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
01美国网友对特朗普当选后成立的政府效率部及其头马马斯克的关注引发热议。
02中国网友@暗色调运用AI技术制作了一段关于政府效率部的“伪科普”视频,引发海外社交媒体上的关注。
03AI技术已在影视剧创作中广泛应用,如《甄嬛传》中的雨化田被换脸成马斯克。
04除此之外,AI造剧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热度持续攀升,吸引了大量网友关注和参与。
05专家认为,AI技术对影视圈的影响已成为国内外影视剧发展的重要方向,未来可能实现用户个性化体验。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文|李蛋
这两天,中国人又给美国人带去了一些“小小的震撼”。
特朗普当选后,宣称将成立政府效率部,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消灭深层政府的竞选承诺,且该部门的头头正是特朗普大选时的最佳盟友马斯克。这则消息不胫而走,迅速成为了全球关注的大新闻,而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网友@暗色调 灵机一动,运用AI技术,做一段关于政府效率部的“伪科普”视频。
视频里,马斯克的脸被换在了西厂首领雨化田的脸上,正带领着大班人马,去到哈姐的大本营舌战群儒。虽然这段视频在国内的播放量算不上爆款,但在X和YuoTube等海外社交媒体上迅速爆红,传播量惊人,吸引了无数美国网友的目光。
政治隐喻之外,大家也震惊于AI技术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全面侵袭影视剧创作,今天能将《龙门飞甲》里雨化田自主换成马斯克,明天是不是就能用喜欢的脸直接构思出一部喜欢的影视作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己想看的剧,自己造”?
甄嬛抗大炮,马斯克进西厂
“联邦减不了的预算由效率部来减,联邦裁不了的人由效率部来裁,联邦不敢管的事由效率部来管。一句话,联邦管不了的我要管,联邦管不了的我更要管。”当大家看到马斯克身穿明朝服饰,用厂公的语气念出这句话时,被逗笑是如此轻易的一件事。
有的美国网友喊话@暗色调,表示愿意付费观看续集,希望他能继续剪;还有网友直接发问,为什么好莱坞拍不出这样好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
长期运用AI技术制作视频的博主小纳告诉骨朵,网友对于这类AI视频的需求量正在不断增加,大家都乐意看到经由AI制成的,夸张的、离谱的、戏谑的二创内容。就像在马斯克西厂视频走俏海外之前,“甄嬛抗大炮”已经在国内的短视频平台火了好一阵。
前一秒,视频还在播放《甄嬛传》原片,后一秒,熹贵妃就架起迫击炮轰击后宫众人、大胖橘和众妃嫔化身飞车党飙车、安小鸟被斯内普复活后抗起了机关枪……
“虽然这些AI视频制作得不甚精良,但是架不住网友们爱看啊,而且是越‘假’的越爱看。”小纳制作的“大胖橘刺杀温太医”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200万,点赞和转发量也已经过百万,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全民爆款。而在抖音、快手、小红书上,类似的视频已经比比皆是,并且互动量都不算低。
除了马斯克和甄嬛,《西游记》《水浒传》《向往的生活》等诸多影视剧和综艺也正在被AI技术全方位解构。网友可以让孙悟空和唐僧互殴,也可以让鲁智深被垂杨柳倒拔,更可以让黄磊和何炅为了一筷子方便面而大打出手。
#小作坊下料就是猛#、#甄嬛传超异能系列#、#西游记 番外篇#、#人类对甄嬛传的开发不足1%#等话题占领了大大小小的热搜榜单,AI造剧无疑成为了当前互联网的流量密码,“奇形怪状”的影视片段借由抽象文化进一步出圈,也致使越来越多网友开始了解AI造剧和使用AI造剧。
“B站上,早就有马斯克的换脸视频了,只不过内容没有西厂的这个视频有趣,所以传播效果没有这么好。西厂视频火了以后,现在用马斯克恶搞的博主增多了,在B站就能搜到几百个同类视频。”另一位使用AI技术制作视频的博主小程说,连马斯克自己也曾主动玩AI过换脸。
《黑神话:悟空》上线时,马斯克曾在推特发过一张AI图片。图片中,悟空的脸被换成了马斯克的脸,引发了一众热议,甚至还掀起了一阵“悟空换脸”的风潮。
不难发现,当前AI造剧的关键不在于画面是否精致、逼真,而在于创作者的脑洞是否够大、够深,衍生出的话题是否具有创意。大家也许暂时没有兴趣去观看一部由AI真正意义上制作的新剧,但是绝对爱看经典影视剧人物被AI魔改。
换种思路来说,AI无法取代人类的终极奥义也恰恰在于——AI只是人类实现想法的一种工具。AI造剧的本质,仍是人在造剧。
一个人就能造一部剧
