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三卷,明冯梦龙撰,日本庆应元年(1865)弘毅馆刊本。大本三册。扉页书名之右署“明墨憨斋新编”,左下署“弘毅馆开雕”。卷端署“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次行署“墨憨斋新编”。
正文左右文武边,白口,无鱼尾,有界行,半叶十行,行二十一字,有极少量返点。后又有明治年间青木嵩山堂后印本。
此书原为冯梦龙所辑《三教偶拈》之一种,余二种乃释家之济公及道家之许旌阳,以表其三教融合之义。《三教偶拈》一书国内不存,天壤间仅存长泽规矩也旧藏孤本,后入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
即此三篇而言,后二篇为袭他人旧作,均曾单行,唯首篇为冯梦龙自作,迄未单行。亦即《三教偶拈》之湮没于禹内,其所致之结果即《王阳明出身靖乱录》之失传。然日本又刊此传使之别行,亦有亡羊补牢之效。
按:此书于国内多写为“靖难录”,实为“白名”之显例[1]。
此书首为孙楷第先生著录于《中国通俗小说书目》(1933)中,云:“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上中下三卷,存,日本刊本。明冯梦龙撰。梦龙字里见前。书题‘墨憨斋新编’。此书所记皆实录。”[2]此处即将“靖乱”误为“靖难”。
半世纪后,孙氏出版《戏曲小说书录解题》,依沿此白名[3]。
此后,《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著录更为详尽:
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
原刊本已佚。日本庆应纪元乙丑(1865,即清同治四年)晚夏弘毅馆刊本。……内封正中为“王阳明出身靖难录”,右上为“明墨憨斋新编”,左下为“弘毅馆开雕”。上中下三卷,不分回,无回目。卷上卷端题“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卷中卷下卷端及板心均题“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4]
《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1993)录此条目,并附“明刻本《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难录》书影”,此题自误,即由题解亦可见作者于此书不甚了了,一言未及《三教偶拈》,故于图下径标“明刻本”,并于题解之末云“今存日本嵩山堂刻本”(此言亦误,因其原为弘毅馆刻本,青木嵩山堂不过购其板片再印而已),似又将日本嵩山堂之“和刻本”等同“明刻本”,其书影亦确非明刻《三教偶拈》之图,而为和刻书影。
此且不论,仅此首页,其名显为“靖乱录”,而题解及图题仍标“靖难录”[5]。
至《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1998年修订本中,此条有所修改,书影题为“嵩山堂刻本《王阳明出身靖难录》书影”,然关键之误仍未修正。
《中国古代小说总目》(2004)为中国小说目录集成之作,著录此书则与前几同,亦误为“靖难”。然此书亦录《三教偶拈》,其题解与前条同出一手,此条中却云“本书是三部小说《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济颠罗汉净慈寺显圣记》、《许真君旌阳宫斩蛟传》的合集”,或前条内容抄自《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未知其与本条参差也。
然则此名何以易讹如此?或因为王阳明所平之朱宸濠乱与朱棣“靖难”十分相似,吴敬梓《儒林外史》中曾借娄四公子之口云:“宁王此番举动也与成祖差不多。只是成祖运气好,到而今称圣称神;宁王运气低,就落得个为贼为虏。也要算一件不平的事。”[6]
成者为王,朱棣“叛乱”竟为胜者之“靖难”。“靖难”原为平定变乱之意,朱棣之后此词被附著特殊意味,如《明史》此词二十二现,均特指朱棣之事,无一例外。
此《靖乱录》中亦提及朱棣之事,云“后燕王将起兵靖难”,此为《靖乱录》仅见此二字处;冯梦龙他作用此词时亦均特指此事,如《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云“到永乐爷从北平起兵靖难,迁于燕都,是为北京”[7];《智囊》“卓敬”条后评语云“齐、黄诸公无此高议,使此议果行,靖难之师亦何名而起”[8]。以此知以“靖难”称此书不过思维惯性之结果。
金程宇《和刻本中国古逸书丛刊》。
《王阳明出身靖乱录》,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
中国:首都、华东师大、黑龙江、湖南、云大。
日本:国会、东大东文研、京大人文研东方、东京都立中央、东北大、一桥大、立命馆大学、东洋文库、茨城大(以上庆应本),静嘉堂文库、关大、岛根县图、公文书馆、名大、高知大、九大、佐野市立乡土博物馆、国士馆(以上明治后印本)。
注释:
[1] 参李小龙《笔记小说“白名”例考》,《读书》2013年第8期。
[2] 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52页。
[3] 孙楷第《戏曲小说书录解题》,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6页。
[4] 《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271页。
[5] 《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5页。
[6] [清]吴敬梓著,李小龙、张梦笔校注《儒林外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第86页。
[7]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冯梦龙全集》第二册,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483页。
[8] [明]冯梦龙《智囊》,《冯梦龙全集》第五册,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相关阅读】
本文选自《和刻汉籍善本考录》,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