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算法服务人,而非“算计”人

摘要

 
中青评论
技术这把双刃剑究竟该如何运用,关键问题就在于其背后的人。


11月24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发布的《关于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让算法这个词再度引发舆论关注。《通知》要求,要聚焦网民关切,重点整治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违规操纵干预榜单炒作热点、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利用算法实施大数据“杀熟”、算法向上向善服务缺失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等重点问题。

图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算法作为一种技术,其本身是中性的。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历程中,算法也展现出了积极的一面,不仅极大地助推了平台经济的发展,也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在购物平台上快速获取个体所需商品,还是在社交平台上寻求志趣相投的网友,算法都起到了相当大的正向作用。然而,由于现实环境的复杂性,制定算法运行规则的商业主体又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久而久之,算法在实践过程中也就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以《通知》中提到的“同质化推送营造‘信息茧房’”为例,日常生活中,多元的信息获取本是一种生活的必需品,有助于个体作出更为理性的判断。但很多时候,平台只是针对个体大量推送同质化信息,网友很难通过社交平台获取多元信息。而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千人千面”的推荐方式其实相当粗糙,它在提供某种单一可能性的同时,屏蔽了其他选择,客观上造成了个体在信息世界内的“孤立”。

在算法被诟病的诸多问题中,大数据“杀熟”也令不少用户感到不满。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搜索“大数据杀熟”关键词,相关投诉达8000余条,投诉理由多为价格短时间内浮动大、不同人不同价、不同手机不同价等,矛头直指电商、在线旅行、外卖、网约车等商业平台。可见,大数据“杀熟”已经到了较为普遍的程度。另外,社交平台热搜榜单相关机制不透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可能被侵害等问题,都曾引起诟病。

针对算法发展过程中暴露的这些突出问题,相关方面显然已经注意到,并拿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比如,《通知》中的“构建‘信息茧房’防范机制,提升推送内容多样性丰富性”等要求,就是为了尽最大可能降低个性化推荐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如,“严禁利用用户年龄、职业、消费水平等特征,对相同商品实施差异化定价行为”等要求,是为了保障定价规则的统一性和公正性,避免消费者被算法“割韭菜”。而“提升榜单透明度打击操纵榜单行为”“防范盲目追求利益侵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等要求,则是为了构建更加透明的信息供给机制和更好维护劳动者权益。

平台及算法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其在服务于运行主体商业利益的同时,也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尤其是在算法的影响力深入社会每个角落的当下,引导“算法向善”,是平台必须遵守的规则。《通知》中提出的这些有的放矢的举措,无疑为商业平台进一步校准算法的锚点提供了新的契机。而人们也期待,各大商业平台能够借此机会弥补既有漏洞,进一步推动“算法向善”。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部门开展针对算法的专项治理,并不意味着要否定算法的正向作用。某种程度上,这些有力举措的推出是为了弥补漏洞,为已经发现的问题“打补丁”,以更好推动算法发挥积极作用。

归根结底,技术这把双刃剑究竟该如何运用,关键问题就在于其背后的人。以专项行动治理大数据“杀熟”“同质化推荐”等平台算法问题,让算法回归服务人而非“算计”人,无疑是保障用户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

撰文/祁诗

编辑/杨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