另一方面,国内外网友对AI造剧的“痴迷”也在促进AI技术的不断进步,一个人造一部剧不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根据博主小纳介绍,他的造剧过程就能够被简单分为5步,只是每一步都要借助一个不同的AI模型。
首先,小纳需要确定自己的视频中会使用哪些人物,下载和保存人物的高清图片;其次,构思出一段脑洞大开的剧情,偷懒的情况下,他也会使用ChatGpt或者Kimi撰写剧情和台词;然后,再将台词导入配音网站,配音网站的AI工具几乎可以克隆出大部分影视剧人物的声音;再之后,将图片和声音素材导入一个视频生成网站,让人物的口型、动作配合台词动起来;最后,再根据撰写的剧情,剪辑出一个连贯的二创视频。
小纳说:“AI造剧没有特别复杂的地方,真要说难处,可能是找到和使用这些网站和AI工具。尤其第四步的那个生成网站,不少网站都是收取比较高昂的会员费后才能使用,或者一天之内仅能免费生成几条10秒以内的视频。有时候,为了凑够一个半分钟时长的二创视频,我得使用很多天的免费额度。”
当然,随着技术的进步,也不乏一键生成式的AI工具进入市场。例如,快影、即梦AI、Vidu、海螺AI等,均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基本需求,只需输入一张图片并选择一个模板,即可得到一段AI生成的视频。
小程近期制作的一则“李行亮和麦琳互殴”的视频,就是直接通过海螺AI制作而成的。“这个互殴模板能够套用到任何图片上,比如,有网友想看黄圣依和麦琳互殴,那就把李行亮和麦琳的图片换成黄圣依和麦琳的图片就行了,没有任何技术含量。”
在AI造剧横行短视频的当下,有许多博主利用这类视频起号、吸粉、带货,也有博主开群收徒,教网友如何利用制作这类视频,并收取一定的学费。可以说,如今这波AI造剧的热潮,正如前几年AI解说的风口一样,新技术终将演变成一门公开的手艺活。
“剪映开通AI生成字幕功能之后,大家都不再手动输入字幕了,这是同一个道理。现在与AI造剧相关的APP已经迅速普及了,最明显的就是‘甄嬛抗大炮’的视频越来越多,反正是用AI生成的,大家都能做。”小程说,他感觉各大视频剪辑APP都在向所谓的“AI造剧”方向下功夫,这个功能慢慢就会像AI生成字幕的功能一样易操作。
不久的将来,或许人人都能创作出一段符合自己审美的《甄嬛传》,也人人都能零片酬邀请马斯克出演一段自己主导的影视剧。
AI的火,烧回影视圈
事实上,AI技术对影视圈的影响已经在近两年来被讨论了一轮又一轮,不少影视作品也早已开始应用AI技术。
例如,《风雨送春归》中的余仲君一角,原本是由赵立新出演,后几经波折换成了于震的脸;《墨雨云间》中的司徒九月一角,从蒋依依的脸换成了赵晴的脸。还例如,刘德华和吴京在《流浪地球2》里的年轻态样貌是通过“De-aging”(数字换龄)这一技术实现的;成龙主演的电影《传说》同样是运用了此项技术,复原成龙27岁时的年轻形象。
然而,这些AI技术往往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其中,AI换脸只能改变演员的面部特征,改不了演员的表情和动作,因此换脸之后的演员形象极易失真,严重一点还会造成观众的“恐怖谷效应”。而数字换龄技术也尚未完全成熟,这从《传说》上映后的数万条差评中就可见一斑。
以及,AI换脸很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道德和法律问题。对于那些被替换掉脸的演员来说,这些操作是否侵犯了他们的肖像权呢?
“我制作的几条‘甄嬛抗大炮’也被举报下架过,平台给出的下架理由是侵犯了相关主体权益,我觉得可能是《甄嬛传》的版权方举报的。”小纳说,他清楚这些AI视频是在法律的边缘试探,只不过法不责众,他并不担心真的被告。
前天,@暗色调 也发布了一条B站动态,声称马斯克西厂视频遭到全网下架,海外社交媒体上的英文版视频也被删除了,后续不会再补档这则视频。但是打开他的主页,他依旧在更新特朗普换脸的其他AI视频,本人应该并未受到马斯克西厂视频下架的影响。
好消息是,AI技术的进步与相关法律的完善都在同步进行当中,抛开可能“被迫失业”的担忧,业内的声音也多以积极为主。国内某影视公司制片人小舟就告诉骨朵,AI造剧早已被视为国内外影视剧发展的重要方向,“一人一剧”时代正在悄悄来临。
“我认识的很多制片人都在密切关注AI造剧相关的新闻。尤其短剧行业,今年年初有一批人用‘AI配音+换脸老外’的方式出海了一批短剧,反响挺大的。包括我自己在内,也一直在找人申请这些AI大模型的内测地址,未来的行业风口肯定在AIGC方面,这一点毋庸置疑。”
如今,短视频内流行的AI造剧又似乎更像是一次下沉市场的“超前点映”,让大家都能知晓,AI技术已然开始向影视内容创作的各环节渗透,即使是普通人,也能通过AI“拍摄”一部拥有受众的影视剧。
而无论马斯克化身雨化田,还是甄嬛化身狙击手,AI造剧打通的是影视圈与观众之间的最后一道门槛。或者说,当大家都成了“制片人”,影视剧才真正来到了实现用户个性化体验的那一天。
真到那时,你会想让谁来“出演”你的第一部作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