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条超长高速地下轨道交通有了5G
作者/ IT时报记者 钱立富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连接起虹桥国际机场和浦东国际机场之间的机场联络线,将于12月底前投入运营。这是上海首条新建市域铁路,也是国内首条超长高速地下轨道交通,全长68.6公里,最高时速可达160公里,使得两大机场之间的运行时长缩减至约40分钟。
上海电信建设者们克服施工环境非常复杂、设备安装精度要求极高等诸多挑战,率先在机场联络线实现4G/5G网络全线覆盖,为列车试运行提供便利,更为正式运行的到来做好准备,让乘客在飞驰的列车中也能实时在线、畅快上网。
出乎意料的挑战
在地铁里建设4G/5G网络,建设者们已经“驾轻就熟”,今年上海电信全力推进地铁场景网络覆盖,助力上海地铁5G网络实现全线开通的目标。
但机场联络线和普通城市地铁“大不同”,160公里的时速是后者的两三倍,而且站点之间的隧道区间距离更长,普通地铁的隧道区间长度平均在1.5公里左右,而机场联络线的隧道区间平均在10公里左右。
正是因为这些不同,给机场联络线的无线网络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列车以160公里时速在隧道这样相对封闭的空间内高速运行时,会产生强大的气流,这就要求设备安装得更加牢固。否则,一旦设备遭受风力冲击而脱落,很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和相关单位专门提出并且验证,设备安装要达到相应的强度。同时,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强调高精度,每个眼口都要确保设备密合安装在槽钢上。”施工团队项目经理姚剑锋说道。
更大的挑战,有些出乎意料。
机场联络线采用泄露电缆方式部署无线网络,每隔300米~350米就有一个断点,施工人员先要找到断点,并在断点处安装AAU等设备,开通后才能在隧道区间内提供连续网络覆盖。
找到断点,以往并不算太难的操作,这次却给建设人员带来了极大困扰。尤其是在六七月份刚刚进场施工时,隧道内没有通电,一片漆黑,测距成了大难题。经常使用的滚轮式测距仪失去了作用,建设人员无法实时看清上面的数值。大家试了其他方法,效果也不好,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将脚步当成尺子,一边走一边数着自己的步数,然后估算距离,约莫有300米~350米时,大家停下并分头仔细寻找断点。
通行靠走,通信靠吼。隧道区间内没法用手机、对讲机,找到断点后,他们大声呼唤着后面拖着设备和线缆前行的同事,接着便投入设备安装和信号开通工作中。
争分夺秒、见缝插针
今年夏季,高温“超长待机”,“沪上”变“炉上”。
“机场联络线无线网络建设正值上海最热的7月、8月、9月这3个高温月,”王永睿说道。他来自建设主体单位上海电信移动互联网部重保中心。
隧道内比较闷热,蚊虫还多,对于建设人员来说都是不小的考验,而且施工窗口期比较短,大家必须“见缝插针”。
要进入隧道区间施工的单位很多,除了通信建设队伍,还有强电、弱电等各方面的施工队伍,大家都在抢时间。每次一接到可以进场的通知,施工团队就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准备,随即进场作业。
每次作业,都是对体力和眼力的考验。按照要求,作业要遵守“签到、签退”规定,比如景洪路站到三林南路站这段区间,是从浦西进入浦东,隧道距离长。如果施工人员从景洪路站“签到”进入,一直向前作业施工,即使离三林南路站更近,还是要返回景洪路站“签退”。那段时间,作业人员每天走三万步实属平常。
每次施工时,现场要安装多少设备,作业结束后要带回多少设备,都要盘点得清清楚楚,哪怕一个螺丝帽都不能遗漏,否则会对列车安全运行带来危险。作业人员和监理人员会仔细检查现场,确保不遗漏零件。
率先全线覆盖5G信号
经过不懈奋战,上海电信建设团队在9月中旬率先完成机场联络线隧道区间内电信4G/5G网络覆盖和信号开通工作。由此,这条国内首条超长高速地下轨道交通线路开始与5G相随相伴。
机场联络线工作人员,尤其是列车司机已经体会到电信5G带来的快速和便利。今年10月,机场联络线顺利完成了连续20余天按工作日列车运行图跑图试验,进入初期运营的最后准备阶段,只待年内“开跑”。“列车上的人员和我们说,之前行驶过程中一点手机信号都没有。现在不再失联,车速很快网络依然在线,很棒。”姚剑锋表示。
完成隧道区间内电信4G/5G网络覆盖和信号开通之后,建设团队“兵不解甲”进入站厅站台进行网络建设。
这里建设难度也不小,一方面施工队比隧道区间内更多,大家都在抢时间,协调工作量大。另一方面,作业方式不同。隧道区间作业是将AAU设备安装在墙壁上,站厅站台处需要登高作业,将pRRU设备安装在顶部。“站厅站台处作业量也很大,在7个站点,我们差不多使用了近10万米光电复合缆,从机房里拉出来,再接到一个个pRRU设备上”,姚剑锋说道。
11月上旬,团队完成所有站台站厅的网络信号覆盖。自此,从站台站厅到隧道区间,上海电信率先完成4G/5G信号全线覆盖,为机场联络线正式运行做好准备。
排版/ 季嘉颖
图片/ 王永睿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