多孔碳的规模化建设和产业化落地,将助力硅碳在消费类和动力电芯端的批量化应用,使硅碳的克容量成本达到甚至低于石墨水平。通过添加硅碳,不但可以提高电芯容量,还能降低电芯成本是整个行业努力实现的目标。”刘顶告诉银柿财经。

硅碳负极电池已成发展趋势

得益于硅碳负极可在不增加电池体积前提下提升电池续航,更适配消费终端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正在采用硅碳负极电池技术。2024年11月13日,最新发布的电竞旗舰手机红魔10 Pro系列游戏手机搭载了容量为7050mAh的牛魔王电池,该电池采用了新一代硅碳负极技术,能量密度大幅提升。红魔10 Pro+在等体积情况下,容量提升了28%。

银柿财经注意到,早在2023年,荣耀Magic5系列手机搭载的青海湖电池就已使用硅碳负极技术,荣耀也成为最早将这一技术进行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手机厂商。随后,华为、vivo、小米等手机厂商纷纷推出各自的硅碳负极电池。

小米14 Ultra中搭载了采用了硅碳负极技术的金沙江电池,能量密度高达779Wh/L;vivo发布的S19系列手机,全系标配第二代硅碳负极蓝海电池,能量密度达到809Wh/L;荣耀200系列搭载5200mAh青海湖电池,能量密度高达740Wh/L。

随着硅基负极材料在技术、成本方面的进一步突破,硅基负极向产业化发展的步伐正在越来越快。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计,2025年全球硅基负极材料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300亿元。

中信证券表示,现阶段国内外企业竞相布局硅基负极,材料厂商倾向于发展硅碳负极,未来硅碳负极在硅基负极中的占比有望实现快速增长。预计2026年全球硅碳负极需求有望达到6万~7万吨,较2023年增长1倍以上,对应市场空间可达180亿~210亿元,发展前景广阔。而作为制备硅碳负极的关键原材料多孔碳,中金公司预测,其市场空间将由2024年的1.12亿元增长至2028年的40.30亿元,相关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