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百千万工程”】江门:乘“三通道”东风 添县镇村活力

2024年

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

关键一年

江门抢抓深中通道、

黄茅海跨海通道、深江高铁

“三通道”陆续开通的

历史机遇

以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助推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今天

南方日报整版推出

《江门:乘“三通道”东风 添县镇村活力》

聚焦江门县镇村蝶变之路


图片


以下为报道全文

图片

在江门首个千亿GDP强区新会区,深江经济合作区启动区配套设施建设全面铺开,来自深圳的高端要素,将通过深中通道源源不断流入此地,激发县域经济活力。

    

在台山市斗山镇,黄茅海跨海通道捷报频传,今年底建成通车使用后,江门至珠海将缩短至30分钟,并且能够直达港珠澳大桥,推动江港澳合作再上新台阶。

    

在疍家水乡睦洲镇石板沙村,今年迎来了文旅客流高峰,粤B车牌沿着深中通道“西游”风情岛,为村里带来旅游收入超过700万元。


图片
多条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交通要道在江门新会汇聚。新会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4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江门抢抓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深江高铁“三通道”陆续开通的历史机遇,坚持先规划后实施、先生产后生活,做大做强县域经济,推动镇域发展提档升级,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助推“百千万工程”,取得较好成效。

    

一批省典型县镇村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带动全市更多县镇村因地制宜,在不同赛道上争先进位,遍地开花。当下,江门正在培育建设第二批20个省典型镇、200个省典型村,培育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图片

江门台山市高品区环境宜人。黄文波 摄


兴了产业

万亩园区壮大县域经济



在202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和深圳国际海洋周活动上,江门首次亮相,20多家涉海优质企业到现场“秀肌肉”。

    

作为广东造船业发展重镇,江门在新会银洲湖区域、台山广海湾区域谋划了万亩海工装备产业园,正乘着深中通道的东风,与深圳加强在海洋经济发展方面的合作,打造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江门制造基地。


图片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民营船舶制造企业。皇智尧 摄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撑。近两年,江门坚持优化提升“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引导各县(市、区)锚定1—2个产业主攻方向精耕细作,支持蓬江健康食品、江海安全应急、新会新能源电池、台山汽车零部件、开平水暖卫浴、鹤山硅能源、恩平智能装备等一批特色产业园错位发展、集聚发展,形成梯次发展、支撑有力的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做优做大做强县域产业。


2024年度,全省共有41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其中,江门5个产业集群入选,新增数量全省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加上去年入选的2个产业集群,江门目前累计拥有7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省级特色产业园总数全省第二。


在工业的驱动下,去年新会区GDP突破1000亿元,蓬江区超900亿元,高新区(江海区)排名跃升至全国第53位,鹤山在2023年度省“百千万工程”考评中获创先类优秀。


“全力推动园区平台提质增效,打造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表示,要持续推动要素资源向园区集中,加快壮大特色产业园产业规模,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鹤山工业城俯瞰图。

江门拥有全省新一轮布局面积最大的大型产业集聚区,同时是省里重点支持建设的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培育万亩千亿园区,承载大项目、大产业,是县域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


如今,更多科技、资金、项目资源正源源不断落地县域,尤其是园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


走进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中铁十六局集团承建的生活配套项目全面完工。围绕城乡规划、镇村建设、环境整治等重点方向,截至9月,江门6个县(市、区)25个镇与中国建筑集团合作项目233个,总投资约92.35亿元。


图片
凤山湖园区生活配套项目全面完工。中铁十六局供图

实施“双百行动”以来,华南理工大学与鹤山本地企业深度合作,在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等方面取得了许多突破。鹤山市与华南理工大学、省科学院形成结对项目62个,成为全省共建项目最多的结对县校(院)。

    

江门鹤山市是全省首批推进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之一,已并网工商业分布式项目475个,47家规上企业备案安装屋顶分布式光伏。如今,鹤山正联合当地企业隆基绿能推进“光伏+农房”工作,带动农房光伏改造。

强了典型

全国千强镇增至9个


在新会区司前镇,中创新航动力电池及储能系统江门基地项目一派忙碌,今年前八月,项目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1.04亿元。在鹤山市址山镇,隆基绿能项目建设进度刷新,首线投产顺利,省硅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初具成效。

    

今年9月,中国中小城市发展指数研究课题组和国信中小城市指数研究院发布《2024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江门9个镇入选,实现了数量上的新突破。其中,新入围的司前镇和址山镇属于“八镇联动”范围,标志着八镇中有半数达到全国千强镇水平。

    

八镇联动发展,是江门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创新之举,即推动中部八镇(新会大泽与司前、台山大江与水步、开平水口与月山、鹤山共和与址山)加强整体空间规划联动,实现交通互联、产业互促、民生互融,打造城镇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图片

八镇地理位置。 区瑞香 制图

    

