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耿鸿伟
纵览新闻首席记者 李见
在河北梆子戏迷圈里,孙娜是个响当当的名字。国家一级演员、入选2024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她主演的剧目有《宝莲灯》《窦娥冤》《花木兰》《天竺传奇》《白蛇传》《李慧娘》等,其中《宝莲灯》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个人荣获第二届文华艺术院校戏曲比赛全国地方戏“金奖”等。
11月24日中午,记者拨通了孙娜的电话。她刚刚外出回来,剧场每周五都有演出,她正在忙于排练和演出。
自律让我有了今天
练功,是戏曲演员的日常。用孙娜的话说,就是“没有闲的时候”。“只要你还在一线,就得坚持,这和资历年龄无关。比如‘跑场’这样最基本的,到现在我还在做。”
孙娜在排练。供图/孙娜
孙娜出生于石家庄新乐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喜欢唱歌的她打小就展现出了表演天赋。“那会儿村里饭店装了套卡拉OK,我就当着大家面拿话筒唱歌,不仅不害怕,反而很兴奋。”
1998年,12岁的孙娜报名了一个私人剧团被选中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习,并在2000年成功考入河北省艺校。她先是进行了一段时间青衣行当的培养,之后老师发现孙娜的嗓音更适合柔美的闺门旦,基本功过硬的身段也能胜任刀马旦行当,于是给她制定了双轨的培养计划。
和其他专业不同,戏曲的班科是6年,日复一日的唱念做打不仅枯燥、更有难熬的孤独。
戏剧演员成长的路上,慎独是必修课。“大多时候都是在练功房各自找个角落练习。就拿舞台上看似简单的水袖功夫来说吧,背后是成百上千次的练习。”孙娜说很感谢当时的自己,“是自律让我有了今天”。
戏曲激励我认真生活
毕业后孙娜进入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工作,和想象中不同,她的第一场演出并不是戏曲剧目,而是一部儿童剧的首演,并且在里面饰演“龙套”角色。尽管如此,孙娜并没有敷衍了事,她认真练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虚心向北京儿艺的演员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首演结束后,北京儿艺的演员回了北京,巡演还要继续,大家就想到了刻苦努力的孙娜,于是她担任了女主角。
不久后孙娜在梆子戏中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角色——《钟馗嫁妹》里二号角色钟梅英。“我们剧院每年都有下乡演出,老师们在台上演,我就在旁边听着节奏练。时间长了,老师们就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上台试试看。”谈及与钟梅英的缘分,孙娜深有感触地说。
艺术源于生活,梆子戏的人物不是假大空,而是根据现实里每个普通人的特点来塑造的。孙娜对每个角色都融入了自己的认识。“有些角色们的人生挺无奈的,但有一种抗争精神在里面。我在扮演她们的时候会将自己代入角色的生活中,这样更投入更真实。”戏如人生,戏曲也激励着孙娜认真生活。
孙娜在《打神告庙》中饰“敫桂英”。供图/孙娜
窦娥、三圣母、孟姜女、杜十娘、敫桂英、花木兰……孙娜凭借自己的用心和坚持,将一个个角色演绎得活灵活现。舞台上的她,或高亢激昂、或细腻委婉,既有对生活的期寄,又有对苦难的思考以及对人性善的赞美。
每次演出结束,浑身大汗地站在舞台上面向观众深鞠躬时,台下的掌声都能让孙娜心潮澎湃。独自背戏时的孤寂、强忍伤痛咬牙坚持的煎熬,在此刻都化为乌有。
我想把河北梆子传承下去
单位里一些和她年龄相仿的同事会在河北艺术职业学院代课,而孙娜选择了另一条路——坚持在表演一线。“我想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舞台上,戏曲没有尽头,什么时候研究都会有新东西。”孙娜的追求是,至臻至善。
将河北梆子传承下去,让更多非戏迷知道河北梆子、听懂河北梆子、爱上河北梆子,是孙娜的心愿。
剧院的一些优秀作品会进行全国巡演,孙娜几乎是从不缺席,尤其是《钟馗嫁妹》《宝莲灯》这些获奖剧目。她希望跟着剧组的演出多去各地转一转,让河北梆子和自己饰演的角色“走出去”。
除了集体行动外,孙娜还身体力行传播河北梆子。年轻人喜欢上网刷抖音,她开设了个人账号,发布一些演出片段,在评论区和网友互动,解答大家的疑惑。在学校、社区、图书馆、公园也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
孙娜在《宝莲灯》饰“三圣母”。供图/孙娜
一开始很多人并不看好,大家觉得戏曲是老年人的专属,说她是费力不讨好,但孙娜不这么认为。“当我真正向大家讲戏曲传播课时,我发现他们是非常有兴趣的。”说这句话时,孙娜眼中满是希望。
“戏曲不是一个单独的存在,它是综合性艺术,有很深的文化内涵。”孙娜相信,在自己和千千万万戏曲工作者的努力下,河北梆子一定会在更多人心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