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流感高发?这些预防流感的妙招要收好……

全文1425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流行性感冒高发,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流行季节。

02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

03低温和低湿度的环境以及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增加了流感的感染风险。

04此外,人群普遍对流感病毒易感,其中儿童、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个体、孕产妇等免疫力较低,是流感的高危人群。

05预防流感的方法包括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戴口罩、少聚集、勿摸眼睛和口鼻以及接种流感疫苗。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本文作者:广东省中医院 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张迎梅、李娅斐


近期广东的气温下降
短袖也终于可以收进衣柜了
但秋冬的来临
不得不注意流行性感冒

一般秋冬季节是流行性感冒
(以下简称流感)高发期
全国流感监测结果显示
每年10月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流行季节
流感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如何做好预防
保持健康生活呢

图片

什么是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每年呈季节性流行,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可引起全球大流行。

在秋冬季节,低温和低湿度的环境为流感病毒的存活提供了便利,从而促进了病毒的传播。同时,这个季节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使得人体更易受寒,进而导致免疫力下降。寒冷且干燥的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也会减弱呼吸道黏膜的防御能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增加了流感的感染风险。此外,随着天气转凉,人们更愿意在室内活动,减少了开窗通风的频率,导致空气流通不畅,这样的环境条件进一步加剧了流感病毒的传播。


图片

人群普遍对流感病毒易感。其中,儿童、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个体、孕产妇等免疫力较低,是流感的高危人群

流感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急性期都有传染性,病毒在人呼吸道分泌物中一般持续排毒3—7天。


飞沫传播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

气溶胶传播   
在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流感通常起病急骤,伴随着严重的症状和较长的病程
。此外,流感还可能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并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传播速度快。相比之下,普通感冒的发病过程较为缓慢,病程较短,主要症状集中在上呼吸道,如低热、咳嗽、鼻塞和流涕等,且较少出现并发症,传染性也较低,传播速度较慢。流感的主要症状如下:

发热:一般表现为突然发热、伴畏寒、寒战、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体温常在数小时达高峰,可达39—40℃。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

三痛:主要是指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咽喉痛。

两红:伴有颜面潮红、甚至眼结膜充血。

图片


呼吸道症状:常有干咳、鼻塞、流涕。

胃肠道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尤其是在儿童人群中较为常见。

全身症状: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

无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病程呈自限性,多于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亦会好转,但咳嗽缓解、体力恢复一般需较长时间。 


如何预防流感?


1
勤洗手、常通风

勤洗手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用手接触公共物品后、外出回家、咳嗽或打喷嚏后等要及时洗手。建议用流动水加肥皂洗手,双手揉搓时间大于15秒。保持居住环境清洁,要常开窗通风,建议每日开窗通风至少3次。

2
戴口罩、少聚集

口罩可以阻挡飞沫和气溶胶中的病原体,前往密闭或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口罩,可选择医用外科口罩。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3
勿摸眼睛和口鼻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直接用手触摸眼睛和口鼻,以减少接触传播的风险。

4
咳嗽礼仪少不了

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并及时洗手。

图片

5
必要时接种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能够显著降低接种者感染流感及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几率。

七周年答题专区


广东科普七周年活动正在进行中

线上答题和评论留言

都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哦

活动详情

↓↓↓


今日问答













马面裙名称的由来是什么?


A.防御性建筑 B.马的名字 C.随便起的


图片

想及时收到更多科普知识
把“广东科普”设为星标吧~
↓↓↓
图片

今日推荐视频


 气球科学实验 

一个气球能做出一个喷泉?

一个气球还能做成摩天轮?

科学小实验系列课堂中的气球科学实验,

展示了气球喷泉、旋转的气球、

气球的力量等实验,

带领学生们探索

气球的物理特性和背后的科学原理。

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阅读 

编辑:陀  艳