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周!走进冰雪天地看火出圈的极地科考大展

在这里,你能一站看到南北极中国科学考察站的大比例尺模型、极地陨石、南极冰芯,尽览“雪龙”号船、“雪龙2”号船、“极鹰”系无人机等大批极地科考“利器”,透过泛黄的日记、黑白的照片、签名的工作服等感受中国科学家的爱国情怀和勇敢坚毅。

作为2024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重磅活动之一,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成就展(深圳站)已进入最后一周展期。自10月31日移师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巡展以来,该展览延续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首展时的好口碑,吸引大批市民和中小学生观展。

图片

走进这座“冰雪天地”,科考装备、考察成果、珍贵标本、历史见证物等,不仅数量多、精品多,且科技含量极高。这是我国首次系统梳理中国极地考察40年来的发展,对综合考察保障能力、科学考察成果、极地国际治理和国际合作、极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极地科普文化等作全景展示,极地特色鲜明,设计大气恢弘,视觉冲击力强。

图片

展台中心位置,功勋船“向阳红10”号,是中国自主建造的大型远洋综合科学考察船,于1984年执行中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在当时装备和物资较为落后的情况下,科考队员们顶住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完成了首次“探险式”远征。“雪龙”号,是中国第三代极地考察破冰船,1994年首航南极;“雪龙2”号,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标志着我国极地科考事业迈入“双龙探极”新时代。醒目的西风带环境观测浮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端环境海洋水文气象参数长期实时观测装备,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成功研发并布放该类浮标的国家。

图片

众多自主可控的国产替代设备竞相涌现,并在极地极端环境得到成功检验,让参观者充分感受到了我国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建设海洋强国的决心和底气。

图片

伴随一大批科考利器的出征,我国在极地海洋学、冰川学、生物学、气象学、地质学等多学科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晶莹剔透的冰芯取自我国南极昆仑站冰盖/冰川,携带有丰富的气温、降水、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大气化学成分等高分辨率信息,可用于古气候环境重建及变化机制研究,被誉为“无字的环境密码档案”。黑色、棕色、灰白等颜色各异的南极陨石,蕴藏着亿万年前宇宙的奥秘,而自1998年首次在南极内陆冰盖格罗夫山地区发现陨石聚集区以来,7次科考成果丰硕,令我国陨石拥有量跃居世界第三。

图片

这场展览,对于参观者而言,不仅是见证中国极地科考40年峥嵘岁月和冰雪荣光的科普之旅,透过一页页泛黄的报纸、日记、文件,一帧帧真实呈现极地科考工作和生活状态的图片、视频,一件件留有北极熊爪印记的科考实物、写满科考队员名字的队旗……极地科考工作者们爱国奉献、勇斗极寒、坚忍不拔的精神让人动容。

图片

“我们这批野外工作者现在虽然大多数人都年进入中年和老年,但是只要祖国需要,我们愿意作进军南极的马前卒,为祖国、为人民、为子孙后代再作一次拼搏。”这是获得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的32名科学家于1984年2月写下的“向南极进军”联名信,同年6月,我国批准同意在南极洲建立科学考察站。南极是风极、寒极、冰雪极,自然环境极端恶劣。中国科考队员们爬冰卧雪面对裂隙时义无反顾、在西风带的惊涛骇浪前镇定自若,无疑是为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极其生动的“冰雪荣光”教育案例。

图片

“北极点90°N,深圳7501KM”,这是深圳科研工作者在极地科考时留下的路标印迹,让观众印象深刻。深圳与极地相距甚远,却与极地事业发展有着不解情缘。2019年10月15日,“雪龙2”号结束参加2019中国海博会的公众开放活动,从深圳出发首航南极,与“雪龙”号共同执行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任务,开启中国极地考察“双龙探极”新格局。越来越多深圳元素,正不断亮相于中国极地科考的“冰路征程”中。

图片

“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策展方负责人表示,“期待更多的公众,尤其是青少年,都来看看这个难得的高水平展览,在震撼、感动、启发中完成一场精神洗礼、科普教育和文化浸润,更坚定地探索自然奥秘、勇攀科学高峰。”

图片

编辑 吴诗敏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桂桐 三审 王敏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秦绮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