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重建洛阳城,进行汉化改革。汉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制定五岳制度,敕封九皋山为南岳,建南岳庙。今天,我们走进南岳庙,讲述一段尘封的故事。
定礼制敕封南岳
古人认为高山“峻极于天”,对其加以崇拜,从而产生了四岳的概念。五帝、三代时期的都城,都在河洛地区,所以早期所封四岳都在黄河流域。这个时期,以嵩山为中岳、华山为西岳、泰山为东岳、大茂山(今河北省唐县、曲阳县境内)为北岳。
五岳之说的产生,与五行之说联系紧密。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出现在《尚书》的《甘誓》中,《甘誓》提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春秋时期,儒家学者形成了系统的五行学说,这一时期的《黄帝内经》已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同时,五行学说也运用到山川地理上,五岳的概念开始形成。
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五岳制度,敕封天柱山为南岳。天柱山,位于今安徽省潜山市西部,又名潜山、皖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北魏皇兴元年(公元467年)八月二十九日生于北魏的都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皇兴五年(公元471年)八月,拓跋宏即帝位,嫡祖母冯太后临朝称制。
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九月,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他继承冯太后遗志,重用汉族士人,在各方面进一步实施改革,全盘推行汉化。孝文帝推行汉化最重要的措施是迁都洛阳。
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五月,他召集百官,宣称要大举伐南朝齐,计划在南伐途中造成迁都的既成事实。当年八月,孝文帝率领群从百官、步骑百万从平城出发南伐。九月底,大军抵达洛阳。时值深秋,阴雨连绵,大军就地休息待命。当时,许多鲜卑大臣虽不愿内迁,但更畏惧南伐,故只得相从,不敢再提出异议,遂定迁都大计。
由于长期战乱,河洛地区的城市皆成废墟,于是,孝文帝驻跸石梁坞,称石梁坞为西宫。次年正月初一,孝文帝在西宫举行盛大朝会,诏告天下,正式宣布迁都洛阳。他同日下诏,营缮新都洛阳和开凿龙门石窟。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九月,新都营缮工程和龙门石窟第一个洞窟古阳洞初步告竣,孝文帝先巡视了新都,再南巡龙门。
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正月初一,孝文帝正式迁居洛阳城,在太极殿举行朝会,宣告迁都大业完成。在朝会上,他颁布北魏新的礼制,其中一项就是确立五岳制度。由于天柱山在南朝境内,无法行礼,遂敕封九皋山为南岳,并定于当年秋天在南岳举行封禅大礼。
所谓封禅,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举行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五帝、三代时期,已有封禅的传说。
秋风习习巡南岳
九皋山,又名鸣皋山,位于伊川、嵩县、汝阳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930多米,自古闻名天下。
周武王在选择建立王城的位置时,提出了著名的观点:“南望三涂,北望岳鄙,顾瞻有河,粤瞻伊洛,毋远天室。”“三涂”即九皋山,周武王把它看作天室。
《诗经》云:“鹤鸣九皋,声闻于天。”九皋山,山势雄伟,高耸入云,悬崖峭壁,山峦叠翠。九皋山的秋天是最美的,宋代邵雍寓居九皋山赋《和晚秋》之诗曰:“久畏夏暑日,喜逢秋夜天。急耐过修竹,凉风摇晚莲。岂谓败莎蛩,能继衰柳蝉。安得九皋禽,清唳一洒然。”
太和二十年九月初,孝文帝巡幸九皋山,行封禅大典。封禅大典分两步进行:在九皋山之巅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九皋山区的衡桃山,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
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规格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衡桃山是一座小山,位于今伊川县鸣皋镇鸣皋村西侧。衡桃山南侧是顺阳河,其北侧是中溪河,水木清华,风景秀美。在衡桃山完成封禅大典后,孝文帝下诏,在衡桃山建南岳庙。
中溪河的北侧是帝台山,是炎帝觞百神之处,上有炎帝庙。孝文帝离开衡桃山,登临帝台山,入炎帝庙拜祭炎帝。然后,孝文帝与群臣会饮于帝台山东麓的神泉园。
巍巍千年南岳庙
不久,南岳庙建成。这是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南岳庙历代修缮,目前保存完整。
南岳庙坐北朝南,殿阁雄伟,雕梁画栋。现存大殿为歇山式古建筑,面阔11.3米,进深10.35米。部分瓦当是唐代的,殿东墙壁上有一幅明代壁画。初步判定,南岳庙大殿在唐代和明代经过了两次大修。2008年9月,南岳庙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尽管经历了岁月的风雨沧桑,南岳庙至今仍是当地重要的文化地标。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南岳庙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吸引八方来客。这些活动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也为当地带来了新的活力。
衡桃山及南岳庙是古代文化和建筑的重要遗产,是历史文化研究的宝贵资源。对游客尤其是历史爱好者来说,这里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可以亲身感受到古代建筑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定湖南湘江之滨的衡山为南岳。但是,人们还习惯称九皋山为南岳,例如唐代宰相李吉甫的《怀伊川赋》云:“龙门南岳尽伊原,草树人烟目所存。”至于说把恒山称为北岳,是从明代才开始的。(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