“当前,八镇已先后落户一批产值超百亿元重大项目,产业带动能力不断增强。”江门八镇联动发展专项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江门力争推动八镇在3年内累计完成工业投资超1000亿元,到2026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600亿元,以镇域经济跃升推动东西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把镇当县城干,江门深化实施省典型镇培育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成功入选全省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项改革试点,台山入选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

    

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文旅名镇、农业大镇找准自身定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今年上半年,全市73个镇街中71个镇街实现GDP正增长,21个镇街GDP增速超5%。到年底,江门将推动GDP超百亿镇街达到12个以上,GDP超50亿镇街达到27个以上。


图片

台山市桂水村。

    

“90后”旅美华侨阿源最近回到了家乡台山,在升级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石花华侨新村开了一家咖啡馆。跟阿源的店同一时期开张的,还有六七家烘焙店、服装店。现在,附近居民多了聚会消费的好去处,这些店铺也为社区吸引来了更多创业年轻人。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台山台城街道创新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群众意愿+设计先行”“党建引领+典型带动”的“3+”模式,根据居民意见定制改造计划,显著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该项目作为典型案例,得到广东省发展改革委推广。

    

在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更多镇(街)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养老等服务不断提升优化,县城人口进一步集聚,焕发出新的活力。

旺了人气

农文旅融合增添乡村魅力


点开“数字碉楼”,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自力村碉楼群、赤坎华侨古镇等建筑跃然“机”上,全球游客足不出户就能把开平5平方公里的村落美景尽收眼底。

    

“开平—台山”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是全省首批、粤港澳大湾区西翼唯一试点。围绕“建设岭南侨乡风韵、精彩山水文城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定位,江门深入挖掘“开平—台山”中西交融、山海交汇的资源禀赋,充分展现“侨”的风韵、做好“海”的文章,具象化讲好岭南文化、华侨文化、海洋文化故事。


图片

开平碉楼林立,成为“开平—台山”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建设的一抹亮色。


江门全域有1300多个村(社区),截至今年8月,全市“60+200”省典型村谋划项目908个,完工481个。基于精准画像,这些典型村被分为精品典型档、特色典型档、优化典型档三个档次,分档差异化推进培育建设。

    

在精品典型档,江海区直冲村、新会区奇榜村创新方式方法激活村集体经济,积极培育新业态、发展新产业,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6000万元,正朝着“亿元村”目标加速前进,被归类为“富裕精品村”。


图片

江门新会奇榜村是远近闻名的别墅村。郭永乐 摄

    

在特色典型档,一批村被归类为农业特色村,将用好用活特色农产品招牌,打造更多更强的“江门优品”。针对产量销量基础好的优势产品,如丝苗米、马铃薯、马冈鹅,这些村将做大增量,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针对产地资源有限的地标产品,如杜阮凉瓜、台山蚝、台山青蟹,这些村将注重提升附加值,实现精细化、商业化,力争“一村一特色”。

    

乡村人气旺了,村民的“钱袋子”也鼓了。

    

鹤山来苏村经过人居环境整治后,引入了总投资超6亿元的文旅项目,集山水田园、健康养生、茶文化、水资源、古建筑文化于一体的乡村自然生态景区落地,每年为村里增收50万元以上。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各地游客来此打卡,漫步古村、采茶摘茶、体验民宿,古村慢生活成了村里留住乡愁的最好注脚。



数读



●新培育高素质农民783名,聘请乡村职业经理人75名,成立强村公司249家,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90元,增长5.7%,增速居珠三角第二

    

●新建城镇生活污水管网1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14公里;累计建成镇级生活垃圾转运站83个、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1.9万个、农村公厕9739座。城乡绿化植树73.29万株,完成177%,深中通道江门沿线种植落羽杉3.9万株。新增公办基础教育学位1.6万个、医疗床位834张、托育机构托位6107个

    

●截至9月,江门与省纵向帮扶单位合作项目83个,与中山市开展横向产业协作建设4个县域特色产业园,874家企业在省乡村振兴“万企帮万村”系统登记注册,受益人数82.86万人。今年“6·30助力乡村振兴”活动认捐款物5.43亿元,居全省第二,慈善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项目超590个、捐赠超3.53亿元

    

●创新“智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模式,累计设置智慧网格2954个,配备专职网格员4500多名。累计创建国家乡村治理示范村10个、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19个、示范村135个。积极推进扩权强县、赋权强镇,调整下放122项市级、379项县级行政服务事项,确保“放得下、接得住”。




亲历者说



奇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黎炳雄:

全力冲刺“亿元村”

    

11月上旬,新会区会城街道奇榜共富广场正式动工,成为新会区首个村级综合商业体,建成后预计将为村集体每年增加约1000万元收入,为奇榜村冲刺江门首个“亿元村”再添动力。

    

黎炳雄是奇榜村的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这些年,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发展起水果批发市场、五金机电商贸城、竹木建材市场、花木盆景市场、奇兴路商业街,以及地苑、探坑两个工业区等七大产业,去年村集体收入达到6096万元,在江门名列前茅。

    

面对这些成绩,黎炳雄感慨:“只有肯学肯干,用心经营,村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

    

早在2000年,奇榜村还是一个只有1600多人的村子,全村可用耕地只有8公顷。黎炳雄回忆,在城市化过程中,村里面临土地流失的难题,单靠零散地搞农业难以脱贫,必须将村民土地统一收归集体,抱团发展集体经济。

    

“我们凭什么相信你?”取消村小组核算,资源资金高度集中,黎炳雄面临“信任危机”。

    

为了让村民放心,他做了一个在今天看来很超前的决定:对所有会议进行全程录音录像。“早一步规范总比迟一步规范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对村集体利益和村‘两委’干部都是一种保护。”十几年过去,奇榜村储存了超过600G的会议记录文件。

    

得到了村民的信任,黎炳雄开始着手发展村集体经济。奇榜村位于蓬江、新会、江海三区交界,车流人流密集。利用这个优势,黎炳雄在村里成立了经济联合社,因地制宜兴建工业厂房招租,很快便赚到“第一桶金”。

    

黎炳雄说,2003年,通过“市场+协会+基地+农户”模式,村里成立江会水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是村集体的第一个大型项目。20年过去,这个市场已经成为辐射珠三角乃至全国的水果物流枢纽,去年市场水果批发交易量突破85万吨,交易额超过20亿元,为村集体带来超800万元经济收益。

    

这笔收入给村里坚定发展经济注入了强劲信心。奇榜村陆续搭建起五金机电、竹木建材、商业街等产业,租赁的商铺和厂房面积达10万平方米,租金收入占村委会总收入的70%。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黎炳雄也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如今,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奇榜村把握契机,升级村内项目,打开工商业发展2.0模式,布局了共富广场、奇榜创意小镇、郊野公园、冈州车城等新业态新产业。黎炳雄有了更大的期待:“未来2至3年,我们会全力冲刺‘亿元村’。”




案例



江门八成村集体总收入超百万

走出可感可知共富路

    

家在良溪,故土依依,根在良溪,枝叶离离。蓬江区良溪村具有890多年历史,拥有“后珠玑巷”的美誉。这几年,村里走上了艺术之路,艺术家采风创作,话剧《良溪 早晨》上演,四季村晚、农耕研学、观影曲艺进乡村等活动精彩纷呈,给文旅产业带来了质的改变。

   

白水角、鲮鱼干等传统美食成了游客们的抢手货,华侨老屋改建成了持证民宿,罗氏柑普茶、山黄皮酒、蜜酿山黄皮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了良溪手信。在三大产业加持下,良溪村去年集体经济收入已突破500万元,入选全省10个“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典型案例。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江门因地制宜推动成立77家强村富民公司和46家富民工坊,成功探索资源型、土地型、产业型、文旅型、“飞地”型五种类型12个实践模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今年,江门确保80%以上村集体总收入超100万元,90个村超1000万元。

    

“网红村”流量长红,带动客流人气不断上升。

    

蓬江区棠下镇五洞村是远近闻名的牛肉村,村里一条街集结了约20家牛肉店,日均接待食客超过1万人,消费牛肉约2.6吨。这些餐馆为村里提供了400多个就业岗位,不少五六十岁村民到牛肉店里上班,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现在,许多牛餐馆在社交平台上开设了账号,拍短视频、推优惠券,网络的流量转化为村里实实在在的客流量。

    

“土特产”品牌走红,三产融合盈利翻倍。

    

开平市马冈镇红丰村盛产马冈鹅、红蜜薯等农产品。自从参加了全国首个镇域行政区品牌“马冈优品”建设,村里以“行政区品牌+强村富民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开发出马冈鹅养殖、辣椒种植、预制菜生产等项目,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省级智力资源下沉到村里,引导强村富民公司尽快“上轨道”。

    

“文旅饭”越吃越香,美丽侨村再聚侨心。

    

鹤山市鹤城镇城西村村民均是客家人,旅外华侨约2500人,客侨底蕴深厚。依托村里丰富的生态人文资源,村里成功激活了华侨和乡亲“归巢反哺”的热情,累计投入资金约3000万元,建成长约1.2公里的樱花大道,打造了揽月亭、明月桥等景观。如今,越来越多社会资本关注到这条村子,鹤起昆仑田园综合体项目在昆仑山、马耳山脚下落户,“锦绣城西”文旅品牌越擦越亮。

    

“希望田”重新上岗,闲置荒地变废为宝。

    

江海区礼乐街道丰盛村是典型的农业村,蔬菜、葡萄是优势农产品。宜农则农,村里在加强无公害蔬菜基地中心示范区建设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村内闲置砖厂荒地,引入社会资本发展综合性现代农业、有机农业,有望为村集体收入增收数百万元。后续,村里计划拓展水稻科普、果蔬采摘、休闲研学等农业特色品牌,走生态农业之路。

    

同奔“共富路”,村民的幸福感看得见,也摸得着。

   


来源:南方日报(记者/李霭莹)

责任辑: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